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大十年,他的研究登上了热门话题!

天津大学 2022-09-20

GRADUATION

每天早晨6:30起床运动,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投入到充实且忙碌的科研生活。顶着朝阳出发,伴着星空入眠。

看似辛苦且平淡,却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王梅迪的日常。2012年,高考后他报考了天津大学。如今,天大十年画上了句号,他已经毕业入职三峡大学,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


今年一月份以来,面对奥密克戎疫情突袭津城,王梅迪却开启了集中精力科研攻关的100天。5月份,“我国科学家发明超快海水淡化膜”这一话题成为新浪微博热搜话题,王梅迪正是这项成果的主要完成者之一。他本人也以“3A”的成绩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盲审

回想自己六年来的科研历程,他始终坚持与科研同行,勤勉向上、乐观生活,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在科研岗位上不断探索,用积极的心态在不平常日子里书写了青年博士生党员心系家国、勇攀科研高峰的动人篇章。




为实现心中理想,几度留校迎新“春”


临近寒假,疫情突如其来,当大家还在为如何回家,如何过年发愁的时候,王梅迪已经暗暗下定决定,今年要再度留校过年。2021年的春节,王梅迪就是在学校与实验室的老师同门共同度过,这也是他博士期间第二次毫不犹豫地选择留校过年。


王梅迪帮忙装新春福袋


他在与时间争分夺秒,也在为实现心中的理想不断拼搏。当今世界,全球淡水水资源短缺,数十亿人无法获得干净的饮用水,淡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挑战。利用膜技术进行海水淡化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进入膜和膜过程团队以来,王梅迪一直致力于研究更加绿色、高效的海水淡化技术,希望为解决全球水资源难题贡献自己的青年智慧。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当其他人在休息、和家人团圆的时候,王梅迪选择扎根实验室,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和自己的电脑为伴,抱着坚定的信念,积极补充实验数据,撰写并修改文章。将数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后,他将论文投稿至环境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Sustainability。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为了课题组第一个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研究生(天津大学第二篇)。


以王梅迪为第一作者的相关文章发表于Nature Sustainability


该研究工作首次实现了渗透蒸发技术高效海水淡化,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提供了可行方案。其突破性研究成果受到国家科技部重视,他又牵头组织调研和撰写相关汇报材料,连续奋战多日,得到了老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王梅迪参与科技部会议并进行汇报



良师传授科研秘诀:从“四多”到“四有”


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他想起刚进入课题组时导师姜忠义教授的谆谆教诲:“想要做好科研其实很简单,平时我们要多调研、多思考、多实践、多交流(四多),然后把研究工作做到有趣、有用、有理、有据(四有)。这就是好的科研习惯和优秀的科研工作。”

尽管刚接触科研工作时还略显懵懂,但是他把导师从“四多”到“四有”的科研理念一直牢记在心,遇到科研挫折时就反复思索,封校期间更是如此。在长达一百多天的封校时光中,他始终积极践行“四多”,以多种方式调研课题背景、交流科研心得、勤奋实验、积极思考,通过网络保持每周与指导老师的汇报。对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他认为除了做到有理有据,最重要的是有用。科研不是发文章,而是要在祖国大地上真正为人民服务。

“校园严格管理,虽然少了一些出行的自由,但这是为了更好保障师生健康,也为科研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沉淀下来,反而有助于深入的思考研究课题。”王梅迪如是说。


膜和膜过程团队师生合影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心向远方


硕博连读六年已经临近毕业,王梅迪在深耕科研之余,也有很多感悟。他明白科研既要全身心投入,也需要健康的体魄,他会保证每日适度的运动,放松身体,做好劳逸结合。

“毕业不是结束,更是新的开始。”之前的成果已经成为了过去,不忘科研的初心才能持续高质量地做好科研。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他更明白要做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有用科研。


王梅迪在组织生活谈科研初心



Q & A

Q: 学长平常喜欢什么运动呢?

A: 我平常每天会跑步,如果可以约到场地,我打羽毛球也还是不错的~


Q: 学长有什么科研方面的经验能跟天大的学弟学妹分享吗?

A: 没有一帆风顺的科研路,困难和失败是一定会出现在科研过程中的。但是我们要有目标和信仰,明白自己科研是为了什么,用家国情怀去驱动我们的科研,就会有无穷的动力。当然给自己设置一些小目标也非常重要,看着自己实现一个一个小目标实现,可以激发我们的动力,向最终的目的地前不断前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断的失败面前,坚持尤为可贵。


Q: 就读天大十年,如今即将离开天大,有什么感受呢?

A: 我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收获满满。天大的十年赋予我的不仅仅是学识的增加,见识的提升,更是一种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天大给我提供的学习生活条件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无论是在卫津路校区我感受到的底蕴还是在北洋园校区感受到的活力,都让我难以忘怀。疫情期间,学校也是倾注大量人力物力,保障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我非常感动,也希望自己不会辜负学校的努力。最后我还想再次感谢天大,感谢在这里遇见的老师、同学。祝愿母校可以越来越好~!



十载天大求学路落下帷幕

而人生奋斗的新篇章

才刚刚开启

前程似锦,奔赴山海

常回家看看

🎓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 tianda1895 -

素材提供 / 天津大学学工部

学生记者 编辑 / 庄园

底图设计 / 林瑞颖

审核 / 王鑫 李晋馥 梁绍楠

「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投稿 & 加入我们 tjunmc2019@163.com

跟小天一起

“努力拼搏”点1000个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