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家军魂:这些彪炳史册的共和国“客家籍”将领!

2017-09-19 客家圈

客家圈 公众号:kejiaquan——关注您所关

【推荐阅读】

【客家话的[zhī bié]】

狗嫲蛇的传说

罕见的叶剑英元帅原声讲话录音,浓浓的客家音!

随记者的镜头,在亿万富豪田家炳的家,看到的画面却令人潸然泪下.......

梅州出了一个牛人,央视刚刚为他录制节目,客家细妹欣然嫁给他!

美丽广东︱丰顺VS大埔——谁美?

越南美女翻唱中国经典,一个外国人却把中文歌唱的如此动听

客家俗语:狗血泼

探秘梅州千佛塔的尼姑们......


在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中, 只有中央红军行军二万五千里,行程最长,遇到的敌人最多、最为强大。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军事史的奇迹。而这支伟大的军队主要由占总数70%以上的客家人组成。主要是闽西赣南苏区客家人。


在10位新中国开国元帅中,就有2名客家人——朱德、叶剑英,客家人占五分之一。还有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历任南昌起义总指挥,广州起义总指挥,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


福建省有新中国开国将军83名,其中客家将军有63名,客家人占了四分之三。在福建的3名开国上将中,就有2名客家人——杨成武、刘亚楼。 


江西省有新中国开国将军325名,其中客家将军有132名,客家人占了五分之二。有赖传珠,肖华,陈奇涵等开国上将


广东省有新中国开国将领12名,其中8名是客家将军。4名中将全是客家人。广东唯一的开国元帅是梅州客家人叶剑英。 


在人们的印象中,梅州是一个崇文重教文人辈出的地方。而今日向市民开放的梅州将军纪念馆,将第一次向世人集中展示自辛亥革命以来,545名梅州籍将军的风采。 据史料记载,自辛亥革命以来,梅州出了叶剑英元帅外,还涌现了545名将军,其中上将13人、中将116人、少将416人。如北伐名将、广东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张文中将;国民革命军东征名将张民达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邓逸凡、中将肖向荣、中将曾国华等将军均是梅州籍将军中的优秀代表。


为弘扬将军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梅州市委、市政府在建设文化梅州的进程中,将收集梅州籍将军文史资料和建设梅州将军纪念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过近两年努力,使梅州将军纪念馆展现在世人面前。 


梅州将军纪念馆馆址地处梅州客家公园内,是一幢2层客家古民居。展览分为革命先驱、长征英杰、抗日名将、开国功臣、当代骄子、将军谱等6个单元,展馆以史带人,以人记事,介绍了梅州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投身军旅、励精图治、建立功勋的事迹,彰显了梅州将军的动人风采。 


其中梅县161人(上将7人,中将28人,少将126人);兴宁109人(中将27人,少将82人);大埔91人(上将1人,中将21人,少将69人); 五华74人(上将2人,中将12人,少将60人); 平远39人(上将1人,中将6人,少将32人);蕉岭33人(上将1人,中将11人,少将21人);梅江27人(上将1人,中将10人,少将16人); 丰顺11人(中将1人,少将10人)。


革命先驱:
邓仲元上将 、张民达上将 、姚雨平上将 、张醁村中将 、谢良牧少将 、张文中将、长征英杰、邓逸凡将军 、肖向荣中将 、曾国华中将 、杨永松少将 、杨辉图少将、抗日名将、罗卓英上将 、黄琪翔上将 、吴奇伟中将 、姚中英中将 、黄梅兴中将 、罗策群少将 、姚子青少将 、谢晋元少将 、李友梅少将


开国功臣:

叶松盛少将 、杨英耀少将 、黄锦容少将 、曾鉴修少将


当代骄子:

王国湘少将 、邓淼泉少将 、古国檀少将 、建中少将 、叶选宁少将 、林才文少将 、张榛盛少将 、陈添林少将 、林绍新少将 、罗来胜少将 、胡军少将 、柳河生少将 、姚史燃少将 、谢达忠少将

