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赵紫阳
6
南京李志
7
妈 分享 回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写小说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赵紫阳
6
南京李志
7
妈 分享 回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写小说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法明传[2024]173号: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附下载链接)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买房的10个人中,真正首套刚需可能只有2个?
深圳乐居
2022-03-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蓝白观楼市
Author 蓝白argentina
01
你听说过“钟摆效应”吗?
在心理学里,一个人现在的情绪有多兴奋,下一刻的心情就有可能更低落,大喜大悲的切换之间,人们的心理如同像“钟摆”一样摆动不定。
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
说白了,就是情绪波动大的人,容易“乐极生悲”。
生活中这类人有很多,越是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的人,越容易感到到失落,越是古井不波,言辞冷漠的人,外面的欢笑悲伤,都无法走进他的世界。
房地产市场,现在就出现了“钟摆效应”。
克而瑞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2019年,全国住户部门贷款余额由27万亿元升至55.3万亿元,四年间实现翻倍,年均住户部门贷款余额增量都在7万亿元以上,且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占据金融体系的半壁江山。
四年,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是一瞬,楼市却在加速蚕食整个社会的信贷资源。
把眼光放长远,销售面积的表现同样惊人。
2000年的时候,商品房尽管走出了第一步,却还没有流行开来,依然存在大量老公房、福利分房的居住形式,全国房地产的销售面积只有1亿平米。
到了2010年,全国销售面积已经达到了10亿平米的体量,相当于10年涨10倍。
到了2019年末,全部城市房地产销售额已经无限趋近于16万亿,销售面积达到了17亿平米。
02
人站的越高,摔的就越狠,房地产也是一样的道理。
前段时间央行发了个报告,关于居民资产负债调查的,其中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住房拥有率达到96%,相当于在100个人里,96个人都有房,9成居民都有房子。甭管房子是老破小还是远大新,是高层住宅还是多层老房,是房改房、安置房还是商品房,总之大家都有房子住。
人人有房的背后,是接盘者“青黄不接”。
根据西南财大报告显示,从全国城镇家庭新购房的目的来看,投资性需求占了58.2%,改善型需求占了26.7%,而首次购房的真刚需仅仅只占到15.1%。
这意味着:
10个人买房,真正没房的首套刚需,可能只有2个人。
这不是开玩笑,上面这个表,是兴业证券发的,各城市估算首套刚需占比。
早在2018年,京沪深首套刚需均不足30%,而青岛、大连、无锡、苏州、东莞均不足20%。
另一方面,居民购房杠杆率从10%升至20%,花费了将近10年时间,而杠杆率从20%以下升至30%,只需2015年至2018年短短4年时间。
很明显,房地产加速扩张的同时,购房者的负债也在急速增加,在收入增速无法跑赢负债增速时,巨额房贷必然会反噬经济和消费,对其他行业形成挤出效应。
现在,房地产的“钟摆”,已经开始出现“反方向摆动”的迹象,让楼市舒缓下来,让钟摆的幅度降下来,减少对居民财富、实体经济的冲击,是调控的重中之重。
前段时间大家热议的“内循环”,就是在房地产“钟摆效应”下出现的。
内循环有两个关键:
1,通过国产替代,完善技术和产业供应链,不再受制于人。
2,激发和做大内需,弥补外部需求的疲弱和不足,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释放消费需求空间。
这两条,都离不开房地产。
想在高科技领域有所作为,在资本市场,房地产就要给高新技术行业让路。
事实上,在2019年,我国各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发行额中,材料、生物科技、软硬件等高科技产业均排名前列,而公用事业、地产发行额占市场总额的比重均不到5%。
从科创板、注册制到再融资、新三板、两融新规的放松,越来越多的渠道在“引流”沉淀在房地产中的财富。
在“内循环”提出之后,房地产行业当然也要千方百计的去配合。
今年,我们看到了
全面推进旧改,扩大租赁城市试点,近期10多个省市加码调控
,集体土地入市等等动作,说明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已经完成了底层构建,接下来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除此之外,从最近的风向来看,住房模式也发生了2个变化,值得留意。
03
现房模式被频繁提及。
对购房者来说,最糟心的事情,不是房屋简配,不按时交房,物业管理差劲,交房后的品质与预期不符。
也不是买房花了茶水费、号子费,被置业顾问一通天花乱坠的形容词所迷惑。
最让人难受的:是买的房子烂尾了。
在昆明,30户居民住进烂尾楼上了热搜,业主在楼前空地开荒种菜,毛坯的墙面,四处漏风的屋 子,缺水断电,没有门窗,靠电瓶和蜡烛照明,在工地水坑取水做饭。
在石家庄,一个宣称投资170亿的超级大盘,已烂尾5年多,如今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网红”地标,不少年轻人来这里拍写真甚至婚纱照。
解决烂尾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期房改现房了!
