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江西10位新闻人讲述背后的故事!

江西日报 2024-01-04

编者按

“这一次采访,让我心绪难平,想起了为什么出发!”

“这一段经历,让我难忘初心,义无反顾砥砺前行!”

与时代同行,为历史注脚。江西日报社记者在每一个新闻现场倾听、记录、发声……今天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我们把镜头转向自己。10位新闻人讲述他们的采访经历、难忘故事,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展现时代担当。向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致敬!

一幅插着75面小红旗的“作战地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张 晶

在江南都市报《江西营商》编辑部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江西省地图,上面插着75面小红旗。

每当有一个县(市、区)与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产生“链接”时,我的同事们就会在这幅江西省地图上相应的位置插上一面小红旗。两年的时间,小红旗的数量已达75面。

▲今年营商环境日前夕,张晶(中)在认真审读《赣出精彩 赢在江西——2023年营商环境日特刊》版面及稿件。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两年来,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抢占全省营商环境发展的风口,锚定目标、靶向发力。

我们充分发挥内容生产优势,快速、全面、独家做好营商信息的“一网打尽”。加强选题策划,深入基层一线,做优政策解读,聆听企业心声,全平台立体式宣传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亮点特色。

小红旗的数量快速增加,却又很快在数字“40”的位置上停滞不前。“仅仅作为一个内容发布渠道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深度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帮政府、助企业,搭建一个政企媒互动的平台。”于是,江西营商“营商帮办”应用应运而生,投诉、新闻、智库、问卷、办事、招商六大功能版块,成为应用服务的主要内容。

两年来,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既承受着无先例可循的痛苦,也享受着不断创新创造的快乐。“营商帮办”应用接连迎来好消息:7月,入选中国记协“媒体+”创新案例库首批上线案例;11月,又喜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不仅如此,我们还收获了来自全省各地政府和企业的认可。截至9月底,“营商帮办”收到涉及营商环境的投诉、咨询等1.3万余条(个),为经营主体办实事解难题1000多起。

随着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的改造升级,这幅插着75面小红旗的“作战地图”也将变成一张数字地图,在更大的屏幕上呈现,拥有更加气象万千的内涵。我们也将加速推动提升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融合与创新的路上勇往直前!

走近些,看见不一样的新闻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诚平

我非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刚入行时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出好稿。一位新闻前辈对我说:“离新闻现场近些,再近一些,你的稿件就成功了一半。”从此,“无现场,不新闻”成为我的座右铭。

走近些,新闻会更温暖。2017年6月,修水县遭遇特大洪灾,3名党员干部在救灾途中被洪水冲走。得知消息,我冒着倾盆大雨赶到灾区。7天时间里,发回稿件30余篇。其中,2300字的抗洪救灾记者手记《修水灾区采访收获感动满满》经省直新闻媒体全网推送后,网友纷纷留言“暖哭了”。同年9月,我带着修水抗洪故事参加第四届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将江西好故事讲到了北京。

▲曹诚平(右)在田间地头采访。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走近些,新闻会更厚重。瑞昌市码头镇10岁女孩王依萌父母双亡,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智力残疾的哥哥,十分感人。2012年1月,我与兄妹俩同吃同住,花3天时间拍摄了一组表现兄妹情深的照片,以《哥哥,我让你依靠》为题刊发后,1000多名网友为兄妹俩捐款60万元。

走近些,新闻会更真实。2011年2月,我接到举报,有人在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的岛上砍树烧炭。我决定前往现场调查。来到岛上,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岛上树木被砍伐一光,4口炭窑浓烟滚滚。《庐山西海景区岛屿遭“剃光头”》一稿见报后,时任九江市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当地成立专案组,将3名滥伐林木者抓获并判刑。

21年记者生涯,“不是在采写新闻,就是在采写新闻的路上”是我的常态。2021年,我和同事行程4000多公里,采写的报告文学《风卷红旗再出发》,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19年,我和同事行程5000多公里,采写的报告文学《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获江西新闻奖一等奖。 

抢抓新闻 捕捉故事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 鹃

从业37年来,我采写、编辑作品上百万字,获省级以上新闻奖近百个,用图文见证了江西的发展壮大。最难忘最值得回味的采访是京九铁路通车。

京九通车,举世瞩目,我深知此事主题重大,很想上九江-深圳首发车抓新闻。时任副总编辑杨西璘很支持,为我争取了采访名额。我出发前做了大量案头工作,设计采访思路,选取独特角度,不写大话套话,不写大场面大场景,专门捕捉首趟列车上感人的故事,寻找有特点的人——第一个检票上车的旅客,买第一张车票的旅客,最年长、最小的旅客……

