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小事、私事三事分流 南岸社会治理有妙招
昨日黄昏,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古楼湾社区九龙花园的张婆婆和老伴儿在遛弯。“我们这个拆迁安置小区无物业管理,以前小区便道湿滑、难行、易摔,事故频发。现在路修好了,我每天都要出来走走。”张婆婆说。修建出行便道这一小事源于南岸区的“三事分流”方法。
所谓“三事分流”是指将社区事务依据公共属性大小,分流成大事、小事、私事,大事由政府负责,小事由社区、居民协同办理,私事是群众私人事务,引导群众自行解决,做到每件事都有“责”可明,引导群众参与社区自治。
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街道社会治理创新取得一定成效。前不久,南湖微益坊被评为“2017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最佳典型案例”。
分清权责 培养居民责任意识
“花园路街道散居楼栋均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缺乏物业管理,环境脏乱差,居民怨言多。”李健表示,散居楼栋治理,首先必须解决治理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问题。
政府既不能大包大揽做“物管”,也不能不闻不问不管,简单把责任完全推给居民了之。恰逢南岸区在全区推行“三事分流”工作方法,结合方法内容和自身实际,花园路街道开始了新一轮探索。
大事方面,从2013年起,街道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对信园小区、明佳园小区、花园七村、明月皮鞋厂等24个老旧散小区实施综合整治,有效改善了老旧散小区居住环境;小事上,引导大石、金堰、明佳园、古楼湾等8个社区,1.5万余户居民参与讨论、推选成立22个停车管理自治小组,规范划定车位近700个,修建车辆道闸,24小时专人全天候管理;私事方面,为解决小区治安突出问题,街道发动1.1万户居民参与出资25万元、160余家社会单位协同支持75万元,共安装400个摄像头……在安防设施建设、停车自治管理、环境综合整治中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责任和主体作用,引导居民民主议事,协调社会单位共驻共建,主动参与、自主解决“自己的事”,充分激发了群众和社会单位的责任感。
居民参与 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意识
针对九龙花园无物业管理,基础设施滞后,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脏、无人管、居民怨等问题,社区公益站发动居民广泛参与,本着“我出资、我参与、我受益”原则,每户居民出资30元,共集资6000元(参与率100%),民泰基金支持2.5万元,街道配套1.9万元,共筹资5万元启动人行便道修建。
与此同时,社区引导9位能人,成立小区自治楼委会,以社区公益站为平台,坚持三事分流,逐步解决居民反映的绿化、亮化、美化等问题,相继完成休闲长廊、晾衣架、小区大门建设,安装路灯32盏。
“居民筹集资金解决身边的问题,不在于出了多少钱,而在于让居民明白谁是小区的主人,谁在当家,要让居民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意识。”李健表示,通过三事分流,近年来街道推进22个老旧散小区综合整治30万平方米;完成320栋、35万平方米散居楼栋物业自治,居民的满意度大幅提升。2015年花园路街道被国家民政部列为2015~2017年南岸区社会治理创新基层观察点。
深化创新 力争实现“1231”目标
“引导居民主动、自觉参与自治,尤其是自治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艰苦、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需要沉心静气、持之以恒的坚持。”李健表示,下一步,花园路街道将根据南岸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以党的群众工作引领创新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2017年~2021年)》,继续深化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以党的群众工作为统揽,坚持问题导向和“三事分流”工作方法,发动居民广泛参与,全面推进宜居和谐幸福街道建设,力争实现“1231”的中长期目标任务。
他表示,“1”是完成南湖特色街区建设;“2”是扎实推进精细化智能化网格管理、大健康促进服务中心建设2项试点工作;“3”是抓好综合整治项目、老旧散居住区居民自治、社会组织孵化培育3项重点工作;“1”是持续提升居民满意度,保持居民满意率80%以上。
来源 | 上游财经=重庆商报
编辑 | 曈酱
往期热点
扫码下载重庆商报上游财经
第一时间关注最有价值的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