梅江区(全区共有将军23人,其中上将1人,中将9人,少将13人。)
刘伯南 、李安生 、李秉衡 、李树棠 、余志辉 、张建 、张天野 、张简荪 、杨幼敏 、钟鸣辉 、侯声 、侯志明 、侯志磬 、侯又生 、黄开华 、黄惠荪 、黄百韬 、黄思基 、黄元昌 、曾举直 、熊志一 、叶松盛少将 、张榛盛少将

兴宁市(全市共有将军92人,其中中将22人,少将70人。)
张醁村中将 、邓逸凡将军 、罗策群少将 、王国湘少将 、林绍新少将 、柳河生少将 
潘标 、王杰 、廖毓清 、王振汉 、廖颂尧 、廖中天 、廖鸣欧 、伍汉屏 、廖淦 、廖慷 、刘灏 、谭忠 、刘洪若 、刘飞军 、刘绍武 、刘既漂 、曾问吾 、刘铸军 、曾适存 、刘冠亚 、彭展寰 、黄文思 、刘定藩 、刘圃耘 、饶崇诗 、刘柏贤 、饶景华 、刘倬环 、钟翊群 、钟之辉 、李振 、钟彬 、李明 、李振球 、李怀苍 、李洁之 、罗阳模 、罗悼汉 、李新俊 、罗梓材 、李则芬 、罗翼群 、李安定 、罗炽杨 、李康秀 、初耀 、李伴奎 、幸振芳 、李益群 、肖冀勉 、幸中幸 、陈隐冀 、肖君勉 、吴达连 、吴应环 、陈茹玄 、何宝松 、陈挹寰 、陈杰夫 、何天祥 、陈世光 、何孟淳 、陈森莲 、陈郁萍 、何廼英 、陈伟霖 、何扬番 、陈绍鹏 、陈寄云 、何沧浪 、何廼黃 、何学植 、张琛 、张威 、陈宇飞 、陈道行 、陈仲宾 、张浩东 、陈名勋 、陈公天 、张伟民 、陈定 、张一中 
陈师 、张立群 、陈侃

梅县(全县共有将军142人,其中上将5人,中将27人,少将110人。)
邓仲元上将 、张民达上将 、谢良牧少将 、张文中将 、肖向荣中将 、黄琪翔上将 、古国檀少将 、叶选宁少将 、罗来胜少将 、谢达忠少将 、王岳 、王皓明 、邓伟棠 、邓仕富 、邓道成 、古有成 、卢冠伍 、叶无法 、叶剑光 、叶公武 、叶雨东 、叶植楠 、叶简修 、叶干武 、丘易色 、丘学训 、刘璟 、刘国用 、刘伯英 、刘志陆 、刘伟民 、刘兼善 、池中宽 、庄伟刚 、庄清源 、巫剑雄 、李荟 、李青 、李扩 、李克军 、李岗 、李国堂 、李晋天 、李鼎曾 、李国干 、李铁军 、李维源 、李剑强 、李增良 、李学炎 、李如杰 、李汉冲 、肖文 、肖冲汉 、肖毓麟 、肖一它 、肖宽岳 、肖玺明 、吴今 、吴杏宜 、吴杏宜 、何恺诒 、余慕陶 、邹炎 、邹宣祥 、邹志奋 、张恩观 、张伟民 、张志岳 、张炎元 、张翘柳 、张光前 、张凤亭 、陈节 、陈彬 、陈淦 、陈海华 、陈海华 、陈丹青 、陈毓汉 、陈鞠旅 、陈复兴 、杨冠雄 、林伯民 、林一堃、 林良彝 、林激真 、林振雄 、罗来胜 、罗又伦 、罗炽扬 、周其镳 、周辉甫 、赵一肩 、赵维钦 、何远芬 、钟盛麟 、饶远苍 、饶钦廉 、侯梅 、徐光华 、徐秋宾 、郭润华 、郭焕章 、郭乾辉 、郭翘然 、凌德民 、黄承典 、黄维恕 、黄纪福 、黄慕松 、黄震球 、黄和春 、黄心维 、黄士弘 、黄开荣 、黄任寰 、曹维汉 、梁一飞 、梁干乔 、梁若节 、梁世骥 、梁顺德 、梁特锋 、梁国材 、曾其清 、曾正我 、曾涤民 、温靖 、温鸣剑 、温克威 、温世程 、温泰华 、谢镇南 、谢力公 、谢灏龄 、谢鲁倩 、蓝守清 、赖慧鹏 、蔡复生 、熊略 、潘奋南

