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宫刑的人那么多,为何只出了一个司马迁 | 原典1.12
也许,很多朋友和鹿鸣君一样,从小接受这样的传统教育: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简言之,苦难教育。一直以来,我深信不疑。直到把《论语》翻了10遍之后,才觉得有点不对劲——《论语》全书,找不到一个“苦”字。相反,不断强调“乐”。孔子可谓是中国教育界鼻祖,为什么孔子这样的聪明人不对弟子们苦难教育呢?
一开篇,孔子就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他还有一句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交友、实践,三个层面的重心都落在快乐上,最后一层“不愠(不恼怒)”更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后的快乐从容。
后来,子贡问他:贫困却不谄媚、富贵却不骄横,这样的人怎样?孔子说:“挺好挺好,但不如贫困却快乐,富贵却讲究礼乐。”(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快乐才是更高的层次。孔子认为颜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是的,颜回在困境中“不改其乐”,让他达到了三千弟子中最高境界。孔子也是以“乐在其中”来形容自己的:吃着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通过不道义得来的富贵,不过是浮云: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还用“乐”总结说,智慧的人是快乐的: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有一次,叶公问子路:你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子路是个老实人,不知道怎么回答。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和他说,我的老师是这样的一个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快乐得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个老头。
孔子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一定不是因为苦难,而是因为他心中快乐的格局。在《论语》中,还讲了一个故事,更加明白地说明了这一点:
孔子有一次问弟子们:如果你们得到充分的机会施展志向,将做一些什么?有的弟子说掌管一国军事,强军强国,有的弟子说发展经济,三年富国,有的弟子说外交上纵横捭阖……孔子都比较不屑,最后,正在弹琴的曾皙说了他的愿望,得到孔子的最高肯定:
暮春时节,穿着春服,约上一群好友,年长的,年少的,在沂水河中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种志向所形容的,就是一种快乐人生的从容境界。有苦难吗?并没有。
从这种书籍大量出现可见苦中苦的逻辑多么深入人心
回过头来看,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后来会这么盛行苦难教育呢?
先看“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这句话由来。我查了一下,来自——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
公子自思:“可怎么处他?”走出门来,只见大门上挂着一联对子:“十年受尽窗前苦,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我公公作下的对联。他中举会试,官到侍郎。后来咱爹爹在此读书,官到尚书。我今在此读书,亦要攀龙附凤,以继前人之志。”又见二门上有一联对子:“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读书人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中了举人、进士,然后走上官场,一直做到侍郎(相当于部长、副部长级别)。这位公子的总结是:吃苦、吃苦还是吃苦。
明朝时期,科举分为科考、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的录取率,只有10%左右,至于通过会试成为进士,更是少之又少,远比现在的高考独木桥惨烈。
“人上人”的逻辑中,绝大多数人要去当炮灰。归根到底,还是机场成功学的那一套。科举失败就一无是处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是科举的失意者,但他渺小吗?这样的逻辑如果成立,孔子最中意的颜回岂不是最为失败?
“人上人”的价值观是以功利角度分上下、高低,一定要踩着别人,一定要心甘情愿被人踩,这在根子上是扭曲的。这种吃苦,是为了日后将身边人踩在脚下,必然要求报复。正如职场中、机关里,也有一个真理:媚上者必恶下。那些在老板面前卑躬屈膝的人,一定对自己的下属恶劣,因为他要将所谓的尊严加倍地拿回来。
由此顺延,学习被变成一件痛苦的事情,而不是甘之如饴、快乐向上。但我们常常并未察觉到其中的反人性。
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
在很多情况下,
它毁坏尊严,伤害心灵,扼杀创造力。
快乐,才是伟大的源泉。
对苦难的美化,不过是一种臆想。
一些苦难重如泰山,
但更多的苦难,是毫无必要,也毫无意义的。
比如,那些被恶人恶意折磨成残疾以便乞讨的孩子们受的苦难多不多?相对于在一个温暖的教室中接受良好的教育,这种苦难会更有可能造就伟大吗? 肯定不。
司马迁的名篇《报任安书》被反复引用,我小时候也背诵过: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但是,在同一篇中,司马迁也说:“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所以,不过是-不-得-已罢了!孔子做《春秋》,不是因为困顿,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快乐而有格局的老头。司马迁本人写成《史记》也不是因为他受了宫刑,而是因为他从小的志向和之前的铺垫积累。
古今中外,受宫刑的人那么多,却只出了一个司马迁。我相信,没有宫刑,司马迁一样伟大,甚至更伟大。
比如说,文化大革命期间,那么多年青人经历了苦难,在城乡之间求一线生机,但是,这些苦难给这一代人真的带来更多吗?并没有,相反,他们在最好的年华里失去了受教育机会,再也无法弥补。这些所谓的苦难,让这个时代成为注定无法产生大师的断层时代。
最后是结论。鹿鸣君以为,正如论语所说的,快乐才是造就伟大的根本。至于苦难,是随机的,并不特别意味着什么,如果遇上了,就泰然处之,尽量避免深陷其中,更不要去美化它,尽量保持快乐、从容。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这才重要。周末愉快!诸君!请继续关注鹿鸣君读《论语》。
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
读对原典,便是回到故乡
这是呦呦鹿鸣读原典第1.12篇
前面的文:
呦呦鹿鸣:
独立、荐书、
原创、可靠
分享是最大的鼓励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