▲程鹃(右一)在九江-深圳首发车前留影。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1996年9月1日,九江举行盛大的列车开通仪式,上百名记者蜂拥进入主会场,只有我静候在检票口,等待采访第一个检票进站的旅客……

列车半夜驶入吉安、赣州,那里的人们祖祖辈辈盼火车,今天终于圆梦了。凌晨2时50分,吉安站建设工地的10多名未见过火车的妇女跑过来好奇地问:火车有多长?能不能摸一摸?手很脏,会不会摸脏火车……

采访10名为京九铁路建设作出贡献的职工家属时,她们告诉我,时任南昌铁路局局长流泪了!深挖下去,又有了“局长的泪水”这段故事。

来回三天的采访非常辛苦也非常兴奋,10多节车厢来来回回跑了无数次,采访了几十个故事。我从中精选出10多个感人故事,以小见大反映京九通车这一重大主题。

通讯《我能摸摸火车吗?》获得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成为京九铁路通车报道纸质媒体中唯一一件获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并得到时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的点评。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获奖,我想就在于俯下身、沉下心,践行了“四力”,选取了独特角度,讲好了首发车上的故事。

唯热爱不可辜负

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郑荣林

又是一年记者节,职业的年轮又多了一道印迹。倏忽二十年,岁月沉淀带来的不只是年龄增长,还有责任、使命,以及“记者”二字所带来的职业荣誉感。

作为记录者和见证者,我们是幸运的。每天都保持一颗好奇心,接触新的采访对象、聆听新的故事、遇到新的挑战,在点滴记录与感悟中,汲取新的成长养分,充盈自己的内心。

▲郑荣林(右)在非洲采访。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2020年2月,我作为随队记者,参加江西对口支援湖北随州抗击新冠疫情报道。42天里,我采访了近200名江西医护人员,其中江西医疗队最年轻的队员吴智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回答主动请战的原因时,她只有平实的5个字——“想来,就来了”。

因为热爱,所以勇敢。短短几个字的背后,除了使命、担当、责任,还有对于这份职业的热爱。

从业以来,我先后参加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也曾一个人背包赴异国采访。有人问,为什么每次你都在新闻现场?其实很简单,对于每一个记者而言,既是职责所在的义无反顾,也因为热爱所以心向往之。

今年9月,我参加“十年‘一带一路’上的江西印记”策划报道,实地采访了一批扎根非洲的江西建设者。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驻博茨瓦纳办事处负责人李青,坚守在多个非洲国家的条件艰苦项目一线17年。李青说:“看着一个个偏僻乡村,因为我们的努力多了一条路、一口井而改变生活,这就是作为建设者最大的满足。”

唯有热爱不可辜负!时代在变,技术在变,媒体生态发生巨大变革。很幸运,自己愿意在变化中坚守、在坚守中思考,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激情未退、热爱依旧。

我在杭州播报亚运之声

朱宸廷

“你的播报视频火了。”10月7日,我结束当天上午的轮滑比赛播报后打开手机,发现收到不少朋友的消息。随着江西日报抖音号、视频号发布的“杭州亚运会现场,这位江西小伙的声音响彻全场”视频点击量超过1000万,共青团中央、上海发布、浙江卫视等视频号也开始转发。一时间,我被各种突如其来的称赞“包围”。

今年,我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硕士毕业,进入江西日报社工作。在杭州亚运会,我担任钱塘轮滑中心滑板、轮滑两个项目的英文播报员,有幸见证并播报了中国队夺冠的多个瞬间。在赛场,运动健儿们挥洒汗水、为国争光;在幕后,我们为他们呐喊助威、保驾护航。每一天比赛前,我都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参赛运动员、技术官员、颁奖嘉宾来自全世界,他们的姓名发音无法通过文字来确认,而且存在地域口音的问题。为了让他们能听懂是在念他们的名字,我经常要进一步查找资料并确认发音,拿不准的还要向其本人询问。

▲朱宸廷在杭州亚运会轮滑场馆播报。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赛前播报、赛时互动、赛后颁奖……播报的每时每刻,我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为需要及时根据场上的变化做出反应。“一个字都不能错”既是底线原则,又是最高标准。因为曾经担任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现场主持人,所以遇到诸如赛事章程调整等突发状况,我也能做到从容不迫。

亚运会作为一场国际性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盛宴,也是对外展现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舞台。杭州亚运会轮滑项目比赛给很多国际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每次听到外国运动员和技术官员的赞许,我都会热情地说:“希望你们有机会再来中国!”

