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竺涯共语 | 预告】专业前沿论坛:科学构筑新世界




活动总览

技术科学是将基础学科中有应用价值的知识体系分离出来,用于改造世界的活动。这其中,工程师画图,工匠做工,科学家做梦。浙江大学的追梦人能做什么?在做什么?会给世界带来什么?竺可桢学院《混合学习研讨班》课程开设专业前沿系列讲座,为同学们打开这扇门,欢迎你们成为浙大追梦人


本讲座同时将在智云课堂相应时段直播,欢迎同学们收看。



相关院系介绍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56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现有“自动化”“机器人工程”2个本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2个一级学科,是“电子信息”“交通运输”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等5个二级学科。学院下设工业控制、智能感知与检测、智能系统与控制、工业智能与系统工程、控制装备及综合安全五个研究所,以及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和分析仪器研究中心。控制学院科研基地综合状况位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建有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教育部“信息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的依托单位。2017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学科,2021年软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全球排名第17。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于2007年1月21日成立,下设航空航天系和工程力学系。1936年在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下设立了航空工程门,1945年成立了航空工程学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航空学科的创建和航空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浙江大学虽短暂有过火箭工程系,但其院系建制中就长期缺少航空航天类院系。航空航天学院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和力学学科为主体,交叉汇聚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力量,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为我国航空航天及力学相关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4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56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65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90人。在站博士后工作人员25人。学院现有两院院士4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人,浙江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9人。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浙江大学建系较早的学院之一。它发端于1927年创建的土木工程学科,,历经90年的发展,学院人才辈出,精英荟萃,校友遍布海内外。现由土木工程学系、建筑学系、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水利工程学系组成。土木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拥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设有国家级海洋土木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空间结构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含共建),国家级土建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工程、建筑与城规技术科学等2个校级实验中心,另有20个研究所(中心)。学院现已形成了院士领军,长江、杰青等为中坚,优青和拔尖创新人才为新生力量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明确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为中心、人才工程为基础、科研服务为支撑”的发展思路,立足于国家发展建设的实际,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工作。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创立于1927年,是我国化工教育先驱李寿恒先生在中国创建的第一个化工系。化工学院现设有化学工程、联合化学反应工程、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工业生态与环境等6个研究所。建有5个国家级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工业生物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流程生产质量控制与优化国际联合中心(与控制学院合建)、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宁德时代等共建),10个省部级实验室。建有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等5个重大区域合作平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截至2021年6月,学院有各类人员287人,在职人员165人,学科博士后58人,专职科研人员2人,项目聘用人员62人,在职人员中,专任教师(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学为主岗)114人,工程教育创新岗教师1人,推广及团队岗教师14人,实验技术岗位18人,党政管理岗位15人,其他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60人,占52.6% ;“百人计划”研究员23人,占20.2%;副教授27人,占23.7%;讲师1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3人,占3.5%。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求是讲座教授1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4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5人。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11年,是浙江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院系之一、中国最早从事机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单位之一、中国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之一,获评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百又十载的办学历程中,培养出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院士,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院士等13名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先进人物,以及两万余名社会各界优秀人才。建成了一支以路甬祥院士为学科学术领导人,谭建荣院士、杨华勇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机械工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拥有我国首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首批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首批机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首批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205人,其中专任教师113人。教师中有两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17人。在读学生近2000人,其中:博士生500余人、硕士生700余人、本科生800余人。学院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同时建有6个国家级教学与实践基地。





主讲人简介


邵之江


邵之江教授长期致力于工业智能和优化控制以及智能无人系统和机器智能研究领域。研究涵盖机理、数据、知识驱动的系统整体建模和分析方法;多层网格精细化离散化方法、实时优化高效算法、非线性预测控制的实时求解、多核并行计算和硬件加速方法等。

陈伟球


陈伟球教授长期从事多铁性材料、压电材料、功能梯度材料、介电高弹体等先进功能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分析研究,研究三维断裂和接触、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理论及实验、流固耦合等方向。

许月萍


许月萍教授主要从事水文与水资源、水灾害和水环境方面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系统风险分析与不确定性分析、洪水风险分析、水文极端事件机理研究、水污染风险分析、综合水资源管理和小流域山洪灾害治理等。

潘鹏举


潘鹏举教授致力于生物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结晶、高分子凝聚态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加工及其结构与性能调控、刺激响应性高分子材料等研究领域。

刘振宇


刘振宇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包括数字孪生、智能设计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检测,工业机器人。



往期精选

1.【竺涯共语 | 回顾】变换天工器如神:仿生研究与个人成长

2.【为同学办实事】竺院团委玉泉办公室上线!

3.【竺涯共语 | 预告】变换天工器如神:仿生研究与个人成长

4. 迎中秋,话未来——竺可桢学院举行2022级新生中秋座谈会

5. 竺可桢学院2022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6. 竺可桢学院召开领导干部任命宣布会

排版 | 黄声源

责任编辑 | 朱晴雯

审核 | 林威 张宇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