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辑部 2018-05-2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人民时代艺术 | 发现艺术之美  | 追溯艺术之魂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历史学家傅斯年



他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

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

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

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他就是陈寅恪。


只有学问,没有文凭



1925年,清华成立了国学研究院

国学研究院成立以后

胡适建议请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三个人为导师

然章太炎坚决不去清华任教

国学院既开,而且第一届就招收了38名学生

只有两位导师显然是不够的

这时,国学院主任吴宓想起了

他在哈佛时的老同学陈寅恪

于是把他推荐给校长曹云祥

曹云祥问他:陈寅恪是谁?有什么学位

一旁熟知陈寅恪的梁启超大怒说:

“陈寅恪没有学位,我梁某人虽著述等身,但加起来也不抵他的三百字。”


青年陈寅恪


的确,那时候的陈寅恪还寂寂无名

他虽然出生名门世家

祖父陈宝箴被曾国藩赞为“海内奇士”

父亲陈三立位列“清末四公子”之一

但他只是一个在欧洲游学的年轻人

只有学问,没有学位

只有文化,没有文凭

他在赴欧留学的十三年里

美国、德国、瑞士、法国到处跑

学习并掌握了二十二门语言

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1926年7月8日

在蛙鼓蝉鸣的阵阵热风吹荡中

陈寅恪一袭长衫缓缓踏进了清华

至此,一个被后世流传并影响深远的“四大导师”阵营形成

清华国学研究院迎来了它的巅峰时代


德国期间的陈寅恪


“陈先生的学问,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

后来的北大校长傅斯年曾这样说

在学术界,陈寅恪确实是一位传奇人物

一上讲台,整个清华都被他折服了

吴宓、朱自清风雨不顾,必定是每节课都来蹭

就连大名鼎鼎的文学院院长冯友兰也跑来蹭课

下课后还意犹未尽毕恭毕敬向他请教

但他实在是太博学了,上课的时候旁征博引

各种语言文字信手拈来写在黑板上

大家看过之后才明白

哦,这是德文、这是俄文、这是梵文……

没有相当底子,根本就不敢进他的课堂

因为进去以后,根本就是在听天书

于是一学期下来,学生基本就没几个了

但只要是坚持下来的,后来都是一代大家


清华国学院四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


“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

很快,陈寅恪就成了学术界的一个传说

无论老师学生,但凡有搞不懂的问题

都跑来请教这位“活字典”“活辞书”

就连王国维遇到学术问题都要去与他商讨

时间一久,大家就有了经验

只要王国维家大门上锁

那他人一定是在陈寅恪家无疑了


失明的陈寅恪目光如炬


“陈寅恪治史,当然是最渊博、最有远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这是胡适对他的评价

他游学十三年,从国外带回东方学

晚年虽双目失明,遭遇不幸

但他寄心史于红妆

终其一生坚持着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思想

他没有遗嘱

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中国



书在立品,见字如面



书法之所以动人,其根源常在书法之外。

过去写信,有句话叫“见字如面”,真的,我们见到一幅书法,首先是欣赏字,再通过字辨别人,然后联想这个人的故事,气节,风骨——于是这幅书法就厚重起来了。

这是陈寅恪所书的《阙特勤碑》——



透过这些关于《阙特勤碑》的小楷手稿,我们能够感觉到陈寅恪扎实的基本功。这些字一丝不苟,清秀可人。


如果我们从陈寅恪的诗稿手札来看他的书法,他的字受唐碑的影响最多,有着二王风范、唐贤骨法,尤其是一些小行书,结体略长,笔致清健俊逸,风骨毕现。



陈寅恪在学术上所崇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在看他的书法时,似乎也能从中感受到他的学术自信。这页书札写得非常随意,但线条流畅坚定,虽前松后紧,但一气呵成,自然生动。


这种书写告别了一丝不苟,进入随意为之的境地。随便一写,出来的就是味道。可放大细节看,尽管写得随意,却都有法可依。



陈寅恪是名副其实百年不遇的大师,但是他最可敬之处,在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以大师自居,只是谦卑温和地做人,读书。


做人贵在立品,书法亦然。无品之字,就如无品之人。我们看他的手稿,想他的为人,那些无意为书的手迹之美,便更加使人感慨万千。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 欣赏更多精彩作品

向天歌

禅荷断想

人生一点悟

女人,让优雅伴你一生

真情真韵画本真

做一个内心有风景的人

微笑的力量

她在美的光影里

不做三种事,不交三种人

书法悟道,笔墨思源


人民时代艺术院 

发现艺术之美

追溯艺术之魂

呈现艺术家的创造与灵性

分享艺术家的思想与学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