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自称产品“碳中和”?小心违反防“漂绿”新法规
法规主要打击那些只是把“碳中和”“零碳”等说法当噱头,但并没有开展有效气候行动的企业。
漂绿(greenwashing)是指企业通过夸大、误导或捏造信息,使得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显得更加环保,以实现商业的行为。 (资料图/图)
文 | 赵立建责任编辑 | 汪韬nfzmgreen@126.com随着“碳中和”话题的出圈,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贴上“碳中和”的标签,国际社会对“漂绿”现象也越来越关注。漂绿(greenwashing)是指企业通过夸大、误导或捏造信息,使得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显得更加环保,以实现商业目的的行为。为了应对漂绿,一些国家立法机构已经开始讨论通过制定法规对企业的“漂绿”行为进行监管,法国走在了前面。2022年4月13日,法国通过了具体的法令对产品“碳中和”相关的广告和宣传提出了强制的信息公开的要求。新规自2023年1月起正式生效,剑指“漂绿”。法令聚焦企业在广告和宣传中涉及“碳中和”的行为,尽管这仅仅是法国的一项法规,但将对全球应对“漂绿”现象、推动碳减排产生重大影响。
01
增加“碳中和”“零碳”等宣传的透明性
法国新规规定,企业若在广告中声称其产品或服务是“碳中和”的,或者使用任何具有等效意义或范围的词语,例如“碳中和”“零碳”“碳足迹为零”“气候中立”“完全抵消”“100%抵消”等,必须向公众公开相关信息,否则禁止如此宣传。
这项法规适用范围广泛,宣称产品或服务是“碳中和”的广告包括各类场景:函件和印刷、户外、报刊刊物、电影院播放、电视或广播以及在线网络服务以及产品包装。由此可见,印在产品包装上的“碳中和”标签、企业网站上的宣称,都有可能纳入监管。
这项法规并不是禁止使用“碳中和”“零碳”等宣传,而是增加了透明性,要求企业制定减排计划。企业若想使用这样的宣传语,需要在其公开网站或移动应用上发布一份总结报告,描述被宣传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优先避免、减少和补偿这些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报告包括3个附件,分别涵盖产品碳足迹、减排计划、碳抵消情况。
•碳足迹(附件一):按照ISO 14067标准或其他等效标准的要求,涵盖广告产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
•减排计划(附件二):10年内,每年定量的减排进展目标。每五年需公布更新计划,涵盖新的10年;
•碳抵消(附件三):企业为了实现“碳中和”,抵消剩余温室气体排放的安排细节,例如购买的碳抵消项目的性质、描述和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总结报告应每年更新一次,以监控实际减排进展。在碳抵消之前,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如果连续两个年度的碳排放增加,需要从广告中撤回类似“碳中和”措辞的表述。
关于处罚措施,如果被发现涉嫌违反法规要求,例如监管机构发现企业宣传产品“碳中和”,却找不到更详细的公开的信息,或者公开的信息不符合要求,法国负责环境的部门首先会给违规公司发送一封信函,公司有一个月的时间回复。
根据企业回复,环境部门可以发出正式通知,要求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其义务。如果公司在规定期限内未遵守正式通知,环境部门将对企业处以行政罚款,罚款10万欧元起步,最高可提高到不合规广告支出的全部金额。
02法规影响将超出法国
法国的立法成为全球范围内打击“漂绿”现象的一个重要示范。
总体而言,这项法规主要是打击那些只是把“碳中和”“零碳”等说法当噱头,但并没有开展有效气候行动的企业。对于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要求开展碳足迹核算、制定并执行碳减排计划,并且不断提升购买的碳抵消项目质量的企业来说,这反而是一项利好。
近期国际上也出现了对“碳中和”这一词语的反对声音,尤其是一些欧洲消费者组织和环保组织,认为“碳中和”的说法会给消费者和公众带来误导,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或服务是没有碳排放影响的。而“净零排放(Net Zero)”是一个更不容易引起误导的词汇,当然也更不容易实现。
这项法规对推动全球商品碳减排进程乃至实现“净零排放”有很大意义,主要在于:
•丰富全球产品碳足迹数据。法规要求产品碳足迹信息公开,可供类似产品借鉴,也有利于产品之间碳足迹的对比和竞争。第三方机构和消费者也更容易选择碳足迹更低的产品。
•促进企业碳减排。法规要求企业公布10年减排计划并定期更新,将促进企业进行实质性减排,而不只是购买碳抵消额度。如果企业连续两年产品碳足迹没有减少,即使购买更多碳抵消额度也不能声称实现“碳中和”,这也和国际最佳实践的要求一致。
•提升碳抵消项目质量。近期,国际上对碳抵消项目质量提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一些自愿减排碳抵消项目被质疑没有实现碳减排的效果,而这些自愿碳抵消项目主要买家就是为了宣传实现“碳中和”的品牌企业。法国的这项法规对企业为了实现“碳中和”而购买的碳抵消项目提出了更详细的信息公开要求,这将促使企业未来选择减排效果争议小、更高质量的碳抵消项目。
尽管法规针对的是法国市场,但是其影响将超出法国。在互联网电商时代,只要法国消费者可以买到,即使企业不在法国设实体,也可能会受法规监管。企业在做产品“碳中和”认证时,很难把销售到法国的产品单独分开,因此企业往往按更严格的,也就是法国的新规统一要求。一些为企业提供碳方面咨询和认证的第三方机构也会整合法国法规的要求。
法国的法规对欧盟甚至欧盟以外地区的立法也会有影响。事实上,欧盟已经在探讨类似的立法,如欧盟委员会2023年3月22日刚刚发布的《绿色声明指令》草案,目标也是应对“漂绿”。
03企业如何避免“漂绿”?
欧洲消费者普遍对绿色和低碳更加认同,很多中国外贸企业也开始把环保、“碳中和”作为产品的卖点,在实践中也能看到效果。随着法国这一法规的出台,企业需要更加严谨合规,避免“漂绿”行为。
企业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要着急去宣称产品实现“碳中和”“零碳”,与其把心思放在追求短期轰动效应,还不如认认真真做一些具体的减碳行动,并且真诚地向消费者和各类合作伙伴沟通。
企业可以先从碳足迹认证和碳足迹减排认证等开始做起,然后做“碳中和”认证,并选择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外部认证,这也是国际通行的企业避免“漂绿”的关键措施。
目光回到国内,企业也需要更加重视“漂绿”这一现象。自从中国宣布“双碳”目标以来,国内大量企业都行动起来,其间出现了“碳中和”“零碳”等帽子满天飞的现象,也有一些企业只将之作为噱头,并没有行动匹配。国内的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于“漂绿”行为也越来越有辨别力,相关政策或许将来也会出台。
(作者为碳咨询从业者,长期关注碳中和领域))
校对 | 星歌 视觉 | 张心怡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20日南方周末转载、提供新闻线索请在后台留言更多阅读 ↓↓造假、瞒报、未清缴,141条碳市场罚单里的秘密
UNGC亚太区首席代表刘萌:ESG管理需内部化,警惕变成公关手段
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案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