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食指大动”最乡愁 一煲一面一匠心





秋意渐浓

入夜最想入胃的莫过于

暖笠笠嘅好滋味


“唔该一碗细蓉”

广州的街角巷尾

总有一间云吞铺等着你

都说这就是广州人的乡愁



三五知己

打煲约起

羊肉煲“咕嘟咕嘟……”

承包人间烟火味~


图|i广州




第八批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48项饮食项目最多,有20种美食入选!烧卖、肠粉、盆菜、白切鸡、云吞面、竹升面、牛杂、广式甜品、老婆饼等项目成为“食在广州”的最佳注脚。






食指大动最乡愁

一煲一面是匠心



云吞面,滋味长

老广从细食到大的味道


一勺鲜汤,半寸韭黄

四粒云吞,九钱面线

这样一碗地道的云吞面

让很多人魂牵梦绕……


图|《舌尖上的中国2·秘境》


一碗上乘的云吞面,要有“三讲”

  • 一讲面,竹升打的银丝面;

  • 二讲云吞,三七开肥瘦的猪肉;

  • 三讲汤,由大地鱼和猪骨熬成的浓汤。


成本最大的

体现在汤底


广式云吞市级非遗传承人吴师傅介绍:“大地鱼有不同种类,不同产地,‘油地’是最贵最好的,因为它肉厚,油多。而云吞面的香味其实来自于大地鱼油的香味,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一条大地鱼熬出来的汤。”


这样还不算

一碗正宗的云吞面

除了面、汤、云吞

还有这些讲究

  • 韭黄必不可少,洗净、擦干折成一寸半放入碗中,此为“寸半韭黄”;


  • 同样在碗底埋伏的还有猪油,增香之余更能破除碱水味;


  • 云吞、瓷勺要全都隐藏在碗底,上面笼罩一层面,上来之后不见云吞只见面,才算是正宗。



图| Livin广州




竹升面,第一面

老广师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面是云吞面的灵魂

广式云吞面的独特

就在于一定要用竹升面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

竹升面为南派面食挣得一席之地

也因其独特的

制作方式、强烈的地域色彩

被视为西关文化的代表


师傅用竹竿压面 图|《舌尖上的中国》


竹升面早在民国时期流行于广州一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上一碗竹升面,曾是广州人大快朵颐的一种口福。


和一般的面条制作不同

这种“坐”出来的面

凝聚了老广师傅的智慧与汗水


开面、和面、坐升、车面、切面

都要人手制作

做出一碗上品面的时间

也许需要一辈子



李师傅介绍:“大家都能看到我们如何做面,但是你不一定能还原出来。”



低调,务实,有内涵

细品“广府第一面”的味道

我们也未曾忘掉

“咿呀咿呀”声中

广府人的态度和情怀




羊肉煲,包暖意

广州人的降温仪式感



粤式羊肉煲

交给师傅一手“煲”办

秋风起

暖胃暖心养生还惬意



这一煲肉“煲”罗

爆、炒、炆、煲、滚

粤菜烹饪技法

将羊肉及配料食材

加入秘制酱料精制成佳肴

  • 因加入鲫鱼、羊骨熬制的鲜汤,羊肉焾滑、鲜而不膻;


  • 再佐以秘制九味酱,羊肉入口咸鲜而甘香,富有层次感。



非遗传承人李师傅,在祖传粤式羊肉煲制作技艺基础上,继续钻研创新。



他研发的“秘制羊腩煲”“全羊宴”等极具粤式风味的佳肴先后荣获“中国名宴”“中国名菜”等称号。在这里,传承人不仅是传承人,还推动了羊肉煲以及羊肉制法,在粤菜文化中的发展与改良进程。



羊颈、羊腩、羊肉……

老广吃羊,连皮带肉,从头到脚

一煲打尽的

还有老广秋日冬日

最大的浪漫~



“食在广州”

可不是逛吃逛吃那么简单

谁能想到

可以不经意带走的烧腊、牛杂

都是非遗


图|SOHO广州




“食在广州”

也许就是逛吃逛吃那么简单

因为每个小街小巷

都会有“一招鲜”

让你食指大动


用味蕾细品广州

也许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名单

👇



编辑:薛颖娟、朱美蓉

来源:整合自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i广州、广州海珠发布、三联美食、《G4出动》、羊城晚报



视频推荐:
往期推荐:

14年前带母求学的他,现在怎么样了?



这些话,很暖心!



别人家的小区,半年挣了400万!你家小区挣钱吗?


那个“大眼睛”女孩,当了党的二十大代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