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态环境部答南周: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零容忍”

千篇一绿
2024-09-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方周末 Author 林方舟

1. 点击↑↑蓝字进入“千篇一绿”主页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和小千失联了?赶紧设为星标

在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生态环境部积极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修订出台司法解释,将碳排放数据造假纳入刑事制裁范畴。


“近期配额价格整体呈上扬态势,维持在80元/吨左右,碳价适度上涨体现了碳价的市场属性。”


南方周末记者  | 林方舟

fz_lin@qq.com

责任编辑 | 汪韬

nfzmgreen@126.com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生态环境部|图


2023年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


自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上线以来,碳排放数据质量一直备受关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履新后亮相,他在回答南方周末记者提问时表示,总体来看,企业减排意识明显提升,监管能力大幅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显著改善。


在生态环境部采取的措施中,“国家-省-市”碳排放数据质量三级联审机制起到重要作用。企业每月将数据、证明材料通过管理平台报送后,由国家部门负责大数据筛查及定期抽查,省级政府部门负责技术审核,地市级政府部门负责现场抽查。


夏应显介绍,“国家-省-市”三级联审机制按照“以日保月、以月保年”的管理思路,确保每天、每月、每年的数据都是稳妥可靠的,“体现了我们对数据质量慎之又慎、如履薄冰的态度”。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生态环境部|图


01

抓好数据质量日常监管


夏应显称,生态环境部一直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对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特别是自2022年以来,以全面提升数据质量为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碳排放数据准确可靠。


例如,在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生态环境部积极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修订出台司法解释,将碳排放数据造假纳入刑事制裁范畴。修订出台核算核查指南,将碳排放报告核查涉及的公式从27个减少至12个,优化了核算方法,有效提升了工作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监督执法方面,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监督帮扶,以问题线索为导向,指导企业规范排放核算报告行为,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夏应显表示,对查实数据造假的控排企业,生态环境部依法严肃处罚并核减其碳排放配额;曝光了一批违法违规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在碳排放管理能力方面,夏应显介绍,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平台于2023年上线运行,实现了名录管理、排放管理、数据质量监管、核查管理、配额管理智能化、数字化,利用大数据手段丰富了数据质量管理技术手段。2023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举办了5期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督执法的专题培训班,培训人员五千多人次,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夏应显还表示,下一步,将持之以恒抓好数据质量日常监管,充分运用好“国家-省-市”三级联审工作机制,对各地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和通报,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日常监管和技术审核制度,明确技术审核标准和程序,压实重点排放单位主体责任。


02

碳价符合中国当前实际


发布会上,夏应显还提到了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情况。


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2022年)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2021、2022年度配额已于2023年8月完成发放,目前正展开清缴履约。夏应显透露,目前履约完成率已超过60%。


夏应显认为,全国碳市场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夏应显称,全国碳市场已初步构建了制度框架体系,打通了报告核查、配额分配、市场交易、清缴履约等关键环节的堵点、难点,并通过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实现全业务智能化。


针对碳市场扩容话题,夏应显表态称,亟待将更多符合条件的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将坚持稳中求进,优先纳入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大、产能过剩严重、减污降碳协同潜力大、数据质量基础好的行业,成熟一个、纳入一个。


碳市场扩容需要打好数据基础。夏应显介绍,生态环境部每年在全国范围对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行业组织开展年度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收集了六千余家企业的数据,上述7个行业和发电行业的直接排放总量加总,占全国的比例超过70%。此外,还组织对7个行业的配额分配方法、核算报告方法、核查要点、扩围实施路径等开展专题研究。


截至2023年10月25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3.65亿吨,累计成交额194.37亿元,全国碳市场启动后的碳价格维持在50-80元/吨左右。


“近期配额价格整体呈上扬态势,维持在80元/吨左右,碳价适度上涨体现了碳价的市场属性。”夏应显认为,碳价符合中国当前实际,基本反映了我国的减排成本。下一步,将研究建立市场调节机制,并采取履约风险预警等措施,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提升市场活力,保障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


校对 | 星歌 视觉 | 梁成媛本文首发于2023年10月29日南方周末转载、提供新闻线索请在后台留言更多阅读 ↓↓
造假、瞒报、未清缴,141条碳市场罚单里的秘密
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案追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千篇一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