【AT建筑师说技艺】渐进式更新——武夷路333弄改造工程设计札记(by 同济原作)
【AT导读】上海市长宁区武夷路的城市更新被规划为一个时间的历程,通过对333、335地块更新改造设计过程及其中的思考进行系统回溯,展示渐进式更新模式的一种典型和尝试。
引用本文:李雪峰,秦曙,章明. 渐进式更新——武夷路333弄改造工程设计札记[J]. 建筑技艺,2023,29(11):79-83.▲改造后南立面 ©章鱼见筑
渐进式更新
——武夷路333弄改造工程设计札记
文/ 李雪峰、秦曙、章明
NO.1
街区更新的时间性
武夷路原名惇信路(Tunsin Road),极具历史风貌特色,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风貌保护道路之一,尺度宜人、绿树成荫。其于民国14年(1925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路所建,民国32年(1943年),以福建武夷山改今名。
筑路之初,该区域为高级花园式住宅,至今尚存不少体量不大,但非常有特色的西式历史建筑,以西班牙、英国乡村和装饰艺术派风格为主,是近百年历史的见证,也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抗日战争爆发期间,大量难民的涌入改变了其低密度的格局。1949年后,武夷路沿线又新建或改建了部分大体量的国有公共性建筑和多处多层住宅楼以及部分沿街商铺,造就了武夷路多元层叠的历史风貌特征。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下,武夷路周边城区的功能和密度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周边高架路和地铁的建设,大型商圈和高层住宅小区逐步兴起,如果将视野放大到3km左右的范围,我们能看到一个类似盆地的城市地貌,武夷路沿线则是盆地的凹坑。而这样的城市地貌内部是多元的人口构成,既有相当比重的年纪较大的居民,也有不少新兴的年轻血液。在盆地的“低洼区”虽然没有大的体量变化,但其内部功能和空间结构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文创、商业、办公等更具活力的功能正在初步取代衰败的老旧工业以及一些行政办公功能。从主观方面来说,这些功能的转变已不同于城市高速发展时期对规模或增量有非常高的需求,反而对空间的品质及文化属性以及周边设施的便利度具有较高需求;从客观方面来说,复杂的地籍关系、产权关系、邻里关系,加之风貌保护和规划控制的要求,以及原有建筑和地块本身的结构、消防、管网等基础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功能转变带来的空间改造呈现出较为零星、小规模及系统性较弱的状况。
▲原装沿街立面 ©原作设计工作室
▲内部庭院状态 ©原作设计工作室
因此,如何引导、梳理、组织这样“渗透型”的更新便成了我们进入这个场地所需面对的首要问题。“让点点滴滴的更新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历史进程,并且最终能带来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文化风貌以及功能活力的系统性提升”,是我们的核心构想。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开创了渐进主义理论,这种理论主要强调城市规划模式要从追求宏伟目标的蓝图式规划向注重过程性的渐进式规划转变,此理论是林德布洛姆对综合理性规划模式的反思。1961年,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首次提出“渐进式更新”的理念,她将渐进式更新描述为“从追求洪水般的剧烈变化到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
武夷路的街区更新计划,正是一个富有耐心的渐进式街区更新计划。我们以武夷路重点区域为原点制定了一个时间导引下的空间更新计划——疏通街巷以引导城市道路的人群进入街区内部,逐步重构街区内部公共空间体系,从而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系统性转变;以文化产业作为引领,梳理多元功能,激活街区活力;基于不同历史阶段遗留建筑的价值评估,以不同的力度进行改造,形成多元叠合的历史风貌和延续生长的空间特征。
截止目前,这个更新计划已经逐步完成了304、320、333、335地块的工程建设。304和320所在地块同本文重点阐述的333、335项目在武夷路的两侧隔街相望。304和320项目由于产权关系相对清晰,通过改扩建的方式立项,推进速度和推动力度相对较大,完成时间也相对更早一些,我们通过以历史叠合为前提的建筑风貌改造、以社区共享为出发点的公共空间营造及以多元共荣为目标的复合功能引导,实现了该地块由空间零落到形象鲜明、封闭孤立到公共共享、业态落后到多元共荣的蜕变。相比之下,333和335地块的更新则面临更为复杂的用地性质和房屋权属情况,最终通过“特殊类装修”的方式进行立项报建,然而,此更新改造更能反映出渐进式更新的系统性和时间性,我们也相信假以时日这个计划的后续部分也将会逐步推动完成整个小片区的新陈代谢。