未来,我将继续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更好的记录者和表达者。

老兵等不起,我怕来不及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海斌

“如果再晚点来,怕是我都来不及跟你讲啦!”两年前,在宜春市袁州区洪塘镇丰顶山,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易恒才对我说。

易恒才是一名机枪手。他说:“一挺机枪,一个钟头要打掉两担子弹,一直打到停火,或者打到冲锋。”在一次战斗中,他被敌人的炮弹炸伤,鲜血直流,但是他一直战斗到把敌人打退才被抬下阵地。

这是他第一次向记者,也是最后一次向世人讲述他的抗美援朝经历。7天后,易恒才与世长辞。

我寻访抗美援朝老兵,缘起于8年前的一次采访。当时,一名老兵后代对我说:“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抗美援朝故事,但现在爷爷老了,如果能把它写下来就好了。”

▲邹海斌(左)采访抗美援朝老兵芦恒享。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是啊,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一个个老去。老兵等不起,我怕来不及。

2016年,我开始寻访抗美援朝老兵,为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进行一次专访,写一篇文章,拍一组照片,录一段视频。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吴兴福、何以、漆介孚……在这8年里,我有幸寻访了47位抗美援朝老兵,采集到了第一手的珍贵资料。当我把抢救性采集的文章和照片、视频等资料移交给老兵后代时,他们总是将这份特殊的“传家宝”紧紧地抱在怀里,眼里闪着泪光。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在宜春市袁州区,我寻访到了湖田镇最后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他叫廖定九。这位96岁的老兵回忆起敌机的轰炸、战友的流血牺牲,仍然伤心不已。

廖定九成家立业后,把3个儿子全部送去参军。我问廖老:“为什么呢?”廖老说:“参军光荣,保家卫国。”看着廖老坚定的眼神,我明白了,这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个家庭的朴素传承。我要做的,就是把这种传承记录下来。

成为一个更好的记录者

龙楚良

在很多人看来,记者的工作就是采访、写稿。事实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现如今,一名记者就是一条新闻生产线,一纸一笔早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我们的职业技能要求不再局限于写稿。

作为一个活跃于新闻现场和采访对象身边的融媒体工作者,所见所闻皆是故事。今年以来,由我制作发布的3条短视频稿件,在江西新闻客户端取得了播放量破千万的好成绩,短视频平台成了我的“主战场”。

▲龙楚良(右)在肯尼思·卡翁达国际机场采访拍摄。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新闻的时效性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能引起观众共情共鸣的短视频,往往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很高的阅读量、点击量。对于我来说,短视频的火爆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更需要在事件现场,第一时间将图片、视频等传递给受众。为了方便工作,视频拍摄、录音等电子设备都是我必须随身携带的,融媒体工作者往往需要及时完成剪辑,并以最快的速度发给后方编辑。

从事新闻工作这两年,我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瞬间。今年盛夏,我拍下了乘风破浪、奋楫争先的南昌国际龙舟赛火热场面,也记录下双抢时节职业农民机械化种田丰收的场景,也曾报道过数万名市民游客彻夜等候只为看一场升国旗仪式的震撼场景。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9月,报社派我与其他几名记者一同前往非洲,探寻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江西印记。采访团一行四人,从“空中丝路”肯尼思·卡翁达国际机场到“数字丝路”博茨瓦纳国家数据中心,再到荒地起新城的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在我的摄像机镜头中,一批批江西工匠,带着“江西技术”“江西经验”在非洲大陆留下了鲜明的江西印记。

心中有热爱,脚下有力量。有幸成为时代风云的见证者、记录者,未来我将坚定前行,争取创作出更多有品质、有温度的融媒体产品,讲好新时代江西故事。

我与红色故事的情缘

大江网全媒体记者 胡武龙

用好的新闻作品记录伟大时代,是新闻人的使命。

在今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有两件作品获奖,都与江西的底色——红色有关。一件是新媒体专栏《红色故事绘》,一件是新闻专题《江西红色名村别样红》,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和三等奖。我之所以专注红色内容,跟一次采编经历有关。

