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颗!命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
今天(16日)
记者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1:1模型。通讯员刘瑜 摄
太空上将新增一颗
医学遥感卫星
据了解,这颗全球首发的医学遥感卫星,是今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成立全球首家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后,“遥感+医学”推出的首个重磅融合科技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介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珞珈四号01星)是全球首颗“遥感+健康”专用卫星。卫星设计载荷重约50千克,装备可见光高光谱相机、紫外相机等,兼具高光谱、微光、紫外等多模式,具有一体化设计、成像范围广、工作模式多、图像获取快等优势,重点围绕中国,兼顾周边国家,探测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子。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研发团队具备“研制、测试、调度、处理”全链路能力和国际领先的多模式光学系统研制能力,卫星将在12个月内完成研制,预计2023年8月出厂、10月前发射。
提升全球健康研究领域
遥感监测能力
据介绍,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具备大面积、高时效与周期性等优势,是探测影响人类健康环境因子的有效手段,通过遥感监测分析能够将健康、人口和环境数据联系起来,实现在不同地理尺度评估和量化健康相关变量与环境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帮助医疗人员更广泛地了解疾病过程及其与环境的联系,促进学科间的共同发展。
地球观测组织GEO发布《GEOSS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制定的九大社会服务(健康、灾害、森林、能源、水体、气候、农业、生态、海洋)中,目前唯独缺失针对健康领域专用的遥感监测卫星,在数据源头上限制了医学与遥感信息领域进一步交叉融合。”龚健雅院士解释,这就需要提升全球健康研究领域遥感监测能力。
有望解决更多
生命健康难题
该院院长王高华介绍,基于医疗与遥感的融合需求,体内微空间建模与病灶识别、体内微空间医疗设备定位、健康GIS(地理信息系统)、医学影像智能解译等前沿领域,是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的主导方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将应用于探测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子,服务于传染病溯源、地方性疾病分析、健康长寿因子监测、灾后疫情防控、公共疾病传播与预防等医学遥感应用领域,同时深度融合遥感观测、信息挖掘、医学诊断、疾病防控、时空分析等学科前沿,为服务人民健康探索新路。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黎清 通讯员杨岑 编辑:喻鑫 校对:杨梅
欢迎关注
长江日报视频号
▼
推荐阅读
惩戒措施公布!萧美琴等一批“台独”顽固分子被制裁
华中科技大学冲进世界百强!6所在汉高校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