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险象环生!野生网红打卡地,究竟有多野?


继龙漕沟致7人遇难后

近日,多处“野生网红打卡点”

引发关注


“边境探险,隐秘的遗世矿洞”

“雾气重重,宛如走进现实版盗墓笔记”

“逃离炎热,探索地下世界的夏日不二之选”


有网友发现

浙江杭州建德的废弃矿洞

成了某社交平台热门打卡点之

“避暑胜地”



在平台上搜索一下

就能发现今年夏天有不少博主

在矿洞前拍照露营

更有人进洞探险

精美的照片和刺激的攻略

让矿洞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但是

没有经过开发的废弃矿洞

真的适合旅游吗?

矿洞所在地建德市钦堂乡谢田村的村委会工作人员透露:当地一共5个矿洞,此前都没人来探洞,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年夏天,来矿洞的人开始多了起来。洞是相通的,不仅岔路多像迷宫,而且山壁上的石块和山体有裂缝,随时可能有落石。考虑到存在安全隐患,前些天,当地采取了措施,用水泥和砖块将洞口进行了封闭。目前,当地5个矿洞的洞口已经全部封闭,无法再进入。



美丽的矿洞有哪些危险?


在博主眼里

拍照“出片率”高又可避暑的矿洞

到底有哪些危险?

迷路是洞穴探险者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据统计,世界上所发生的诸多洞穴探险失踪事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迷路而造成的。


洞穴中时常会有地下河或者湖泊,只闻其声不见流水也是常有的事儿,这一步还是坚硬的岩石,说不定下一步就是深不可测的水潭。


▲桐庐建德网红矿洞


洞穴往往是很多野兽的栖息地,人类到洞穴中进行探险是擅闯野兽领地的行为,很有可能遭受攻击。


洞穴内一般都没有手机通讯信号,一旦遇险很难发出求救信号,所以独自探险的危险性极高。


除了以上最显著的危险因素之外,探险中还可能面临洞穴坍塌、被狭缝卡住、饮用水缺乏等情况。

所以看到网上推荐

就盲目进入洞穴打卡避暑探险

十分危险!


野游为何屡禁不止?


近年来,野游屡禁不止

全国多地都在发生

因打卡野生“网红景点”

出事的情况

8月15日,辽宁省大连市的“网红赶海地”“金石滩西海渔港”因浮桥断裂,导致600多名游客被困,消防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疏散被困群众,所有游客均转移至安全地段,万幸无人员伤亡。


▲断裂的浮桥


为什么互联网平台上

“小众”“无人”“野地”“秘境”

这些字眼对于年轻人来说

越来越有吸引力?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现在有个非常明显的倾向,就是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不仅仅是休息,不仅仅是看看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的东西,他们更想要贴近大自然,所以对人为的、过度商业化的、高收费的旅游景点有一种本能的反感。


陆晓文分析道,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社会心理,所以互联网上一旦有人分享一些既不收费、景色又好、又没有人打扰的地方,游客们就会趋之若鹜。而那些户外矿洞探险、城市废墟游一类的内容推荐,则恰好迎合了年轻群体的游玩需求。


多平台设“免责声明”
真的能免责?


有网友表示

只写风景不写风险的

“网红打卡攻略”

不在少数

在多个平台的协议条款中,均明确标注免责声明,即需要用户自行判断内容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并承担相应风险。



在讨论平台义务时,多名专家或律师认为,“平台方针对‘网红景点’有义务进行主动的风险提示”,亦即平台对此类“未开发景点”相关内容有相应审核责任。


北京市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律师提醒,若旅游主管部门提醒禁止进入等提示时,旅游者为自身安全考虑,不得进入游玩;发布者在发布未经商业开发旅游景点时,请核实景点风险是否是禁止旅游或进入。若存在禁止旅游或进入提醒时,建议不得发布类似旅游视频。


外出游玩让人心情放松

但一定要以安全为前提


千万不要盲目探险

前往人迹罕至的地点

更不能挑战被警示有危险的地方

相关网络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

不能只写风景

不写风险


来源: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观察者网、湖南应急管理、微博@中国新闻网、@山海视频等

责编:陈晓嘉


视频推荐:
往期推荐:

爆火的车尾箱经济,点亮老广的每个温情夜



骑行火成社交三大件!“入坑”装备动辄上万



“葡萄中的爱马仕”,价格大跳水!



知名女星直播间卖假面膜?工作室回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