平远县(全县共有将军33人,其中上将1人,中将5人,少将27人。)

姚雨平上将 、姚中英中将 、黄梅兴中将 、姚子青少将 、姚史燃少将

陈成龙 、陈志坚 、黄明 、黄思宗 、黄雪春 、林锋 、林伟宏 、林震 、凌发泉 、刘茂文 、刘时亮 、刘时荣 、刘雄章 、丘定侯 、丘河清 、王瑞献 、王尚武 、温蒲香 、谢义 、严若寰 、严应鱼 、杨杰兴 、杨政民 、张达权 、张大华 、张伟汉 、凌坤泉 、林秉良


蕉岭县(全县共有将军29人,其中上将1人,中将9人,少将19人。)

谢晋元少将 、曾鉴修少将

黄涛 、陈孝强 、黄延桢 、林柏森 、林君勣 、林为周 、林荫根 、林岳生 、丘成清 、丘琮 、丘清英 、涂澄清 、涂宽 、涂思宗 、肖公剑 、谢懋权 、徐燕谋 、曾繁凯 、曾匪石 、曾坚忍 、曾潜英 、曾颖 、曾粤汉 、曾则生 、张其中 、钟乃彤 、钟永桢


大埔县(全县共有将军81人,其中上将1人,中将16人,少将64人。)

杨永松少将 、杨辉图少将 、罗卓英上将 、吴奇伟中将 、杨英耀少将 、曹铁城 、陈克宁 、陈启育 、陈贤 、邓潜进 、范德烈 、范汉杰 、范剑江 、范其务 、范作人 、房伯群 、郭寿华 、郭思演 、郭燮和 、郭学云 、何寿田 、何天杰 、何侠 、何祖绍 、黄寄农 、黄觉 、黄瑞文 、黄世途 、黄天蟾 、黄为材 、黄尧杰 、黄友训 、黄柱生 、赖玉润 、蓝萼洲 、蓝锦生 、蓝寿麟 、蓝文博 、蓝锡芳 、蓝啸声 、蓝迅云 、蓝逊 、李东星 、李加勉 、廖武郎 、林自余 、刘国翔 、刘蕉元 元、刘炜 、刘旭辉 、罗柏麓 、罗博平 、罗楚材 、罗启贤 、罗尚忠 、罗涛 、罗为雄 、罗玉良 、丘文 、丘誉 、丘肇周 、饶怡生 、温剑刚 、温克刚 、吴沧桑 、吴稼秋 、吴克英 、肖冠英 、肖觉民 、肖懋之 、杨德昭 、杨建平 、余乃文 、曾广鑫 、张达中 、张平 、张文鸿

、张志濂 、赵公武 、赵振戈 、钟健飞


丰顺县(全县共有将军10人,其中中将1人,少将9人。)

黄锦容少将 、林才文少将 、胡军少将

陈勉吾 、丁培纶 、谭家润 、吴亮初 、吴署青 、吴逸志 、张克和


五华县(全县共有将军62人,其中上将1人,中将9人,少将52人。)

