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又冷又湿,警惕这些疾病来袭!省名中医支招
近日,广州受“倒春寒”影响
阴雨连绵
气温持续低迷,湿冷感明显
乍暖还寒
要警惕心血管疾病来袭!
还要做好“春捂”
忽冷忽热天气
心血管疾病易高发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医师王清海提醒,剧烈温差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公众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关注心血管健康,采取相应措施提前防范。
“最近,我接诊了好多胸痛患者,最年轻的患者有30多岁,年龄较大的患者有90多岁,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是冠心病引起的胸痛或是急性心肌梗死。”王清海说。
王清海表示,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导致冠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患者心肌梗死时,应立刻恢复冠脉血供,使缺血、缺氧的心肌细胞尽快恢复,避免造成不可逆转的身体损害。”
在忽冷忽热的天气中
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如何科学防护?
“中医认为,寒主收引,寒冷可引起经脉挛缩、血管收缩。”王清海说,防范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作,保暖是第一位的。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近期要做好保暖工作,即使接下来的天气有变暖的趋势,这类人群也不要着急脱下厚衣服。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伤人的阳气。“心为阳中之太阳,若为阴湿之邪阻遏,则气机闭塞,心脉不通,故引发或加重胸痛。”王清海表示,遇到潮湿多雨的天气,尤其是回南天,大家一定要把家中的门窗关好,打开抽湿系统,确保室内的空气干燥。
王清海建议,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在家中常备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急救药物,突发意外的时候,可先服用药物以缓解胸痛。如果出现反复胸痛,自行服药仍不能明显缓解胸痛,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
春天到底为啥要“捂”?
该怎么“捂”?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
从气温角度讲,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厚衣服,可能会使身体受寒、诱发疾病。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赵玮璇表示,在广东地区,清明节前都比较容易出现“倒春寒”,或出现比较极端的降温天气,所以我们在清明前需要更加注意保暖。
那么春捂应该怎么“捂”?
✍春捂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春捂要捂好这三处:
01
颈项部
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建议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腹部
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膝足部
都说“寒从脚下生”,不要轻易露腿和脚踝所。
✍医生提醒,春捂应该捂到自身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不觉咽干舌燥为宜。除了衣着方面,饮食上的“春捂”也有讲究,要注意辛温少凉。
赵玮璇表示,冷饮对脾胃阳气的损害较大,此时节不适合喝冷饮,此外,需要多吃一下有助于生发阳气的蔬菜,比如韭菜,荞头等。
转发提醒身边人
远离病痛
来源:G4出动(实习记者 祝长友)、南方+客户端
责编:朱美蓉
视频推荐
开工第一天,龙年第一会!广东,开跑!
最新!广州拟将开四停四改为高峰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