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领先!武汉同济协和等医院纷纷投用

长江日报
2024-10-26

无需切片即可做活检,

武汉高端医疗装备的

自主研发生产

又有重大进展。


精微视达共聚焦显微内镜外观。精微视达供图


国产高端内镜产品

实现并跑国际领先水平


共聚焦显微内镜

是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

内镜技术之一

分辨率可达微米级别。”

据中华医学会原消化病学分会常委、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侯晓华教授介绍,

传统病理活检

需要通过切取、穿刺等方式

获取人体组织,

而共聚焦显微内镜的探头

可通过常规内镜的钳道

直达胃肠道的病灶,

相当于一台伸入人体内部的显微镜。

内镜医生

通过比针还细的光纤探头,

可以即时看到组织

“最本质”的形态,

观察判断可疑部位,

完成无创活检。


但这项前沿诊断技术

技术壁垒极高。

全球范围内除一家

欧美创新科技公司掌握该技术外,

位于武汉光谷的高新技术企业

精微视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精微视达”)

是全球唯一

实现了该产品量产的企业,

产品已在武汉同济医院、

协和医院与中南医院,

以及北京友谊医院、

上海长海医院、四川华西医院等

全国140余家三甲医院投入使用。


最令人惊讶的是,

这家让尖端科研成果

成功实现产业化的公司,

员工的平均年龄还不到40岁。



理论成果在实验室

“躺”了6年才有人“接棒”


在开启产业化之前,

共聚焦显微内镜的理论成果

在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前身)

“躺”了6年。


精微视达的科学顾问

付玲教授和刘谦教授团队

是这项技术理论成果的发明者。

两人在华科大读研时,

主攻方向分别是

生物医学光子学和生物医学工程。

早在2008年两人就完成了

共聚焦显微内镜的理论探索,

并做出实验室样机。


做出实验室样机只是第一步,

想要形成产品并投入临床使用,

必须找到靠谱的产业团队

进行技术转化。


但这个技术转化实在太难了,

刘谦找了国内多家

医疗器械公司都做不了。

欧美唯一一家掌握

共聚焦显微内镜技术的公司,

因无法突破制造难题,

核心关键部件大量外包制造,

产品价格昂贵。


抱着找合伙人的心态,

2014年,刘谦经人推荐,

参加科学家创业培训班,

认识了毕业于清华大学

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冯宇。


彼时,

28岁的冯宇正有辞职创业的打算。

求学阶段主攻光谱成像的他

非常看好付玲和刘谦的项目:

“我来组团队承接转化。”

2014年,

冯宇在光谷成立精微视达

并担任首席执行官。

“光谷聚集了一大批医疗器械人才,

有医疗器械配套的产业集群,

医院和大学数量多、水平高,

在全国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团队太年轻

初创期融资屡屡碰壁


在付玲和刘谦拿到的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先进医用内窥镜研发”

项目的支撑下,

2015年,

首台共聚焦显微内镜系统样机

研发成功,

不久后取得检验报告。


设备的成功开发

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这一阶段

被称为“死亡之谷”。

和技术实现不一样,

对于商业产品来说,

10000次中若有1次不成功,

就不是一个合格产品。


科研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

和社会资本对风险的低容忍,

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两道坎。


一个只有8个人的年轻初创团队

很难被资本“看到”。

即便被“看到”了,

也会被怀疑:“凭什么是你们?”


“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法回答。”

精微视达运营总监谭梦旖说,

武汉拥有武大、华科大等

多所国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

优秀项目很多。

“我们太年轻了,

没人相信我们能做出来。


也有眼光独到的投资人。

2011年成立于光谷的

武汉致众科技有限公司,

是精微视达最早的投资方之一。

这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

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的

服务提供商。

总经理曾建辉告诉记者,

选择精微视达,

一方面是其项目前景好;

另一方面,

通过与冯宇、刘谦和付玲的交流,

发现大家的目标一致,

实现路径达成一致。


再难也坚持

“全链条”自主研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赵秋指导基层医生操作共聚焦显微内镜。医院供图


高端医疗设备研发门槛高、

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实现产业化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


2017年,

精微视达牵头拿到“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曾建辉为他们引荐了

国内一家知名风投机构。

结果现实又浇给他一盆凉水。


谭梦旖说可以理解。

当时北上广有几家成熟企业

都准备尝试开发

共聚焦显微内镜产品。

我们人少,平均年龄才30岁,

说自己能做出来,谁信呢?

