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拔尖通讯】人物访谈 | 境界与视野:汉语言文学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出《拔尖通讯》,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以下简称“拔尖计划2.0”)参与单位内部交流刊物。首年由浙江大学作为拔尖计划2.0秘书组成员单位承办,竺可桢学院为执行编委。


《拔尖通讯》旨在推动拔尖计划2.0深入发展,增加拔尖计划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凝聚力,扩大拔尖计划2.0的影响。内容侧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动态、典型经验、优秀案例和课题研究成果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汇总高质量稿件,展示拔尖计划优秀成果,将各基地交流会、研讨会的交流成果及时固化并推广应用,增强各基地间交流合作,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目前,《拔尖通讯》共发布四期。下文选自《拔尖通讯》第四期人物访谈栏目。


境界与视野:

汉语言文学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

通讯员:浙江大学 李雨欣 张雅淋

人物介绍:


胡可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竺可桢学院本科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以唐宋文学为主的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开设有本科生通识核心课程“唐诗经典研读”、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唐诗经典”等,深受学生喜爱。

从小时 “床前明月光”的牙牙学语,到少时 “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朗朗书声,唐诗宋词早已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胡老师,正是研究唐宋文学的专家。但这一次我们要谈的却不是文字的故事,而是人才的故事——拔尖计划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便要学好中华文化。随着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汉语言文学等文科专业人才成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的重要力量。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进一步完善与扩充便将汉语言文学作为目标之一。我校自 2019 年起在求是科学班中增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一批立志攀登学科高峰,将来从事中国语言文学领域的科研工作的拔尖人才。作为汉语言专业的资深导师,胡可先教授对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有着独到见解。


拔尖计划 1.0 版实行的第 10 年也是 2.0 版汉语言文学(求是科学班)设立的第一年,这样一个新旧的碰撞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如同解密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胡老师也耐心地为我们一层层揭开了拔尖计划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神秘面纱。


一、千里马遇伯乐

浙大探索拔尖计划十年,首先严格把控的便是人才选拔。千里马终要遇到伯乐,才能大放光彩。


在与胡老师的交谈中,老师也提到拔尖培养,辨才选才是关键一环。“毫无疑问,考入浙大的学子都有着优秀的素养。以我们今年的汉语言文学(求是科学班)为例,来自外省的生源基本位列本省前两百名,他们自身天赋异禀,在中学的时候又经过严格的训练,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又在拔尖班这样的培养系统里,他们往‘引领性人才’或‘学术大师’走的目标就会比较明确。”


“专业精神是能够攀登到科研顶峰的标志,就我们竺可桢学院的宽口径培养来说,如果没有专业的精神,很可能出现浮于表面而缺乏深度的情况。而求是科学班的培养相对而言有着更好的专业精神的培养,这样一种聚焦就有可能使他们走向基础学科的顶端。”


千里马已有,伯乐又何如呢?在与胡老师的访谈中,他重点强调了导师制是最有利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机制。


“导师和老师是不一样的,导师担负着对学生系统化教学培养的责任,需要为学生确定一种方向,而老师只是在某一门课上或者学生询问时,就问题解决问题,不会有系统化的考虑。所以导师制是因材施教的最佳培养方法,也是我们个性化培养的一种方法。”


除此之外,胡老师也对导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导师遴选机制进行了简要介绍。“例如为求是汉语言文学班配备导师时,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即他们必须同时具有教授和博导的身份,才能进行指导。我们在开始遴选导师的时候,有一个疑问 :副教授的博导是不是也可以放进去?但最后还是觉得应该从高端方面出发,既是教授又是博导,更加有利于培养高端的人才。我们供学生选择的导师有国家级教学名师,有长江学者,有浙大资深教授,有求是特聘教授,有文科领军人才,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有青年长江学者..这样经过遴选确定导师队伍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照导师的专业,进行双向选择。然后由导师与学生协商,共同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同时我们也非常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这样既能体验科研过程,又可以较早熟悉科研环境。另一方面,导师给本科生授课,还会选择优秀的博士生或硕士生做助教,这就不局限于老师给学生上一门课了,而是促成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之间的有效对接,这是研究型本科教学的重要方面。”


