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生之我在洪水袭城时是退休教师

黄思卓 千篇一绿
2024-11-08
1. 点击↑↑蓝字进入“千篇一绿”主页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和小千失联了?赶紧设为星标

在关于气候变化的互动剧场中,参与者扮演18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市民”,比如一位63岁的女性退休教师。视觉中国/图

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气候变化的互动剧场,全程像是剧本杀和”奇葩说“辩论赛的融合体。


大雨忽至,我后悔给沼泽地开发投了赞成票,沼泽地至少能吸收降雨。我更后悔此前高估了自己应对灾害的能力。


南方周末记者  | 黄思卓
微信号:lydia_horizon
责任编辑 | 汪韬
nfzmgreen@126.com
水漫出了下水道口。

什么都有,人字拖,医院的氧气罩,住宅楼顶的垃圾桶,地下空间的锤子,办公室的空啤酒罐……

这是一幕未来城市遭遇极端降雨和洪水来袭的场景,而我,是一位63岁的女退休教师。我要去接孙女放学回家,路上顺便买晚上要做的菜,我会经历什么困难?

2024年9月21日,我在杭州参加了一场关于气候变化的互动剧场,由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和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举办,全程像是剧本杀和“奇葩说”辩论赛的融合体。

抛开记者身份,当我站在退休教师的视角时,发现每个人在气候灾害面前都是那么渺小无力,整个城市要做好应灾准备,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01

第一幕:沼泽地能不能开发为房地产?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我比较支持将沼泽地开发为房地产。”

进入剧场,我拿到2号角色卡片,一位63岁的女性退休教师。坐在我身边的,还有大学教授、演员、煤厂工人、餐馆老板、风电厂高管、作家等。

我们这18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市民”,将要讨论的话题是:沼泽地能不能开发为房地产?

每个角色都是利益相关方,支持与否,立场已在剧本中提前设定好。

我拿到的“半命题作文”的剧本是,作为一名退休教师,我支持开发。而为什么支持?我需要想象一位退休教师的切实诉求,自己设计理由。

我提出,开发房地产可以集中居住人口,建设更新更好的学校,让更多教师有班可上,孩子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一同支持开发的,还有好几个角色,他们认为开发房地产有利于拉动就业,刺激消费。

反方角色则认为,此举会破坏动植物栖息环境,挤压市民休闲空间,“现在烂尾楼这么多,沼泽地开发房地产万一也烂尾了呢”?

但有些角色被强制“闭麦”了。外卖员、保洁员、建筑工人这几个角色也曾举手想要发言,但他们的序号和座位被排在末尾,主持人故意回避他们举手,借口“把发言留给更重要的群体”,“外卖员”尴尬一笑,“保洁员”一度摔了卡片表示气愤。

市民大会在一个会议室举办,偏冷色调的灯光、会务桌椅、PPT背景都很符合想象中的市民开会。一位年轻人感叹,还未参与过市民听证会,没想到在这个剧场实现了。


气候变化的互动剧场中,角色在参加“市民大会”。主办方/图

抛开角色设定,我本人是不支持沼泽地开发为房地产的,但当我站在退休教师的视角思考时候,发现还是有不少支持开发的理由,不同群体的利益很难平衡。

最终,18位市民没有投票,这只是个征求意见的过程。市民大会很快进入后续议题的讨论:城市有一些商用的地下空间,是否支持租给人员居住?城市的能源结构要改革,是否支持把传统化石能源改为可再生能源?

同样地,利益相关方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言,收入一般的角色认为,不能租住在地下空间;能源替代将大幅提升生活成本,再努力打工都养活不了自己和家人。

延续支持房地产开发的立场,我提出,希望拿出一部分土地来建设公租房,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

发言五花八门,戏剧性的是,风电厂高管被质疑从能源政策中获取巨额利润。她急忙表示,可以开放更多岗位,安置煤厂的下岗职工。

作家则直接把问题抛给主持人,要求会议明确议题,使得征求意见更加公开、透明,“能源什么时候改?全部替代吗?可再生能源的定义是什么,包括核能吗?”