总不能说因为我们很有天分吧?”


“接受、正视、解决”,

是这个年轻团队的六字箴言。

最难的时候,

冯宇亲自做营销,

做一些能快速变现的产品卖,

给大家发工资。


再难,团队都没有放弃

从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

到系统整机

全部都得是自主研发的初衷。

因为只有突破制造壁垒,

才能把价格降下来。

据记者了解,

精微视达为了让厂线工人

做标准化的制造,

自己设计工具,

进行供应链的构建。


高端不等于贵。

高端是技术门槛高,

临床应用价值大,国家获益多。

如果高端和贵画等号,

那国产替代就没有意义。”


6月7日,

在精微视达位于武汉新城的工厂,

记者看到共聚焦显微内镜的探头,

外观上看它和一根针差不多细。

就在这么细的探头里,

还含有微型显微物镜、

光纤束以及其他辅料。


“这是一家非常有韧劲的公司。”

6月13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

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赵秋透露,

精微视达的第二代产品

质量与进口产品不相上下,

甚至更好。

相比常规内窥镜

20倍左右的放大倍率,

共聚焦显微内镜实现了1000倍放大。

产品临床试验报告也显示,

精微视达的第二代产品

与国外同类产品

诊断结果一致率达到100%。


产品实现量产

开始临床大规模应用


2019年,

精微视达获批国内首张

共聚焦显微内窥镜注册证。

从2016年就开始

考察精微视达的博行资本,

这次没有犹豫果断注资,

为公司之后的产业化发展

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底,

由于突破了所有的基础技术难点,

精微视达的产品发生质变,

并实现量产。

全新一代共聚焦显微内镜一上市

就获得国内多家知名医院专家好评。

业界认为,

共聚焦显微内镜的产业化

弥补了我国高端内镜产业的空白,

标志着我国内镜技术

进入细胞级病理

“可视化活检”新阶段。


记者了解到,

2017年到2024年之间,

精微视达获得130多项专利,

获批7张国家药监局颁发的

医疗器械注册证,

是国内唯一获批胆道、泌尿、

呼吸领域超细探头式

共聚焦显微内镜注册证的企业,

实现了从专注消化系统到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等多个应用场景的突破。


“在精微视达之前,

欧美企业在国内推广了十年,

一共只卖出30多台。”

赵秋告诉记者,

进口的产品主机400万元一台,

探头10多万元一根,

只能用20次。

“太贵了,技术很难普及,

无法让患者获益。”


而精微视达的产品

不仅质量领先进口,

主机价格还便宜了近一半。

医院买设备后配件更换免费,

极大地推动了临床的大规模应用。

现在,

依托共建“一带一路”,

公司已开始布局海外,

向国外输出中国产品和技术标准。


目前,

行资本、北极光创投等

多家风投机构及国有资本

都注资了精微视达。

2022年,

精微视达已完成A+轮融资,

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虽然我们实现了

从技术到市场的跨越,

但现在还处于爬坡阶段。

从产业化到商业化,

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谭梦旖说,

公司现在的市值

估值在10亿元左右,

目标是2040年

让企业达到千亿级市值。

“我们的投资人现在都相信了,

这么年轻的团队

一定会给行业带来非常大的改变。”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陈义 张翼飞

图片处理:肖琴

编辑:朱晨颖

校对:周永刚

推荐阅读

武汉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调整

大雨、暴雨还要来?直击武汉现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江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