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急,洋娃娃不会把你的孩子变成Gay

2016-08-16 北京同志中心


Intro


我们都曾见过这样的场景:小男孩被长辈命令放下手中的芭比娃娃,被要求拿掉头上的发卡,还会被告知 “这不是你该用的东西,这是给你姐姐的”。这实在太常见了,以至于对许多孩子而言,学会不接触 “女生的东西” 已经演化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这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从孩子手中拿走正令他享受的东西即使它没有伤害他?


“这会将你变成gay”。


如今我们鲜少见到有人大声地讲出这样的忧虑了,但是它依然存在。人们也许选择其他说法,但内在观念没有改变 —— 这会让你变成gay。





在我们这样一个异性恋主导的社会,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化的事物往往被认为是与女性或者女性气质相连结的,所以一些父母十分担忧他们的儿子与粉色的东西,洋娃娃,或者其他女性化事物的接触会把他们变 “娘”。女性气质有什么错吗?很显然,答案是没有 —— 除非它彰显于男孩子身上 ——因为似乎人们坚信一个女性化的男生就是gay,而在他们的逻辑中,做gay很糟糕。


许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他们是且一直是LGBT的一员。这很普遍,但并不是每个知道自己不是直男的人都遵循这样的成长路径。所有LGBT+的性倾向都是天生的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观念 (多谢Lady Gaga),但让我们承认吧 —— 婴儿和很小的小孩子没有性倾向,他们的思维中没有性的元素。性倾向和爱慕的感觉,就像人格,是小孩在成长中慢慢领悟的东西。这意味着一些人的确以自己的风格探索他们的兴趣;这不仅仅关乎表达自我,也关乎着去了解是什么让他们真正快乐。




那么,”这会将你变成gay” 的谬见要如何解释呢?


性倾向,和人生的其他方方面面一样,是可以伴随着人生体验的丰富和人格的扩充而波动的。尽管对于一些人来说它的确是相对稳定的,对于其他人来说,性偏好和性身份可以是十分流动的。


但是,特定的东西 —— 短裙、化妆、“女孩子的玩具” —— 真的可以将人变成gay吗?


简单来说,不。


尽管特定的被打上性别区分标签的物体可以导致孩子对它们自身提出疑问,男孩子不应该经历或者享受 “女性化” 的东西因为这会影响它们的性倾向的观念依然是十分有损害性的。时间久了,教导男生去远离我们只允许女生享受的东西会使男生对 “女性化的东西” 留有负面印象。


”那又怎么样?我就是不想让我的儿子穿裙子。” 


这种思维定式的之所以谬误,不仅由于它极强的控制色彩 (让你的孩子觉得只有在他满足你的标准之后你才会继续爱他),也因为这会导致男孩子们相信情绪和性爱的表达是只有女生才应该做的事情,进而认为男孩子的情感波动是不自然也不健康的。缺少正确处理感情和与性有关的问题的能力很可能会导致暴力倾向、毒品滥用、和长久困惑与低落的出现。





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在我们不断经历新事物,与外界建立新联系的过程中,我们的人格和外在都经历着改变。孩子们通过接触 “女性化” 的事物来加深对自己的认知,然而那些东西本身是绝不可能将孩子变成gay,如果它违背孩子本身的意愿的话。


所以,下次当你的孩子在玩具店里

抓起某个靓丽耀眼的粉色玩具时,

请花一点时间问自己,

仅仅由于自己对同性恋的恐惧与不适

而导致你所爱的孩子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不断自我怀疑,自我追溯。


这,是否值得。




来源丨Theodysseyonline.com翻译丨凌桐






中心理念

尊重 多元 合作

中心愿景

中国公民不论性别、性倾向与性别表达,在各方面均享有平等的权益。

中心使命

通过营造包容、多元的社会环境,使得中国同志(LGBT)社群享受平等权益并获得健康、自主 、有尊严的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