▲总体鸟瞰 ©章鱼见筑
NO.2
巷弄的组织——对话街区的内里
》 衔接街区开放脉络的巷弄
基于整体更新策略的脉络梳理 ,我们将333、335地块的项目设计同对街320地块形成延续和呼应关系。武夷路333弄和武夷路320弄都是南北走向的巷弄,隔武夷路相对,经过对现场充分的摸索和调研,我们根据现有巷弄的通行状态、建筑界面的关系及用地权属状态,拟定了两个地块相联动的疏通阻滞激发活力的计划,划分了更新先行区域,同时为更新暂缓区域预留“活力脉络接口”。
▲生成示意图(原有结构-拆除棚架-拆除建筑-置入体块)
©原作设计工作室
武夷路333弄沿街侧的公共流线可由335#(沿街6层建筑)东西两侧巷弄进入街区内院,东侧巷弄较宽且贴临几座状态尚佳的老洋房,我们将其改造为街区主入口;西侧巷弄入口较窄,设计为后勤服务入口,两者向北在街区中部汇聚于335#、333#(内院北侧4层建筑)之间内院。两个巷弄口部经设计得到提升,加强了巷弄内院的公共性,丰富了街区的空间层次。同时,设计还预留了公共脉络持续向北延伸的条件,打开了333#局部底层,将其开放为室外通廊,为同街区北侧待更新区的连接预留了条件。
▲轴测爆炸图 © 原作设计工作室
》 贯穿巷弄南北的二层通廊
为了能进一步激活巷弄内部的公共性和空间活力,我们在疏通一层漫游路径的同时打通了333#和335#楼局部二层空间,使其和底层巷弄形成立体复合的漫游路径。
▲立体漫游体系 © 原作设计工作室
▲剖面图 © 原作设计工作室
二层通廊入口同武夷路主街相连,通过333#底层沿街体量的切分与错动,形成可拾级而上的漫游空间;随着路径扭转来到二层街口平台可遥望对街武夷路320弄的热闹内街商业;333#二层通廊内部通过界面的前后错动形成丰富的空间关系;最后通过以树木为对景的导引将人流带到内院;整个空间序列通过具身性的设计与思考织成张弛有度的空间节奏。
▲一层平面图 © 原作设计工作室
▲二层平面图 © 原作设计工作室
在335#和333#围合而成的内院空间中,我们搭设了一处链接它们的连廊,使得二层的公共系统能够一直向北延伸,同时在廊下植入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内院的活力。在连廊靠院子一侧增设了钢制楼梯,加强了院子内部多层面的交互交流关系。连廊的北端是333#的二层室外平台,平台西侧设有穿楼通廊,其延续着二层漫游脉络继续向北延伸的可能。
▲钢制楼梯及连廊 ©章鱼见筑
》 游走至屋面的漫游路径
对于333弄的更新开发,建筑屋面空间提升也是我们所关注的,不同标高的屋面在更新后相连通,成为同街区内里交流对话的平台。
▲钢梯和钢平台形成的漫游体系 ©章鱼见筑
设计通过室外楼梯、电梯、外廊和通廊组织了335#的三层、四层室外露台和屋顶平台的空间,同时也将333#的二层室外平台和屋顶平台联系在了一起,将曾经不可达的消极空间组成社区屋面漫游网络,丰富了建筑的空间层次,更重要的是将独具历史文化特色的街区内里作为可感知的公共空间界面展现了出来。
▲立体漫游体系 ©章鱼见筑
在333#和335#屋顶的观景平台上,我们以轻巧的钢结构和玻璃围护体系重构了原建筑屋顶设备用房的体量,调整设备系统置换出这些空间,并赋予了新的休闲功能。远观如高悬的亭台楼阁,被层层绿树环抱;于其中可欣赏不远处绿树从中透出的间间古朴故宅,闹中取静、怡然自得。
▲屋顶观景平台 ©章鱼见筑
里弄公共空间的组织激活了内部的公共生活,在项目投入使用之后屋面自发形成了都市露营的场所,让武夷路里弄内部的风貌呈现在了公众面前,这样的变化还将催化街区内里的进一步更新。
NO.3
介入与原真——结构、材料、构造
城市更新不是抹平重来,而是时间的层叠延续,如何通过恰如其分的建构措施将时间的层叠性和空间的生长性呈现出来,是我们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重点考量的。
》 钢结构脉络的表达
设计运用观感轻盈的现代钢制建构来组织街区观游脉络。335#沿临街面及相邻两个方向在二层顶部增设了悬挑4m的雨棚,巨大的金属平板似乎将335#切成上下两截,上截4层是可租赁的办公,下截2层三组方形体量围合成具有现代气息的商业部分。另外,悬挑雨棚的设立能很好地消解原建筑沿街面略高耸的不适感,并能引导走街串巷的游人进入街区。
▲南立面图 ©原作设计工作室
▲东立面图 ©原作设计工作室
增设的平台和屋顶阁楼也是采用钢结构搭建而成,柔化了建筑内外空间的界面关系,同时丰富了建筑各层面内外的活动。钢制平台和阁楼的融入,完成了新与旧的对话,使得原来较为昏沉的建筑外观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不同层面展现出新的活力点。
▲屋面平台和新增钢平台 ©章鱼见筑
钢制楼梯和连廊则是立体化联系这些活力点的纽带,极大地提升了建筑各栋、各层之间的可达性。它们将活力空间组织、延展开来,对周边社区也起到了活力辐射作用,重新激活整个武夷路社区。
▲钢制楼梯细部 ©章鱼见筑
》 沿街商业面的表达
335#为武夷路临街建筑,是构成武夷路沿街风貌的一部分。沿街面的设计不同于通常商业功能界面的简单呈现,而是通过建筑形体及空间的塑造引导人流进入,以带动整个街区的业态。
外挑的钢雨棚之下,我们打破了原建筑的形制,仅保留主体结构,采用交叠的方形建筑体块构建了虚实相间的空间关系,“实”为灵动的商业空间,“虚”给人以想象和探索的期望。于“实”之间拾级而上便是连通街区二层通廊,由通廊连接的平台、对景、院落以及上下连通的室外钢梯给人以层次丰富、移步异景的观游体验,满足人们一探究竟的期许。