▲胡武龙(左)在萍乡市安源区采访。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2013年,我有幸参与报道重大典型人物龚全珍老阿姨,当看到老人的40余本日记共计十余万字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翻开老人所写的日记,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至真至诚的信仰,让我深受感动。在反复通读了老人的日记和所有报道后,我将其中的精华内容精编,耗时两个多月独立制作完成的《龚全珍日记选》电子书,受到广大网友热捧,该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江西是一片红色热土,有说之不完的红色故事、讲之不尽的红色经典、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有很多感人的红色故事,值得媒体去挖掘、去宣传、去讴歌。

从2019年开始,我开始以新媒体专栏为载体,深耕江西红色题材,常态化讲述个性化的红色故事,将“有意义”与“有意思”有机结合起来,先后打造了《初心连环画》《红色故事绘》《画说伟大建党精神》等多个专栏,策划了“喜迎二十大 江西红色名村别样红”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用新媒体人的视野去讲江西红色故事。

我很感谢我的职业,特别是采访中得来的一个个红色故事,让我明白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新闻人应该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温暖世界。

记录时代,彰显影像力量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劼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从业经历的党媒摄影记者,用手中镜头捕捉历史瞬间,记录伟大时代,彰显影像力量,已成为一种职责和担当。

2022年8月,我省出现罕见大旱,干涸的鄱阳湖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新闻热点。拍摄什么内容的画面,可以恰如其分地反映鄱阳湖的旱情呢?我在手机上搜索鄱阳湖相关主题,看到网友拍摄的湖床呈树状景象的短视频。这不正是我找寻已久关于鄱阳湖旱情的典型画面!

▲李劼冒雪在洗药湖拍摄雪景。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确定短视频拍摄地址为进贤县三里乡境内金溪湖水域后,我随即自驾前往。通过无人机空中侦察,终于看到远在1.3公里外大树形状自然景观的方位。我不停地调整角度进行构图,拍摄了数十张图片,到夜幕降临才返回发稿。

画面色彩强烈且极富冲击力的“大地之树”新闻图片,在江西日报头版刊发后颇受好评,又被人民网、人民图片网首页滚动大图予以刊载,之后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等媒体纷纷跟进拍摄报道。

之后,我又多次深入鄱阳湖核心区采访拍摄,看着硬盘中逐渐丰富的影像素材积累,早已忘却了过程的艰辛。

当年8月至9月间,我与同事通力合作,在江西日报映像版推出了图片专题《极枯鄱湖 生态大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极枯之下的鄱阳湖现状以及我省各地奋力抗旱、保护生态的情景。专题图片获评江西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作为摄影记者,我将守正创新,践行“四力”,用影像讲好一个个精彩的江西故事、中国故事,让人们从中感受温暖与梦想,汲取勇气和动力,激发满满正能量,这正是影像的力量所在。

保持好奇心和激情

王 琨

我是一名“00后”新闻人。在成为新闻人之前,我所认为的记者,是身临光辉灿烂时刻、穿梭于枪林弹雨缝隙、驻足在风潇雨晦环境中报道事实的人,他们是时代的见证人与推动者。

入职新法治报以后,我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记者都能见证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与之相比,我的采访轨迹似乎仅在方寸之间。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方寸间也能见天地。

▲王琨(右)采访老兵。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今年6月,我前往南昌市红谷滩区老北站社区,采访外地来昌照看孙辈的老年人。“60后”杜三明4年前从老家甘肃来南昌带孙子,人生地不熟,与新环境磨合十分不易:听不懂南昌方言、饮食不适应。可我见到的杜三明,笑容挂在脸上,已然用一种从容的姿态主动与新生活握手,融入这座城市。

今年上半年,我参与“红色法治文化看江西”重大主题报道,走进被称为“红军标语第一县”的乐安县,了解到85岁的村民王宗耀一家从祖父那代起,便守护着红军标语,无怨无悔。采访中,王宗耀说:“这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朴素地表达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使命。

一名新闻人,有着自己的使命。我应始终怀揣一颗好奇心和那份激情,将使命践行于脚下沾着的每一块泥土,将责任融入触目可及的每一处烟火,将担当落于生动走心的每一个文字。我所抵达的每一处现场、探访的每一个人,都在塑造着我作为新闻战线一名新兵的气质与品格。

▲ 扫码观看《海报组丨记者的底色》

推荐阅读

1.吴磊已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


2.世界非遗话节气之立冬:转身遇见冬

3.你好,双拥模范城|新余市:双拥擦亮城市新名片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编辑:朱叶

复审:任宇博

审签:邵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