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② | 活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引领乡村文化生活

文化莞家 2021-10-15


文化振兴

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

文化兴则乡村兴

为探索我市乡村文化振兴的

路径、方法、措施

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东莞市文化馆)

推出【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系列

与你一同踏上

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征程

-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 -

第二篇:乡村文化设施
活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引领乡村文化生活
主要情况
乡村文化设施是村民参与文化生活、就近享受文化服务的公共场所,更是凝聚孕育乡村公共意识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空间。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引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如何让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惠及全民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但由于缺少统筹协调和统一规划,设施功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效能低、总量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等问题在基层特别乡村仍较突出。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以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要求2020年全国范围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

2018年6月26日,东莞市政府召开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工作推进会。

2016年以来,东莞全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将其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计划、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镇(街)领导班子工作考评和镇(街)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取得一定成效:

▌阵地设施实现全覆盖,基础功能配备。通过市财政2840多万元专项资金,撬动了镇街投入3000多万元,东莞于2018年底完成561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每个中心基本配备综合文化活动室(包括图书、电子阅览、舞蹈、培训、展览、多功能活动室等)、文体广场、篮球场、体育健身器材、音响设备、有遮雨棚的舞台、宣传橱窗等,为村民开展文化生活提供硬件保障。

▌运作模式进行试点探索,形成一定示范经验。采取示范引领的方式,分两批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显现出虎门探索、茶山实践、石碣模式、厚街经验、谷涌心得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特色亮点,“文化管理员+文化志愿者+社工”运作模式逐步推广。

▌服务总体呈现品牌化,乡村文化服务有效提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要求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文体活动服务外,根据当地群众需求,策划特色活动服务品牌。如莞城北隅社区“榕树下”群众文化特色品牌、石碣镇单屋村“单屋好声音”活动品牌、桥头镇石水口村莫家拳武术展演,深受村民欢迎。

社区长者体验陶艺制作


问题思考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乡村文化设施缺乏特色。一些新建或改造的空间设施千变一律、效果一般,未能很好地展现本地特色或文化品位,有些甚至破坏原有历史文化建筑和空间韵味,对本地群众来说缺乏吸引力,也不便于高品质文化服务开展。
▌常态化可持续的运作机制仍待完善。目前大部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由文化管理员负责管理,人才稀缺、待遇低、流动性大、经费不足的问题依旧严峻,某些地区甚至计划减少文化馆管理员投入,由镇街干部分片区管理。这不利于阵地常态化运作和高品质服务策划供给。
▌缺乏现代服务理念和自主策划意识。文化设施不能代替文化内涵建设。一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后,按部就班完成指定任务,工作流于形式,提供文化服务产品、方式比较单一,部分村(社区)图书室只有设施没有书,或摆的书不是老百姓喜欢的书,未能贴近村民现代生活素质需求和本村文化发展需要,缺乏自主创新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服务质量和效能有待提升。


专家对策
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 王全吉


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这些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文化馆总分馆制探索、数字文化服务创新、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供给等方面,为全国文化馆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这次聚焦乡村文化振兴这个时代命题,既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又正视当下亟待解决的痛点,探讨乡村文化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很有意义。这充分体现了东莞市文化馆人胸怀天下、脚踏实地的文化情怀,体现了东莞市文化馆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在理论引领实践方面的使命担当。
对于东莞市乡村文化建设来说,在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的基础上,建议重点在乡村文化设施管理、使用方面发力。 打造美丽乡村文化空间。提高乡村文化设施服务效能,首先要提升乡村文化设施的文化内涵;其次要营造舒适美好的现代文化空间。这样的美丽乡村文化空间,有文化氛围,又舒适惬意,才能吸引乡村群众纷至沓来,走进乡村文化设施,走进他们的精神家园。 充分发挥总分馆制优势。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制探索富有成效,形成了具有创新意义、推广价值的宝贵经验。如何提升乡村文化设施服务效能?要继续依托总分馆制的优势,积极推动市、镇(街道)文化资源向乡村推送,开展常态化的文化指导、艺术培训,策划开展面向乡村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解决乡村文化服务人员不足的痛点,实现乡村文化设施使用效能的最大化。 打造乡村优秀文化团队。树立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力量;积极组建乡村文化团队,依托乡村文化设施,开展日常文化活动;策划组织文化团队展演活动,展示乡村文化团队的风采。以乡村文化团队营造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推进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激活乡村文化设施。 探索现代数字文化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莞家”数字平台为乡村群众提供艺术慕课、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等丰富的数字资源,提供了参与线上文化活动的广阔空间。要继续重视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在乡村的推广,策划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激发乡村青年的文化参与热情;要通过线上阅读打卡、电子书推荐、建设乡村阅读社群,在乡村文化设施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在提高乡村文化设施效能的同时,提升乡村文化品质。


