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辑部 2018-05-2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人民时代艺术 | 发现艺术之美  | 追溯艺术之魂


古代帝王中,有两个最有名的文艺青年,

一个是宋徽宗赵佶,一个是大清乾隆。

他们爱好相似,

一是爱自作书画,一是爱收藏书画。

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是盛世之主,

在做皇帝的本职工作上,宋徽宗远不及乾隆出色。

那么在艺术成就上,二人又孰高孰低?





书画水平孰高孰低?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虽然皇帝当得不怎么样,

但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其中尤擅书法和绘画。


他开创一种字体,名叫“瘦金体”。


“瘦金体”的特点是笔划瘦细而有弹性,尾钩锐利,运笔迅疾。字一般呈长形,张弛有度,有一种秀美雅致、舒畅洒脱的感觉,而且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


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



《瘦金体千字文》是他23岁时写的,一改前人书法里藏锋的要求,他释放了字里的犀利,让这种爽利,以飘逸洒脱的姿态挺劲而出。


《瘦金体千字文》


赵佶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花鸟、山水、人物、楼阁,徽宗无所不画


他创作时,常以诗题、款识、签押、印章巧妙地组合成画面的一部分。这成为元、明以后绘画派传统特征。



他画的《瑞鹤图》中,彩云缭绕在汴梁宣德门,天空中有十八只丹顶鹤在盘旋,另有两鹤立于鸱尾之上,交相呼应。


每一只鹤都姿态各异,无一雷同,但都灵动精妙,仿佛呼之欲出。而且构图奇特,让群鹤高翔,布满天空,气势庄严,瑞祥自现。



所以,宋徽宗赵佶的书法和绘画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



乾隆


乾隆自称“诗书画三绝”的“十全老人”,

相传他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竟然超过了《全唐诗》的总数。

然而,写了这么多首诗,却没有一首被后人记住。


乾隆爷每天除了上上班、逛逛后宫,最大的爱好就是写写画画,灵感一来挡都挡不住,仅画就有1400幅之多。



从这一个倒地不起的萝卜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乾隆爷的绘画水平。


可能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画技实在是一般般,于是,又开始了伟大的模仿之路。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左图为李迪的《鸡雏待饲图》原图。而右图,则是乾隆临摹图,眼神中略带了那么一丝丝倔强,恍惚中还有那么一丢丢惊愕,如今的山寨水平怕不是向他看齐的吧?


察觉到技不如人,乾隆爷干脆把很多临摹给烧了,他决定另谋出路。


既然“写实”走不通,那就“写意”,意境这东西靠的是领悟,各人有各解,总不能再有人说不好了吧?




这可真是个国宝级的灵魂画手啊!

乾隆爷也追星,他最爱元代大家赵孟頫,每每遇其作品,必要收藏临摹一番。



就是不知道这鸳鸯是年纪大了,还是聪明绝顶了,发际线是不是忒高了点?


不过不要紧,有人欣赏就成,乾隆临摹的这幅赵孟頫《汀草文鸳图》最近被卖了1200万,比原作还值钱……


乾隆不仅喜欢赵孟頫的画,他的字模仿的也是赵孟頫。


遗憾的是没学透赵体精华,被嫌为“形似胖昏鸭”,在艺术价值上不值得一提。




然而,与其艺术水准不相称的是,乾隆书画作品一直是拍卖市场的宠儿。


2014年底,一卷经过《石渠宝笈》著录的乾隆御笔《白塔山记》拍出了1.1615亿元的高价,成为2014年全球年度中国书画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


2015年,保利十年春拍的中国古书画夜场上,乾隆帝《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又以7475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春季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纪录。




审美水平谁俗谁雅?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独特审美引领时代,影响深远。


宋徽宗成立了翰林书画院,自己亲自出考题选拔人才,挖掘、培养了张择端、李唐、王希孟等大师。


《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作的产生,与其不无关系。


《清明上河图》局部

《千里江山图》局部


其在绘画上的主张,改变了宋朝之前的绘画风格,从而推动了中国写意画的发展,让画里不仅有写实,更有了意境。


不仅如此,宋徽宗还开创了官窑制度,一手建立了历史第一个官窑,将自己的审美追求表现在官瓷上。他追求釉色之美,认为含蓄素雅、极致至简才是美学之道。


中国享有"世界瓷国"之美称。在琳琅眩目的中国瓷器中,"北宋官窑青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古气盎然,朴人眉于,被视为瑰宝。




乾隆


有这样一张图在网上引起了关注,左边是乾隆时期的瓷碗,右边是雍正时期的瓷碗。乾隆爷的审美,可见一斑。



下面这个叫乾隆瓷母瓶,也叫各色釉大瓶。

运用了所有的施釉和烧造工艺,炫耀到无以复加。

没错,乾隆爷的审美!