曾国华中将 、李友梅少将 、邓淼泉少将 、古建中少将 、陈添林少将

蔡春元 、邓洪 、甘志良 、古鼎华 、古焕谟 、古建中 、古欣铭 、古肇英 、黄志良 、李大超 、李国俊 、李宏达 、李惠堂 、李天香 、李兴民 、李振中 、廖骐 、廖淑伦 、缪培坤 、缪培南 、缪任梁 、缪哲良 、汤毅生 、魏崇良 、魏大杰 、魏国谟 、魏汉华 、魏汉乔 、魏济中 、魏鉴贤 、魏汝谋 、魏中天 、温轰 、徐志端 、曾伯瑶 、曾超球 、曾国怀 、曾杰 、曾磊 、曾天节 、曾友仁 、张辅邦 、张国良 、张俊珠 、张斯任 、张我权 、张应增 、张宗良 、郑明新 、郑燕飞 、钟定天 、钟奇 、钟世谦 、钟兴 、钟毓灵 、邹洪 、邹震岳







广西客家籍将军以李天佑上将为首。


中国国民党元老叶楚伧先生说:“一部中国近代史是客家人民革命史。朱毛红军的苏维埃革命运动,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过去讲革命史、党史,对客家人的作用没有着重阐述,应是一大缺陷。”


中国共产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朱毛红军暨赣闽苏区人民以卓尔不群的客家英雄性格,在中国革命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成武 闽西长汀县客家人 1955年授开国上将 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刘亚楼 闽西武平县客家人 1955年授开国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员 解放军空军之父

张廷发 三明客家人 三明客属总会成员 1977年4月,张廷发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空军党委第一书记,随后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

曾国华 梅州五华客家人 1955年授开国中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 1959年4月,曾国华升任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1969年4月,曾国华当选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并升任空军副司令员,分管空军作战训练工作。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前朝客家籍将领。就选几个在内战和抗战中对国家命运对前朝命运有重要影响且比较出名的前朝客家将领吧 主要有 大军阀抗日名将张发奎 迫使红军长征的抗日名将薛岳和罗卓英 辽沈战役中守卫锦州的国军将领范汉杰 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的重要将领黄百韬 喋血上海滩的客家三烈士谢晋元 姚子青 黄梅兴等等


张发奎(1896—1980),男,字向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省隘子镇彩岭村客家人,国军陆军二级上将。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集团军总司令、兵团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方面军司令官等职,率部参加过淞沪、武汉、昆仑关等战役。抗战胜利后,任广州行营(后改行辕)主任,1947年改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9年3月任陆军总司令,7月辞职,去香港定居。生前曾是香港客家崇正会领导之一。


薛岳,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抗日名将,时有抗日“战神”之称,四次长沙会战,消灭日军十万以上,仅万家岭大捷就消灭日军上万。国军陆军一级上将。曾参与围剿红军,任追剿军总指挥,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曾是孙中山警卫团一营营长,当时叶挺是二营长,叶剑英时任警卫团海军陆战队营长。陈炯明叛变时,正是警卫团的客家弟兄救了孙。薛岳将军回忆说孙总理会说客家话,警卫团成员大部分是客家人,总理能用客家话与他们亲切交谈,而且在跟随总理时听孙总理多次强调自己是来自东江的客家人。详情请见薛岳将军回忆录


罗卓英,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客家人,早年参加东征与北伐等役,由下级军官升至国军第11师师长历任有国军五大主力之称的第5军军长,第18军军长,并积极参与江西剿共。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上海、南京、武汉诸役。任第19集团军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国家民族处于此危难的时刻,罗卓英率领千万健儿与日寇血战沙场,谱写了人生最光荣的一页。 1942年任远征军司令长官,入缅作战。后转往印度,主持兰伽远征军训练。1943年转任军令部次长,兼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先后参加了上海抗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平满纳会战等重大战役,历任第十六军团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太平洋战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国民党最高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次长、青年军总监、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大会代表。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底被任命为广东省政府主席。1946年晋升为陆军上将。1947年8月赴沈阳,任东北行辕副主任(主任陈诚)。1948年2月,随陈诚离职南下,任东南军政副长官,协助陈诚经营台湾,改编整训败逃的国民党军队。不久,长官公署撤销,改任台湾政权“总统府”战略顾问、国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职。1961年11月6日,因患糖尿病逝于台北。