充满表达欲的市民,没有在这场会议中获得准确的答案,我们带着争议走向了未来城市。



02

第二幕:大雨来了

年迈的父母安置在地下室,大雨堵住了地下室的出口。

房地产开发了,沼泽地消失了。我们进入了未来城市,这是一个半地下活动室,导演团队打造了新世界。

有一天,气候变化使得这里发生了极端降雨,城市遭遇洪水威胁,每个市民的生活都受到巨大冲击。

雨声、雷声、呼救声,整个空间阴沉沉、雾蒙蒙的,不知道是雾还是霾,呼吸似乎都变得不顺畅。

漂浮的人字拖、空啤酒罐……扫码每个场景,对应一段语音。地下室的锤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语音讲述的故事是,一对夫妻囊中羞涩,承担不了更高的租金,只能将年迈的父母安置在地下室,大雨堵住了地下室的出口,他们拼命用锤子砸门。

市民大会上讨论的地下室租住担忧,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气候变化互动剧场中营造的“未来城市”,大雨来袭,场景压抑。主办方/图

“市民”心情沉重地观看了这些场景,没能在市民大会上开口的群体终于发声了。

“保洁员”说,她和小姐妹都是热爱生活的人,爱刷抖音爱跳舞,可是城市什么东西都好贵。“外卖员”说,雨很大,他也不想送外卖了,但是有个年轻人在电话里苦苦哀求,一天都没吃饭了。外卖快送达的时候,电瓶车还是在雨水中翻倒了,他眼睁睁看着饭菜都漂走。

他们在城市中艰难谋生,对于城市也有自己的思考。可大雨倾盆时,他们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过于薄弱。

“要知道未来城市是这个鬼样子,保洁员等弱势群体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市民大会上应该不顾主持人反对,拼命也要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就摔本子而已。”扮演保洁员的参与者说。


03

第三幕:结局

“一脚踩进缺盖的下水口,拼命呼救,狼狈不堪,过路的车流没有注意到这个老太太。”

每个人的角色卡上,还有一小段话,简单勾勒了极端降雨那一天发生的事,而结局是开放式的。

我的卡片上写道,那一天,我要去接孙女放学回家,路上顺便买晚上要做的菜——这也是许许多多退休老人的生活轨迹。

大雨忽至,我会有什么结局?说实话我有点心灰意冷。雨太大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能力难以抗衡气候变化,一旦乱套,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能怎么办?等儿子来接我吗?儿子是不是要先去接孙女?

我后悔给沼泽地开发投了赞成票,沼泽地至少能吸收一些降雨。

我更后悔此前高估了自己应对灾害的能力。

在进入未来城市之前,每个角色都需要打分:你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如何?我选择的是第二严重档(6-7分)。我当时的想法是,一个退休教师,63岁的年纪不算大,腿脚还利索还能接孙辈,不需要背负工作压力,而且有稳定体面的养老金,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应该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然而,大雨真的来临时,我无能为力。我为自己这个角色写下的结局是:“一脚踩进缺盖的下水口,拼命呼救,狼狈不堪,过路的车流没有注意到这个老太太。”

“保洁员”写的结尾是“那一天,因为生病没有去上班,待在出租屋里,泥石流来得太快,一秒以后都淹没了”。

曾发言质疑主持人和机制流程的“作家”写道,“那一天,待在家里等物业上门维修漏水的屋顶,突然觉得以后再也不想写作了,我的一支笔救得了谁”?

扮演风电厂高管的参与者告诉我,她观察到,大家写的结尾大多悲观,但也有温暖的闪光点,比如有人写,下班后接女朋友去约会,在路上帮助了一位残障人士,这对情侣很开心。

还有一位40岁医生的视角是,那一天,她看了一天的门诊,天气很冷,病人很多,她选择留在医院驻守。

气候变化互动剧场的参与者为自己的虚拟角色写下了故事结局。背景板是由可降解材料鸡蛋盒子制成的。南方周末记者黄思卓/摄




幕后


整理角色写的卡片时,主持人几度哽咽。

与剧场呼应的是,2024年9月21日这天,台风“普拉桑”刚刚登陆。杭州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时不时打雷闪电,照亮半个天空。

“就连我家完全不了解气候变化的老人,都在感叹夏天变得越来越热。”这是导演翟博文第一次尝试做气候变化的剧场,她搜集了很多资料,尤其是网友分享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时的遭遇,希望借这些细节和每个人建立链接,产生共情。

翟博文告诉我,布置剧场的时候正值台风登陆前夕,参与录音的其中一位演员给她发来消息,大意是这次台风天的很多场景都与剧场设计相似,这位演员也因为参与其中提前为家人准备好了食物等物资,加固了门窗。

整理角色写的卡片时,主持人高云邻几度哽咽,他在绿色和平从事气候项目的传播工作,也是这次剧场活动的策划人。他们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策划,终于在2024年9月成型。他期待,角色扮演和沉浸式互动剧场能触动更多群体,为应对气候变化开始行动。



校对 | 吴依兰 视觉 | 陈书灵本文首发于2024年9月27日南方周末转载、提供新闻线索请在后台留言更多阅读 ↓↓最高43.6℃,高温考验下的重庆细节南方正在“印度化”?藿香正气水“包治中暑”?
这个夏天,破纪录的天气遍布东南西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千篇一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