《经济日报》在8月31日发文称:预售制带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质量纠纷、延期交房、烂尾等情况频现,广东江门和海南已经开始尝试现房销售。
中青报9月2日发文称:那些没上热搜的烂尾楼 只能一“烂”到底?文章里有一句话:烂尾都往往与房屋预售制度有直接关系。
烂尾年年有,像这一次,引得多个央媒关注,还都把问题的症结归于“预售制”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当然,现房模式“道阻且长”,“空手套白狼”的手法,是开发商发展壮大的不二法宝,也是房地产行业加杠杆的核心动力,贸然全面推行,必然会伤及行业自身。
海通涂力磊曾发布过一个报告,其中详述了不同城市预售制的要求。
他们选用商品房预售条件均值这一指标,即根据该城市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不同楼高,而确定的不同预售条件(出地面层数的百分比)的加权平均值,均值越高,说明预售时点越靠后,预售要求越高。
根据抽样,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预售条件均值分别为81%、78%和56%。
也就是说:越是核心城市,预售条件越严,而三线以下的预售条件规定很宽松。
因此,未来一二线城市,极有可能先试点推广现房模式。
道理很简单,反正大城市现在的预售条件就很严,就算再收紧,也不会对楼市造成太大冲击。
但三线以下城市就不一样了,遍地的高楼,等着拍的宅地,大量的开发商资金链脆弱,如果采用现房“所见即所得”的模式,后果是短期无法承受的。
04
“新加坡模式”要来了。
近日,深圳公开表态:“新加坡是深圳学习榜样,将来深圳市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赁或出售的住房中。”
这个表态可不得了!
第一,这个表态异常坚决,接下来深圳走“新加坡模式”是板上钉钉的事。
第二,连具体的数字比例,住房的性质直接摆明给你看,说明胸有成竹。
新加坡模式是啥?
前段时间,在分析“公积金存废之争”的文章里(
三大部门力挺!公积金“存废”之争,尘埃落定
),蓝白就跟大家聊过。
新加坡住房大概有146万套,其中组屋有100多万套,占比高达70%,私人住宅只有20%多,一般新组屋价格仅为私人住宅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
新加坡没有土地财政,土地出让金不能被部门和机构支配,必须作为储备资金交纳到国库。
建屋土地局的资金,就是从储备资金和公积金当中支取的,新加坡使用中央公积金为HDB提供建设组屋及为居民提供的低价房贷,居民在购买组屋及偿还房贷时再提取中央公积金。
在公积金背后:是大量的保障房供给,针对富人的高额房产税,不计成本的财政补贴,高度成熟的土地制度,高达90%以上的住房自有率,世界排名前列的人均GDP。
敢为天下先的深圳,学习新加坡再合适不过了。
示范区的重点,就是“示范”这两个字。
深圳做成了,其他地方也能做成,有城市打了头阵,全面推广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05
这两个变化,目前还只是在萌芽阶段。
但,有一句话叫“风起于青萍之末”,大时代的变迁,往往都是在微细不易察觉之处发源,最终影响数代人的命运。
叔本华说: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
原来我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懂了。
这次,希望房地产的钟摆能稳定下来,别再摇来荡去。
我们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只希望下一代不为房子而感到焦虑,买到便宜的现房,住进租金低廉的房屋,年轻人去创业,去旅行,去做真正的“后浪”。
大牛都在群里!扫码加入买房讨论群▼
新闻加点料↘
五年涨15%,深圳这片区一直在横盘?
深圳高房价背后:“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最低157万上车龙岗新盘,买?
8月楼市真相:10秒卖光、二手房破万套
戳[阅读原文]看金九银十好盘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