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和WHO谈论了些什么

2016-09-03 Atchoo 北京同志中心
2016年9月2日,北京同志中心在WHO驻中国办事处组织召开了“LGBT去病理化历程及国际发展趋势非正式交流会议”。一批中国心理医学和精神医学专家WHO官员UNDP官员英国大使馆代表英国专家Dominic Davies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召开后,首先,中心执行主任辛颖简要介绍了中国同志社群生存现状以及中国同志面临的去病理化困境和对同志友善咨询的需求。
在第二环节的报告中,中心的咨询师江兰老师就2014年所完成的LGBT人群的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和2015年完成的精神卫生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对性少数群体态度的调查报告,做了扼要的展示。两份报告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成果并不容乐观,但在分享的最后,江兰老师也提及了包括近期中心在全国心理学术大会中首次召开了多元性别心理咨询师培训主题的论坛等的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英国专家Dominic随后分享了UCL教授Michael Kim关于“精神健康专家对于在性取向方面寻求帮助的来访者的回应态度”的调查,从这份调查报告来看,来自英国心理学会、皇家精神科医学院等机构的受访心理咨询师们有很大比例(大约72%),曾经为自己的来访者提供过性取向的扭转治疗服务。Dominic的报告最终以英国国内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将不会再提供扭转治疗的谅解备忘录结束,另外,英国政府也对此表示支持。
短暂的茶歇之后,会议进入了与会嘉宾的经验交流环节,专家们围绕“目前,我们在性少数者这一议题上,有哪些能够付诸实施的对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改进的方法”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常任理事单敬老师分享了自己从业过程中遇到的性少数来访者的主要特征,她的发言集中在解答“中国性少数者面临着何种的压力”和“他们在心理咨询中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两个问题上。北师大的韩雨歌老师,则表达了对目前的专业心理咨询培训的课程计划和师资力量进行改进的期许。凭借自己多年组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经验,中科博爱的傅春胜老师对这种期许和目前中国尚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正在安定医院进修的徐国正老师随后就自己的实践经历,对新疆地区未来的性少数心理咨询谈了自己的看法。中心的咨询师江兰老师则提出了要翻译和出版更多的有关性少数书籍,以及增加相关的研究。中心项目部负责人蔡瑶也就上述几方面介绍了目前中心已经实现了的一些成就和未来的计划。整体来看,与会嘉宾的意见集中在“如何让更多的普通人知道,同性恋不是一种病”“如何获得同性恋去病理化的权威支持”两个问题上。的确,性少数者在心理咨询问题上面临的压力根属于社会,而要解决这其中存在的种种乱象,从社会层面削弱社会压力和规范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过程确实是两个重要的解决方法。
会议尾声,中心负责人就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追问了“如何帮助中心等LGBT团体在具体的心理咨询教材编写等问题上获得发言权”和“如何保证WHO即将出版的ICD-11随后的翻译不偏离WHO的原意”两个问题,中国专家们纷纷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英国专家Dominic更是就自己在英国出版相关教材的经历做了分享。WHO的代表官员做了简短的发言,解释了ICD-11修改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压力,她强烈表示希望中国性少数组织能够在相关问题中发挥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从而使得这一多方博弈的结果更加性少数友善化;也希望中国精神心理专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术影响力,保证最终的博弈成果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损失其性少数友好的特征。英国大使馆的代表官员也表示愿意尽可能地帮助中国的性少数者,他们愿意就这一话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交流。UNDP的代表官员James Yang介绍了他们已经做出的种种努力后,中心心理组的负责人何芸也围绕中心迄今为止组织的数十场心理咨询师培训项目谈了自己对性少数友善咨询师培训的看法。
整体来看,会议的进行非常顺利,与会各方对去病理化这一议题表现出了高度一致的共识,就如何推动去病理化的核心议题我们也收获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建议,例如加速多元性别教育的普及;在心理咨询和精神医学领域要引入更多的性少数人群咨询的相关知识;要推动精神医学和心理学行业协会参与去病理化议题,鼓励这些权威机构更多地关注多元议题;要加强中国和国际的相关交流;要促进包括心理咨询和精神医学,政府,社区组织,媒体等的多方合作以推动去病理化和反对扭转治疗等。正如WHO代表Polin所做总结性发言所强调的,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上述建议的落实还需要众多性少数亲善人士的共同参与。今天的会议只是一个开端,愿我们彼此勉励,继续前进。我们深知去病理化的道路依然是“道阻且长”,但我们都愿意继续为之投入,因为我们也相信,属于性少数者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编辑丨柳橙





【活动推荐】

9月4日 | 电影私享会:活着Viva

【同志心灵聚会】过一个走心的中秋节9.15-9.17


【文章精选】


15个对性少数群体最友善的大学

活动侧记 | 我们不是妖怪

拉拉自述 | 你是男人我也爱

我家gay儿子上中学的第一天

生而同志,我很抱歉



中心理念

尊重 多元 合作

中心愿景

中国公民不论性别、性倾向与性别表达,在各方面均享有平等的权益。

中心使命

通过营造包容、多元的社会环境,使得中国同志(LGBT)社群享受平等权益并获得健康、自主 、有尊严的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