黄琪翔(1898年9月2日-1970年12月10日),字御行,广东梅县人。黄琪翔是中国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党人和领导人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北伐、抗战时名将。1931年起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之领导。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等职,获授青天白日勋章。

范汉杰(1896.10.29—1976.01.16),名其迭,字汉杰,别字韶宾,汉族,广东梅州大埔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九一八事变”后,任十九路军参谋长、第三路军总部军长兼副总指挥。1933 年,李济深与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在福建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他任参谋长,随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教育处长,后转任国民党军委会中将高级参谋。抗日战争时期,任二十七军军长,率部在山西太行抗击日军达4年之久。1941 年冬调升为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后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国防部参谋次长、国防部陆军副司令兼郑州指挥部主任、第一兵团司令、冀热察边区总司令兼热河省主席、国民党军装甲兵团司令、东北“剿总”副司令等职。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于锦州。1960年获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馆专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76年逝世,终年82岁。 

黄百韬,国军陆军上将,淮海战役第七兵团司令官。祖籍广东梅县,汉族客家人。河北工专中学部毕业后,投北洋军阀李纯部从军,1920年10月,在江苏省防部队任职。后投靠张宗昌,历任营长、团附、参谋、团长、旅长等职。1928年随张宗昌部第六军军长徐源泉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八师参谋长,同年12月任第四十八师第二八四团团副。1929年任团长。1930年任第一四二旅副旅长。1931年5月任第四十一师第一二三旅旅长。1932年2月任第一四四旅旅长。1935年6月升任第四十一师师长。旋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学习。1936年1月30日任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长、冀察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军事委员会高参、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等职。1943年4月26日任中将,同年10月5日调任第二十五军军长。日本投降后,任整编第二十五师师长,在苏北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1947年任第一兵团第四纵队司令,率部进攻山东解放区。1948年8月任第七兵团司令官,率部参加淮海战役。11月11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于碾庄地区,22日全军覆灭,本人自杀身亡。1949年1月被追赠为陆军上将。


国军一向以嫡系为主力,中坚,象五大主力,74军,18军,第五军,新一军,新六军,很少有人知道


解密 黄百韬淮海兵败自杀后墓地在何方


被中央军轻视的杂牌军也冒出了王牌将星,他就是——黄百韬。他率领整编的25师是中原战场主力,作用巨大,参加的重要战役和取得的胜利有:1、苏北系列攻坚战,2、孟良崮增援战,3、南麻临月句增援战,4、胶东扫荡战,5、大别山战斗,6、盐南战役,7、豫东战役。其战功及作用仅次于五军和18军。


一.率领八百壮士(实为四百对外号称八百)死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以几百人拖住日军数万。谢晋元坚守四行仓库的消息传开,上海人民无不敬佩感泣,把他们誉为“八百壮士”。每天从早到晚,数以万计的各界群众,不顾北岸日军的流弹四射,纷纷聚集在苏州河南岸,表示对四行仓库孤军的尊敬和关心。


二.率领五百壮士喋血宝山城全体殉国的姚子青,连凶暴的日本人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后人作诗歌颂姚营壮烈: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三.中国抗日战场第一个阵亡的高级将领黄梅兴




革命先驱:

邓仲元上将 、张民达上将 、姚雨平上将 、张醁村中将 、谢良牧少将 、张文中将


抗日名将

罗卓英上将 、黄琪翔上将 、吴奇伟中将 、姚中英中将 、黄梅兴中将 、罗策群少将 、姚子青少将 、谢晋元少将 、李友梅少将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兴中会的32名会员中,有31人是客家人或客家人后裔。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同盟会领导核心中,客家人占了约一半。
例如,外务部长廖仲恺、会计部长谢良牧、司法部长何天瀚、评议部议员胡汉民、粱惠光,都是客家人。在112位广东籍同盟会会员中,就有客家人73人,占了约三分之二。 


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客家人占了三分之一。 


在北伐战争中,由客家人叶挺为主帅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时称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的一部为北伐先遣队。叶挺独立团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它是北伐军中政治素质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该团从团长到士兵,85%为客家人。 


日本著名学者山口县造在《客家与中国革命》一书中,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客家人的革命精神。他说:“客家是中国最优秀的民系,他们原有一种自信与自傲之气质,使其能自北方胡骑之下,迁到南方,因此,他们的爱国心,比任何一族为强,是永远不会被人征服的。”“翻开数百年之中国历史,没有一次政治变动,是与客家人无关的。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当推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几乎全部参加革命的将领,都是客家人。其次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除了其本人乃为客家的后裔以外,其他主要助手亦有许多是客家人。可以说,客家的精神,是中国的革命精神。”“没有客家,便没有中国革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长徐辉琪研究员所撰论文《客家与辛亥革命》中提出:“在辛亥革命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都有客家志士的身影。”“从宏观角度考察,作为一个群体,辛亥革命既是对客家精神的检阅,也是客家精神一次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事实上,在团结互助、任劳任怨、不怕挫折、勇于进取和不图个人名誉地位,以及使用客家语言仅赖以增强和维系友情却不拉帮结派等方面,客家志士的表现是十分突出的。客家志士献身革命,根本上是为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赣南客家籍将军(上将3位,中将10位,少将119位)上将(3位):   
肖 华 兴国县人,总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第一政委。   
陈奇涵 兴国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赖传珠 赣县人, 北京军区政委,沈阳军区第二政委。

中将(10位):   
邝任农,寻乌县人,空军副司令员兼民航总局局长。   
朱 明, 兴国县人,总政治部组织部第一副部长,通信兵政委。  
刘浩天,宁都县人,军事科学院院长,海军东海舰队政委、司令员。   
邱会作,兴国县人,总后勤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  
黄志勇,崇义县人,工程兵、装甲兵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康志强,兴国县人,海军北海舰队政委,海军副政委。   
温玉成,兴国县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曾思玉,信丰县人,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司令员。  
谢有法,兴国县人,解放军政治学院政委。   
廖容标,赣县人, 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少将(119位):   

丁 盛, 于都县人,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   

丁荣昌,于都县人,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参谋长。   

马泽迎,兴国县人,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   

王 屏, 兴国县人,装甲兵副政委。   

毛会义,兴国县人,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参谋长。   

方 槐, 于都县人,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邓经纬,兴国县人,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   

叶运高,兴国县人,总参谋部通信兵部政委。   

叶荫庭,于都县人,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   

卢文新,宁都县人,湖南省军区副政委、政委。   

吕黎平,兴国县人,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朱耀华,瑞金市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伍生荣,石城县人,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   

刘 涌, 兴国县人,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刘大煜,赣县人, 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副主任。   

刘友光,于都县人,第二炮兵副政委。   

刘玉堂,兴国县人,武汉军区后勤部部长。   

刘世洪,兴国县人,湖南省军区政委。   

刘锦平,瑞金市人,广州军区空军政委。   

刘耀宗,兴国县人,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陈远波,兴国县人,总后勤部干部部部长、政委。   

江拥辉,瑞金市人,沈阳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   

江学彬,兴国县人,海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海军航空兵政委。   

兴 中, 崇义县人,海军第二航空学校校长。   

许 ), 宁都县人,第63军副军长、第67军副军长。   

孙文采,瑞金市人,辽宁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严庆堤,瑞金市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   

