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我不结婚就是要把“狗”活成贵族!

2017-01-30 Viya 新芽NewSeed


2016年,单身人口达到2亿,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来袭。围绕“单身”的产品、营销手段、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形成了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的各色单身经济产业链。



作者 | Viya

报道 |新芽NewSeed



  今年过年,你妈逼你相亲了吗?


  对于笔者这样的单身大龄女青年来说,相亲、催婚,早已成了每年春节绕不过的坎儿。据珍爱网对其会员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春节期间,预计90%以上的会员会进行相亲,其中56.7%的人更是可能被安排了至少8次以上的相亲!


  然并卵的是,预计2018年春节的情形和现在并无二致。中国已经不可逆转的迈入单身的时代。


  2016年,单身人口达到2亿,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来袭,并在社会舆论的一片恐慌和担心中愈演愈烈。


  人口学家认为,中国现代女性的独立是未婚人口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李银河在最新一期奇葩说中也分析了不婚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婚姻不再是女性唯一的收入来源。


  珍爱网在日前发布的《2016单身人群现状系列报告》中,将月可支配收入超过8k的单身男女称为黄金单身族。黄金单身族聚居地排行第一的是上海,其次分别是北京、深圳、杭州、广州、长沙、南京、武汉、东莞和天津。且这一群体中,单身女性的占比高于单身男性。一线城市中,经济独立且消费能力高的单身女性也日趋增多。


  早在2001年,《经济学人》上就出现了“单身女性经济”概念。“她们是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独身而且收入不菲,她们是最理想的顾客。与其他阶层相比,她们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她们就会一掷千金。”


  根据去年的一项调查,36.8%的中国单身女性认为不结婚也很幸福。笔者便是这36.8%中的一员,而且身边不乏相同理念的朋友。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些“绝不相亲”的单身狗是如何活成贵族的,以及单身潮背后蕴含的巨大“钱力”。


  


  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H,33岁,广告狗,坐标北京。在我们这些朋友眼里,H是个炒鸡励志的范本。在30岁那年,月薪突破20k时,她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且没有终点的自我修炼。


  没错,正是减肥。每天上午10点钟,当广告狗们开始走进公司,她已经在健身房跟着私教锻炼1个小时;每周六,她要去国贸的一个舞蹈教室学跳弗拉门戈舞;每天唯一的一顿午饭,让她成了711和摇滚沙拉的重度用户;为了补充所需营养,她每天随身的药盒里都盛满各种保健药丸;而自从在地铁里因为低血糖晕倒两次之后,她就只选择滴滴、Uber出行了。


  这样坚持3年的成果是,她从150斤的胖妞变成110斤的大妞。身材的转变带来的是更自信和向上的生活追求。目前,她还修着一个烹饪课和一个裁缝课,这些课程的参与者,大多是和她一样的单身都市女性,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而自我充实提升。对了,她还是花点时间的忠实用户。


  我并不是一个人


  F,34岁,人来疯的射手座。喜欢尝试新产品、新品牌,前不久让我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帮她1块钱抢购卫生棉条体验装。


  F在我老家做公务员,那是一个市区常驻人口仅70万的四线城市。在这个年龄不结婚还每天在爸妈眼皮子底下,压力可想而知。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结婚生子生二胎,她偶尔会给在北京的我打电话,抱怨送出了太多红包,而我知道她是因为太无聊。


  3年前,她养了只泰迪,宠物对于单身青年是莫大的情感慰藉。狗粮,她只买渴望;穿着打扮,体检美容,她每月在泰迪上投入超过一半月收入。1年前,她索性辞去工作,开了家宠物用品连锁,成为创业大潮中的一员。


  目前,她的宠物店还在赔本阶段。和之前稳定的收入相比,身边许多人替她不值,但她却觉得现在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一眼就看到老的工作相比,我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出什么状况,多刺激!”



  我们活得有规划


  L,我表妹,33岁,坐标广州,有车房的黄金单身女汉子,近几年开始有节奏地入手奢侈品牌,每年起码要有三次出国旅行。今年春节她没有回家,报了个定制游,去了马来西亚。


  她经历过许多次相亲,现在变得和我一样越来越不想结婚。早在25岁那年,厦门大学金融硕士毕业的她就开始购买保险,还在香港购买过一份养老保险。“靠这些保险,即使我不结婚晚年也会活得比大多数人好。”


  事实上,大多数不婚主义的单身青年早就为养老开始打算,并没有父母眼中“老无所养”的凄凉。我的另一个远亲X,36岁,就是“以房养老”的例子,目前坐标北京。在2003-2005年就职于阿里,近两年她卖掉持有的阿里股份,连同自己的积蓄,在北京、杭州、深圳、厦门,以及老家购置了房产,多是单身公寓。


  蓬勃发展的单身经济


  《经济学人》的分析发现,这些单身女性不经考虑就购买奢侈品的占28.6%;16%的人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夜生活场所;31.6%的人每月的最大开销为自我娱乐消费或聚会等社交消费,为未来储蓄保险的只有5.4%。


  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更粗线条的消费观,影响的不仅是她们的生活方式,更带动了单身经济的发展。围绕“单身”的产品、营销手段、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形成了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的各色单身经济产业链。


  单身公寓、宠物行业、定制旅游、教育培训、保险医疗,甚至VR、无人机等科技装备,都逐渐把单身群体作为消费主体。他们注重生活质量,崇尚消费生活,而消费正是市场的驱动力,他们也正是消费升级大潮的主力军。


  身为媒体人的我,与我的闺蜜们相比,对消费升级的贡献并不大。但不规律的生活让我的一日三餐极其依赖外卖,而外卖也正是单身经济中的重头戏。


  后记


  新的一年,有坚持,也有新的变化。


  初二晚上,表妹从马来西亚给我发来微信报平安,抱怨着手机一天没信号;而开宠物店的姑娘有了男朋友,交往一个月,初四初五就准备互见双方父母。“我想赶紧定下来,一个人做这个宠物店太累了。”


  所以妈,别担心,单身的我们都过得很好。



回复关键词 更多精彩内容在等你


「 专题策划 」

创业热土之 大消费 | 泛娱乐 | 大健康 | 产业互联网

共享单车 | 地域创业者 | 天使投资人

papi酱 | 王凯歆 | 王思聪 | Angelababy


「 创业公司 」

 货速达 | 感官世界 | ROOBO | 三好网

云问 | 爱特曼 | Wonder News | 寻球科技 | e光学

水滴互助 | UZER.ME | 零零无限


「 新芽DEMO 」

人工智能 | 体育 | 互联网家装 | 旅游

泛娱乐 | 汽车后市场 | 餐饮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到新芽网站和APP中发现更多创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