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庆故事汇①丨新国名和开国大典是如何确定的?

江西日报 2024-01-04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的历史从那天起翻开崭新的篇章。

再回首,热血澎湃依旧。这抹红色的背后,是多少人一生的守护。

国庆长假期间,让我们一起重温开国大典前后震撼人心的时刻和背后的故事,向革命先辈致敬。本文,是江西新闻客户端“国庆故事汇”第一期。

▲点击上方收听故事

在开国大典一系列筹备工作中,居首位的是新中国的国名。1949年9月21日至30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原本提出的国名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直到最后一天,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张奚若和几位老先生都觉得这名字太长。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新中国的国名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人们的印象中,阅兵式一般定在上午,而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却在下午,这主要考虑到防空的问题。当时,成都、广州、重庆都还有国民党的飞机停留,尤其是集中在舟山群岛的美制B-24轰炸机。B-24轰炸机时速488公里,最大航程为3380公里,能装载4吨炸弹。舟山群岛距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230公里,轰炸机如果上午起飞至北京轰炸,三小时内还能返回舟山群岛;如果下午起飞,轰炸任务虽可执行,但夜航能力相当差的B-24,就很难飞回去了。所以,开国大典选定在下午3点钟。




推荐阅读

1.注意!南昌这些地方将实施交通管制,具体时间为→


2.突发!中国队被取消比赛成绩
3.10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编辑:曾宜奇

复审:查婧雨审签:吴志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