巫金锋,南康市人,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   

李士才,兴国县人,广州军区工程兵政委,广西军区第二政委。   

李长暐,信丰县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   

李呈瑞,兴国县人,海军航空兵政委。   

李佐玉,兴国县人,山西省军区副政委。   

李良汉,兴国县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工程兵副政委。   

李致远,于都县人,河北省军区副政委。   

杨 力, 瑞金市人,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司令员。   

杨 卓, 兴国县人,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第一政委。   

杨汉林,兴国县人,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杨思禄,于都县人,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杨俊生,瑞金市人,第二炮兵司令员,旅大警备区第一政委。   

吴保山,赣县人, 总参谋部三部政委,福州军区副政委。   

何家产,上犹县人,新疆军副参谋长、参谋长,福州军区参谋长。   

邱先通,兴国县人,辽宁省军区副政委。   

邱会魁,兴国县人,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   

余光茂,崇义县人,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邹 衍, 兴国县人,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   

张 雄, 瑞金市人,海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   

张光华,宁都县人,解放军步兵学校干部部部长。   

张英辉,兴国县人,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   

张耀祠,于都县人,总参谋部警卫局副局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   

陈 力, 宁都县人,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主任,铁道兵学院副院长。   

陈 熙, 兴国县人,空军学院第一副院长,空军学院政委。   

宋玉琳,会昌县人,北京军区副参谋长。   

陈士法,会昌县人,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   

陈坊仁,兴国县人,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山东省军区司令员。  
陈美福,兴国县人,沈阳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后勤部副部长。   

欧阳平,兴国县人,成都军区副政委,济南军区副政委。   

罗有荣,宁都县人,武警部队湖北总队第二政委。   

罗亦经,赣县人, 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河南省军区副政委。   

周 彬, 兴国县人,空军卫生部政委。   

郑三生,石城县人,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郑旭煜,瑞金市人,河北省军区副政委。   

钟 辉, 瑞金市人,炮兵副司令员、副政委。   

钟人仿,兴国县人,装甲兵参谋长、副司令员。   

钟元辉,上犹县人,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   

钟文法,兴国县人,武汉军区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副政委。   

钟生溢,兴国县人,河南省军区副政委,湖北省军区副政委。   

钟发生,瑞金市人,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钟发宗,兴国县人,安徽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浙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钟贤文,于都县人,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钟国楚,兴国县人,安徽省军区第二政委,江苏省军区第二政委。   

钟炳昌,兴国县人,第66军政委。   

钟辉琨,宁都县人,华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   

段德彰,于都县人,东海舰队第二政委,南海舰队政委。   

袁 渊, 南康市人,第2高级步兵学校代校长,政治学院教育长。   

徐光华,赣县人, 总参谋部三部六局政委,河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黄 萍, 大余县人,解放军通信兵学院院长,总参通信部副主任。   

黄文明,兴国县人,解放军工程兵副政委,通信兵政委。   

黄玉昆,兴国县人,总政治部副主任。   

黄有凤,兴国县人,总参谋部机要局局长。   

黄作珍,宁都县人,北京卫戍区政委。   

黄径琛,宁都县人,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黄经耀,于都县人,宁夏军区司令员。   

黄思沛,宁都县人,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   

黄振棠,上犹县人,第6军17师政委。   

黄朝天,兴国县人,辽宁省军区副政委,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曹丹辉,南康市人,高级军事学院通信兵教研室主任。   

曹光琳,南康市人,高级步兵学校副政委、政委。   

曹传赞,南康市人,解放军军事体育学院政委。   

曹德连,南康市人,沈阳军区后勤部政委,吉林省军区政委。   

龚兴贵,兴国县人,第二炮兵第51基地政委。   

康 林, 于都县人,第28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梁玉振,宁都县人,总参谋部警备部后勤部部长。   