案例分享

- 东莞市石碣镇 -

激发基层阵地发展潜力

推进乡村文化特色发展

按照“整合资源、挖掘特色、综合利用”的工作思路,石碣镇在现有硬件基础上,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共融共建。目前,全镇14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总面积达到了28572平方米,平均每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

其通过镇村共同发力,结合社工组织等社会力量,深挖本地文化需求和特色,不断创新文化品牌和服务供给,实现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运作常态化、多样化、专业化,大大提升村(社区)文化服务效能。

仅2019年,石碣镇1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00多场次,活动时长达25000多小时,参与活动人数达30万人次。根据相关问卷调查显示,石碣镇群众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各项指标总体评价较高,满意率达100%“石碣模式”也受到上级部门肯定,作为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经验之一向全市各镇街推广。

▌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阵地发展的内生动力。石碣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落实村委会统筹,宣传委员专管,全力构建起“文化管理员+文化社工+文艺指导员+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五位一体的人才配套服务体系,要求每个村落实1名专职文化管理员,配备1名文化社工和7名综合类社工,组建3支以上的文艺团队,发展注册一批不少于30人的文化志愿者,选聘一批有文艺特长的群众艺术骨干担任文艺指导员。镇文广中心积极做好对村一级文化指导工作,协助村做好软件服务提升,定期对村文化管理员、社工、文化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提升他们组织策划文化活动的能力。同时,通过举办现场会、交流会、督导会,开阔工作视野,推广活动经验,传导工作压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社工引导开展社区活动服务

▌紧抓群众文化需求,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效能。石碣镇十分重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质量,不仅对阵地考核标准和服务要求进行细化,并推进订单式服务,鼓励“百姓点单、社区配送、社会扶持”,增强服务百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石碣镇各村制定了每月《文化活动安排表》,做到周周有培训,月月有活动,各村每年举办3场以上的大型文体活动,每年开展艺术培训不少于五个项目100个课时,明确规范了开放时间和服务范围,让老百姓与文化活动常见面。在活动服务内容上,则通过征集或社工调研、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挖掘和策划,结合社会资源力量,推出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项目。

 如单屋村针对群众唱歌需求,策划的“单屋好声音”;水南村针对老人推出的“老宝贝上学记”,走街串巷服务村民的“移动书堡”;桔洲村的“新候鸟社区融入计划”,还有涌口村的流动广场舞培训,沙腰村的少儿舞狮团等,切实满足群众所需所求。

“老宝贝上学记”小学体验,老人观看小学生上美术课

▌鼓励扶持特色文化品牌,促进乡村文化多元化发展。除了做好自上而下资源配送外,石碣镇更加着力于鼓励和扶持各中心结合每条村不同的文化底蕴及特色,因地制宜、突出亮点,策划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以此培养各中心策划文化活动的能力和自己的文化品牌项目。

如在单屋村有500年历史的单氏小宗祠,镇村共同策划举办了“复兴中国节”单屋中秋游园会,结合“单屋好声音”活动举办了“岁月如歌石碣镇2019至爱金曲之夜晚会”;在袁崇焕的故乡水南村,开展了以传承英雄精神的系列活动;在粤剧氛围浓厚的横滘村,则策划举办石碣镇精品原创粤剧晚会,让爱好粤剧的戏迷和有原创优秀粤剧作品的爱好者能有展示的平台;在有红色革命历史印记的刘屋村,策划了“红色记忆”东江红歌会活动,宣传东江纵队的红色精神,传承革命先烈遗志;在荷花香满园的鹤田厦村策划了荷花节征文大赛等等,激发各村文化发展的能动性,形成了每村一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凸显了当地文化特色,避免了活动的同质化一刀切。

在有500年历史的单氏小宗祠策划举办的“复兴中国节”单屋中秋游园会


乡村振兴在路上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文化兴则乡村兴。一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基层文化建设,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又以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文化馆总分馆制、基层文化百村示范工程等,推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今年东莞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对乡村文化振兴提出相关议案,引起广泛的关注。

为落实好全国、全省、全市两会精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东莞市文化馆)策划推出“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拟从我市文化馆总分馆制、乡村文化设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社会化参与、文旅融合、乡村文化能人、业余文艺团队、乡风文明、投入与效益、文体品牌活动等十个方面进行梳理,并邀请行业专家提出对策,分享基层经验,通过“主要情况+问题思考+专家对策+案例分享等方式,探索我市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方法、措施,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和“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添劲助力。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① | 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制,激发基层文化活力





END


来源/彭蔼莹,编辑:嗳同学


集合!美女局长带

看完《寻味东莞》,种草一波东莞非遗美食,这里就能买到!


提高东莞文体旅游供给质量,快来看看你关注的问题!


2020东莞文旅季 | 戏迷们,东莞市戏曲名家约你线上赏曲


有趣的人儿,你在看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