对于胡老师而言,学生是千里马,是待开发的宝藏,而老师作为教师、伯乐,有责任去勘探,去发现,去打磨。


二、纸上与躬行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差异及其选择一直是备受瞩目的一大命题,而胡老师也对此发表了自身的见解,既蕴涵包容性又十分独到。


胡老师提到,浙江大学追求的是多元化的发展,各个学科培养的人才除了要承担科学研究的使命,也要对社会发展有应用价值,因此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拔尖人才的培养方面,胡老师则着重强调基础科学研究,他认为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走向是不同的。基础科学需要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术方面往上走,注重的是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而某些基础学科虽然有着应用的方向与专业,但并不适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拔尖人才培养有着明确的导向,即对于基础学科进行研究型的培养,聚焦学术顶尖的人才,这是一个系统、一种途径。有了这种导向后,我们还要对专业的培养、专业的发展和其他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比如说,为了就业,将基础学科办成应用学科,名义上是为了社会,但这样培养的人才却不伦不类。这就是定位不准,是不可取的。”


纸上的研究要与躬行的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不能简单地迎合社会,而要考虑长远的发展。大学是青年学子思考人生的理想殿堂,身处社会之中而不被社会公共意见淹没,敢于发声,坚守理性,如此才是拔尖的意义所在。


三、国际化与汉语热

人们经常会说“诗与远方”,而现在国际上的“汉语热”也可以用“诗与远方”的关系来表述。这里的诗是指中华文韵,远方则是指中国之外的世界。如今的汉语热早已不局限于国内而传播到了国外。


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是我们的愿望,国际化工作也一直是拔尖人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汉语言文学兴起或者说“汉语热”这样的时段中,胡老师对把我们的汉语言文学学者推向世界保持积极态度,他提出,在国外的社会普遍存在“汉语热”的情况下,把学者推向国外的主要途径还是学术交流。


“通过学术交流使我们的著名学者更加国际化,产生国际影响,是我们所希望的。而拔尖人才培养就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也就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如何构建求是科学班的国际交流体系,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如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进行国际合作,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国际化培养过程中,我们希望有一部分有国际视野的学生选择去国外深造,有一部分学生继续留在国内,这也是多元化发展的途径,系统化培养的方式。”


胡老师殷切地希望浙大学子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将中华文化传播得更远,这是作为一名老师对学生最沉甸甸的企盼与愿望。


拔尖培养计划在浙大已经延续 10 年了,也成功由 1.0 升级到 2.0 阶段,未来可能还会有 3.0 甚至是 4.0,在拔尖计划的发展过程中胡老师坚持不忘初心,立于三尺讲台,使命记于心间,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胡老师在访谈中也表示 :“由 1.0 上升到 2.0不仅仅是数字的上升,更是质量上的升级与革命。”从以往的培养计划来看,1.0 主要是局限在理工科,但基础学科中理工科与文史、社科是各有千秋的,而 2.0 版加上了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科专业,更加适合国家的发展需要,对提升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对国家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十年已至,又一个十年再度开启。拔尖计划与每一个浙大竺院人的相遇,都创造了看似不可能的奇迹。浙大学子身上肩负着的不仅仅是个人、家庭的责任,还有社会、国家的责任。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从前人手里接过的沉甸甸的担子。


新的十年已经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点击下方“原文链接”,可获取《拔尖通讯》完整期刊内容。

往期精选

1.【班团大赛】百年潮涌,踏浪今朝——记竺可桢学院2021级新生个性班团风采大赛决赛

2. 敦行致远,励学无涯——竺可桢学院2020级导师制启动仪式暨深度科研训练成果展顺利举行

3.【深度科研训练计划】您有一封来自科研团队的投票邀请函待查收~

4.【竺通知】关于开展2020级学生专业导师制工作的通知

5. 清心正道,慎独慎微——记竺可桢学院警示大会

6.【喜报】热烈祝贺王尉获得“提问与猜想”学术交流会成果展二等奖

责任编辑 | 尤释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