梁达三,瑞金市人,华北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   

彭寿生,信丰县人,第66军副军长,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童国贵,信丰县人,山东省军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司令员。   

温先星,石城县人,四川省军区副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   

游好扬,赣县人, 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曾 征, 寻乌县人,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兼西宁警备区司令员。   

曾 美, 兴国县人, 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河北省军区政委。   

曾凡有,宁都县人,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基地政委。   

曾庆良,于都县人,总参谋部军事科学研究室主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主任。   

曾克林,兴国县人,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   

曾昭墟,兴国县人,第20军副军长、副军长兼参谋长。   

曾保堂,信丰县人,山西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曾新泮,兴国县人,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曾雍雅,于都县人,西藏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谢 良, 兴国县人,炮兵学院政委,炮兵副政委。   

谢 明, 于都县人,军政大学副政委,政治学院副政委。   

谢正浩,于都县人,东海舰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   

谢立全,兴国县人,海军军事学院第一副院长,海军学院院长。   

谢国仪,兴国县人,北京军区司令部动员处处长,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谢振华,崇义县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政委。   

谢家祥,瑞金市人,第54军政委,成都军区副政委。   

谢镗忠,赣县人, 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武汉军区政治部主任。   

赖达元,石城县人,解放军雷达兵政委。   

雷永通,兴国县人,海军军事学院副政委,海军学院政委。   

廖昌金,上犹县人,江苏省军区副参谋长。   

廖冠贤,宁都县人,南京军区空军政委,武汉军区空军政委。   

魏洪亮,兴国县人,中南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


新中国闽西客家开国将军共63名。其中上将2名,中将5名,少将56名。

其中上杭县25名(畲族2名未记在内),长汀县13名,永定县14名,武平县5名,宁化县3名,连城县3名。
纯客家县除清流县外,全部都有。
这6个客家县人口247万(2004年),仅占全省人口的7.3%(3367万,2004年),涌现出来的客家将军却占了全省的75.9%(1955-1965年授衔的),可谓高度集中。
上将2名:
刘亚楼(武平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 解放军空军之父
杨成武(长汀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中将5名: 
刘忠(上杭县)、张南生(连城县)、罗舜初(上杭县)、袁子钦(上杭县)、傅连暲(长汀县)
少将56名:
王直(上杭县)、卢仁灿(永定县)、刘永生(上杭县)、刘禄长(上杭县)、吴岱(长汀县)、何廷(长汀县)、张云龙(永定县)、张元培(永定县)、张廷发(沙县)、陈茂辉(上杭县)、涂通今(长汀县)、黄鹄显(上杭县)、熊奎(永定县)、王贵德(上杭县)、孔瑞云(上杭县)、刘彬(上杭县)、苏启胜(永定县)、李平(上杭县)、林伟(武平县)、林接标(长汀县)、罗斌(武平县)、涂则生(长汀县)、黄炜华(上杭县)、彭胜标(长汀县)、熊兆仁(永定县)、王胜(上杭县)、王奇才(上杭县)、王香雄(上杭县)、王集成(上杭县)、邱子明(上杭县)、邱相田(上杭县)、杨尚儒(连城县)、陈海涵(上杭县)、范阳春(永定县)、罗洪标(长汀县)、阙中一(永定县)、王全珍(永定县)、叶青山(长汀县)、张新华(宁化县)、张雍耿(宁化县)、陈忠梅(永定县)、翁祥初(上杭县)、丁甘如(上杭县)、王平水(永定县)、孔俊彪(宁化县)、卢克(永定县)、刘昌(长汀县)、刘振球(上杭县)、张力雄(上杭县)、张日清(长汀县)、张水发(连城县)、张宜步(永定县)、邱国光(上杭县)、钟池(长汀县)、赖光勋(永定县)、蓝文兆(武平县)、廖步云(武平县)


图文视频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载APP注册并分享朋友圈送18彩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