▲底层钢雨棚 ©章鱼见筑
钢雨棚之上保留了原建筑形态,以观感质朴的仿石涂料对建筑外墙进行了修缮,并在窗洞边增设了金属灰色薄型铝合金窗套,改造后的333#焕然一新又不失原有风貌特质。
出于平衡商业诉求与文化特质的考虑,我们在底层沿街立面材料的运用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通过联合专业厂家进行多次实验调配,最终定制出了特殊的玻璃砖墙砌筑模式。玻璃砖与复合磨石保温实体砖交替砌筑,将临街一二层商业体块打造为独一无二、极具特色的沿街立面。玻璃砖复合外墙可谓是“内外兼修”,极具肌理感的外立面灵动之中不乏稳重的整体感,入夜后间隔的玻璃砖透出室内温润的光,不仅能形成多变的立面表情,还能隐约透出室内人们的活动,仿佛夜间一幅幅闪亮、生动的抽象画。在室内,阳光可以透过矩阵般的玻璃砖柔和地铺洒进来,还可以隔着玻璃砖墙感受道路上人来车往的影像,构成了一种特有的街道感知方式。
▲底层玻璃墙砖细部 ©章鱼见筑
》 楼地面铺装的表达
区别于点状城市更新项目,武夷路333弄与武夷路320弄的更新实现了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构想。我们通过铺地材料的统一设计和统一运用强化了区域间的沿承关系。出于同此次更新区域古朴建筑相呼应的考量,我们选用了弹石作为主要的铺装材料,并在铺设方式上做了创新。
我们利用弹石铺装区域整体表现强的特点,采用了呼应地形范围、颜色渐变的铺设手法,主要采用深灰、中灰和浅灰三色弹石。以道路或院子中部铺设深灰色弹石,道路两侧和院子四周变为中灰弹石,临路边和建筑边时铺设浅灰色弹石,整体效果表现出内深外浅,沿道路似水墨晕染开来,路与院间地面呈现丰富的变化和层次, 路的“流动”和人的“流动”相映成趣。
▲地面铺装 ©章鱼见筑
NO.4
结语
武夷路333弄城市更新将老旧的街巷空间赋以新的组织和串联,嵌入层叠的历史时间痕迹,使更新后的街巷空间新颖而又有韵味,重塑了街区活力而又内含静怡之境。在建构方面,通过现代钢制建构形式组织了街区公共空间的立体脉络,强化了街区游径的空间逻辑。地坪部分,传统弹石采用新颖铺装形式,将地坪渲染得富有动感和层次,同时将街区的氛围渲染得更有活力。
如今建成的武夷路333弄街区更新,就如设计之初的思考,接续了320弄更新所构成的脉络趋势,也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空间改造和使用转变的基础和触媒,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建构技术和材料运用,将一个街区的历史记忆延续起来,同时带来了功能活力与公共空间脉络的延展,实现了“使空间的更新成为时间的朋友”的街区渐进式更新的构想。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武夷路333弄城市更新项目
业主:上海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上海市长宁区武夷路 333 弄
建筑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设计团队:章明、张姿、秦曙、李雪峰、李晶晶、武筠松、项聿兮、费凡
项目功能:餐饮、文创、社区服务
用地面积:2 950㎡
总建筑面积:3 342㎡
设计时间:2020.02
建成时间:2021.06
摄影:章鱼见筑
费凡,秦曙,章明. 从空间设计到自然感知——问山叠水(环西丽湖绿道二级驿站)[J].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4,30(1):99-102.
张晓雅,姚冠杰,章明. 重塑场所的“桥”——杭州滨江断点上的设计实践[J]. 建筑技艺,2023,29(7):22-29. 张斌. 适应场地的模块组件化木构——苏州河普陀段三座驿站[J]. 建筑技艺,2023,29(4):66-74.
作者简介
李雪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副所长。
秦曙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副主任建筑师。
章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学系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本文刊登于《建筑技艺》杂志2023年11月刊
(点击杂志封面了解本期详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编辑:付丽娜
校核:禹 航
公众号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发生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全媒体展示平台
官方网址 | www.atd.com.cn
杂志订阅 | https://www.ytsjk.cn/store/s-2007
010-88375434(订阅)/57368807(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