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涯共语 | 回顾】专业前沿论坛:情绪和社会行为的脑机制——相约浙大之滨,共探“脑科学”奥秘
❖
2022年11月22日晚,竺可桢学院《混合学习研讨班Ⅰ》专业前沿论坛系列讲座六在紫金港东2-302如期举行。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院教授、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科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海岚教授给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情感脑机制的发现之旅”的演讲。胡教授讲课科学、专业却不失风趣,赢得了同学的欢迎与无限热情。讲座由竺可桢学院副院长余倩教授主持。
介绍报告梗概,活跃现场氛围
胡海岚教授是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医学院的教授,也是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曾获得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讲座开始教授便介绍了自己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师承、研究方向和团队组成,为整个演讲提供了专业的氛围、完备的逻辑和清晰的脉络。
胡海岚教授进行分享
联系社会现实,讲解深入浅出
胡教授分享的是关于社会等级神经机制的研究。她先以一篇关于英国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变化与心理健康状况联系的论文引出话题,提出“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竞争和优势等级”“社会地位是影响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的观点,再通过科学研究与分析推理,对小鼠进行“钻管实验”以展开社会地位分析;随后介绍用病毒对小鼠各个脑区进行谷氨酸受体表达控制的生物方法,确定了控制社会地位的相关脑区。在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之时,教授趁热打铁,提出“钻管测试是否可以正确反映小鼠之间存在等级关系”的互动问题,引发同学人类讨论,场面十分活跃。讲座娓娓道来,逐层深入,令人趣味盎然。
讲座期间同学热情提问
枚举逻辑问题,深化内容阐述
随后教授提出两个未解决的逻辑性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展开了介绍。教授介绍了“mPFC神经元发放检测”“光遗传学激活前额叶皮层”等技术方法,将实验得出的结论系统而生动地展示了出来。最后教授以大家熟知的拳王泰森举例,讲述了“胜利者效应”。最后,教授通过一个现场小实验——选择性注意力测试,揭示了一个引人深省的结论:人们在注意力集中的同时总是会选择性忽略眼皮底下的惊喜,从而形成选择性注意力盲点。这也是抑郁症形成的机制之一。讲座结束,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参会同学们通过这次精彩的讲座,不仅能够学习到新颖专业的脑科学知识与研究方法,也能为精彩的大学生活找到前进的方向。
讲座现场
胡海岚教授的研究运用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余倩教授更是总结道:“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入与前沿化,我们更是能看到交叉融合学科的重要性。”相信混合班的同学可以全面多元的学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浙大人力量”。
往期精选
2.怀奉献之志,凝骨干之魂 ——记2022年竺可桢学院班团骨干培训
3.【竺党建】竺可桢学院2022年第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顺利举办
4.【竺涯共语 | 预告】专业前沿论坛:情绪和社会行为的脑机制
6. 竺可桢学院2021级导师制启动仪式暨第一期“知名教授学术小组”师生见面会举行
文案|谢一集 陈得江
图片|杨正宇
排版|甘嘉仪
责任编辑|朱晴雯
审核|张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