下面这只拍出5.5亿人民币的乾隆粉彩转心瓶,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乾隆蓝地粉彩花卉纹包袱尊




收藏爱好谁优谁癖?


现在书画上能见到的宋徽宗收藏印不过13种,而乾隆爷常见的收藏印就有172种。


清代皇帝印玺均有印谱,称宝薮。

《乾隆宝薮》记载的有一千余方,但综合《宝典福书》和《圆音寿耋》等统计的话至少有1800枚!



这是个什么概念?就说他在位六十年期间平均12天就要做一个印章,甚至有同一印文连续刻几十次的情况(如“自强不息”刻了45枚)。


乾隆是有事没事就让造办处刻章的,比如他七十岁,就刻“古稀天子之宝”,八十岁,就刻“八徵耄念之宝”。


在位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就又刻“太上皇帝之宝”。


甚至他当了太上皇以后,还在嘉庆二年刻了个“归政仍训政”——意思很清楚:儿子你虽然是皇帝了,但大事还得老子说了算。



然而最最主要的,是乾隆爷和宋徽宗的盖印方式有天壤之别。


宋徽宗


在谈收藏爱好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装裱常识,中国书画最经典的装裱叫“宣和装”(是的你没猜错就是宋徽宗发明的),这种形式的手卷装裱如下:



天头用绫,前后隔水用黄绢,尾纸用白宋笺,连画心本身共五段。此外,还按一定格式加盖收藏印章。


赵佶盖章极其讲究,他的宣和七玺,每一方都必须盖在固定位置。他总是小心翼翼避开字画笔触,决不任性四处乱盖。


但很多时候,古人的字都是贴着边缘写的,那么,麻烦问题就来了,赵佶的印章该盖哪里呢?


杜牧《张好好诗》


请看上面这幅杜牧的《张好好诗》,右边一条纸的颜色是不是不一样?


碰到这种字贴着边缘写的,赵佶不怕麻烦,就接上半寸纸条再钤印,所以,他的双龙印一点没有碰到字。

宋徽宗题李白《上阳台帖》

宋徽宗的瘦金体天下一绝,如果心血来潮,想在书画上题字怎么办?


请看上面李白的《上阳台帖》,他老老实实在后面接了一段纸,然后用瘦金体题了字。既过了瘾,又不伤字帖。



乾隆


与宋徽宗相比,乾隆可以说是一个盖章狂魔,点赞鼻祖了。


作为赵孟頫的脑残粉,他最喜欢的,就是给偶像作品题字盖章。


赵孟頫《水村图》全卷


赵孟頫《人骑图》全卷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如果位置不够,加上一段也要写,而且是往大里写,越大越好!


乾隆爷的目标是:要什么留白,题上朕的字,盖上朕的章,全都是朕的!

《快雪时晴帖》上的乾隆题字“神乎技矣”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被赵孟頫称为“天下第一书法”。


流转到乾隆手中后,又激发了他盖章题词的兴致,本来真迹只有中间三行,结果他想起想起就题一段字,于是短帖就变成了超级长卷。


在卷首写上“神乎技矣”四个大字后,他还不过瘾,又在中间加盖一印章,并在印章上题上一个大大的“神”字。这让王羲之情何以堪啊!


凡是乾隆过手的名字画,无一例外的都被他盖上了自己的印戳。


好在《富春山居图》逃过一劫,因为这位大鉴赏家,看走了眼,觉得那是赝品。


而在真正的赝品《子明卷》上面不停的御题、御跋、御记、御识,一共多达五十五处,密密麻麻满布山巅树梢,把个画卷弄得“满目疮痍,体无完肤”。

后来实在无从下笔了,才恋恋不舍地题上“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说到底,文艺青年可以是李煜,可以是宋徽宗,但乾隆爷只能算是狂热的艺术发烧友了。


虽然在政治业绩上,徽宗可以说是及不上乾隆半分,但就艺术境界而言,乾隆实则相去甚远也。


当看到徽宗留在装裱上窄窄的纸时,我们会感受到他的那一份敬畏。


没有制度,权力就只能靠自己的品德来约束。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能真的就差在这半寸上。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 欣赏更多精彩作品

人生很贵,请别浪费

提起千斤重,放下二两轻

四守:守愚、守静、守时、守信

如果你无所依仗,请一定拼命坚强

季羡林: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得真实

王阳明: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世间太多假正经,惟有圣叹真性情

不做三件事,不交三种人

吃亏养德,忍耐养心

人民时代艺术院 

发现艺术之美

追溯艺术之魂

呈现艺术家的创造与灵性

分享艺术家的思想与学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