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借由第九届华宇青年奖的契机,华宇青年奖组委会和艺术家共同发起此次「写作计划」,邀请二十余位写作者和策展人,以评述或与谈的方式,对艺术家进行个案研究。我们希望,经由这些文字,能或简或深地了解这些年轻艺术创作者的来踪和去脉。
点击查阅第九届华宇青年奖入围艺术家名单
点击查阅策展人文章
屈从于历史的身份交叉
——张纹瑄的叙事学
张纹瑄成长于一个缺乏文化事件的台湾小镇,家里人也没有从事过文化或教育相关的职业,对于她而言,后殖民并不是一套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一系列具身性的集体记忆和个人经验,与之相应的文学性文本,则是一种入门成本较低而兼具复杂性的艺术语言:“我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初中生;我第一次走进美术馆和坐进一个剧院里,是读大学的时候;我第一次出国,是研究生时参与的交换项目。”「注1」从观众认知的角度来说,图像可能是更友好的,因为阅读图像不需要高度专注和特定的知识背景,但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通过研究或写作建构并连接多重世界,门槛却要比视觉艺术低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更加“平等且平价”。这也解释了张纹瑄对拉美文学的兴趣以及她投入到《谋杀玛琳切》(2017)的多重猜想之中的动因。玛琳切是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在到达美洲新世界时俘获的纳瓦族情人,她不仅是墨西哥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叛徒”“翻译”和“女性”,也体现了主流历史中的各种具有压迫性的女性元叙事,比如说情妇/妓女,女英雄/女叛徒等。值得注意的是,1519年科尔特斯到达的墨西哥,并非当今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建构,往往需要利用那些对历史产生过推动作用的女性及她们的故事,并加以重新编撰。玛琳切因而成为国家神话的一部分,而她的能动性和真实意图,却是不值得被记录且不可见的。张纹瑄另一系列作品,即《自传大系》(2016-2019)、《某人传》(2016-2019)和《の日记》(2017)当中的历史人物谢雪红,受多种意识形态脚本的支配,而并被赋予了迥异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注释和身份。在这两个互相关联的案例当中,张纹瑄将不同个体对历史的解读,与档案学和博物馆学对主流或官方历史构建的共谋整合起来,从而批判性地辨析和解构后者确立的等级和权威。
张纹瑄,《谋杀玛琳切》,2017,档案装置、工作坊,视场地而定
张纹瑄,《自传大系》,2016-2019,档案装置、工作坊,视场地而定
张纹瑄,《某人传》,2016-2019,档案装置、语音导览,视场地而定
张纹瑄,《の日记》,2017,小说、文件 ,视场地而定
在不断发展和普及的技术媒介似乎替代了充满争议的现代性,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普世指标的时候,张纹瑄似乎走在了一条反向的道路上。她结合历史和虚构、文学和表演的综合实践,将民族、性别、阶层等网格形成的身份交叉及其困境,进行了细腻的逼问和令人无法逃避的推演。在她最近更加野心勃勃的表演性演讲《鱼尾狮是何时绝种的?——21世纪成功叙事学》(2019-2020)的筹备过程当中,张纹瑄邀请了资深的剧场演员担任表演指导,对自己的形象、演讲风格和发声方式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为了将风靡亚洲畅销书榜的企业营销哲学与个人成功学,与“亚洲四小龙”民主建构和经济腾飞的“成功”模式和轨迹结合起来,张纹瑄以事件营销的方式,在网络上购买并投放广告,并将演讲在youtube上进行现场直播。除了表演性演讲常用的数据、表格、思维导图等代表客观性的辅助演示之外,演讲台上的张纹瑄在培训师的职业女性形象和个人身份间频繁切换,语调、神色和姿态往往判若两人。这可能与张纹瑄早期的另一件作品《我们是否上身过量》(2015)中,她以叔父作为乩童的经验为原型,所发起的一起针对南势庄故事和家族历史的质询有关。通过将企业培训的身体规训与乩童通灵的身体经验相结合,张纹瑄为这件辛辣的,极具政治隐喻的作品,赋予了强烈的反身性和表演性。
张纹瑄,《鱼尾狮是如何绝种的?——21世纪成功叙事学》,2019-2020,录像装置、文件、讲述表演,视场地而定
以这种反身性重新走入张纹瑄用伪文献、文本、物品和身体构建的作品情景,我们可能更容易理解艺术家口中的“历史性”:“面对历史,物品显得问题重重。人们倾向于以真伪或是否接近原作衡量一件物品的价值。我们期望这些物品来自特定的时空,被某些重要人物加持,否则它们就毫无价值。简而言之,与历史相关的物品必须是一件证物。然而,如果其与人相关,情况就变得辣手了。尽管第一手来源和见证是极其重要的,但这如果成为谁能发声和意义流通的控制标准,就会变得危险。尤其是对那些有着受压迫过去的国家和人们来说,我们都知道单一叙述的危险,并曾深受其害。”「注2」「玛琳切」是一位来自墨西哥湾沿岸的纳瓦人土著女性,她拥有过人的语言天赋,曾担任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 科尔特斯的翻译、顾问和中间人。墨西哥人视她为叛徒,而西班牙人传颂和赞扬她。蔡影茜
现为时代美术馆学术副馆长及首席策展人。
她在时代美术馆策划了一系列群展,包括时代异托邦三部曲之“一个(非)美术馆”(2011)、“不想点别的事情,简直就无法思考”(2014)、“从不扔东西的人”(2017)和“非黑/非红/非黄/非女”;个展“蒋志:如果这是一个人”(2012)、“罗曼·欧达科:脚本”(2015), “奥尔马·法斯特:看不见的手”(2018)“周滔:铜镜岭”(2019)以及“大尾象: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2016), “潘玉良:沉默的旅程”(巴黎Villa Vassilieff和广东时代美术馆,2017);她是泛策展系列和“一路向南”研究网络的发起者,电子期刊On Our Times的主编及“生滚粥”主播,并于2019年获得亚洲文化协会的研究奖学金。
2021年华宇青年奖入围艺术
张纹瑄 Chang Wen Hsuan
1991年出生,现工作生活于台北。张纹瑄的艺术实践透过重读、重写及虚构出另类方案质问机构化的历史叙事结构,并同时暴露出潜藏在历史叙事中,不同权力之间的角力关系。而此暴露结构的手段,也正是一种重新处理个人故事及历史书写之间的关系及能动性的方式。她经常用与原件有误差的档案以及第一人称叙事,并藉由不同的媒介如装置、录像及讲述,让观者反思历史如何影响了当下的形塑与未来的推进。
完美之隙
策展人:杨紫
开幕:2021.12.04 16:00
展期:2021.12.05-2022.02.16
地点:三亚华宇艺术中心
关于
▼
“华宇青年奖”发起于2013年,是由华宇集团主办的公益性艺术奖项,专为在复杂的当代文化语境下不断实验和探索的青年艺术家而设,旨在持续性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面貌,展示新生代艺术家多维度的创作样态。除现金奖励外,华宇青年奖将给予获奖艺术家在专业领域的支持和资助,包括个人作品和艺术项目的实施、相关展览的策划、宣传推广以及文献出版等,并为新一代艺术工作者建立艺术创作和学术讨论的平台。
华宇集团创立于1989年,是以商业地产为战略主导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通过“华宇青年奖”这一大型公益项目,华宇集团积极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