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滑雪大跳台背后,有一位北大环境人的故事
文章导读
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作为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比赛场地,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因其特别的“身世”、工业冷却塔的特别背景,在众多奥运场馆中显得与众不同。昔日的首钢缘何搬迁、转型?让我们走进这背后的一位北大环境人的故事。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2022北京冬奥赛场+百年工业文化,在火“出圈”的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运动员们腾空“起飞”时,一排工业冷却塔构成了画面中独特的背景。这种“赛博朋克”叠加冰雪运动的风格惊艳众人,被很多运动员盛赞“气场酷炫”“仿佛置身于虚拟世界或网络游戏中”。
在这块福地上,诞生了中国代表团的2枚冬奥会金牌,点燃了无数追逐冰雪的青春梦想,更传递着跨越国界、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
首钢滑雪大跳台,图中为谷爱凌在进行赛前训练
(图源:新华社记者熊琦 摄)
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首钢的工业园区内,这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利用工业遗产建设的竞赛场馆。首都钢铁公司冷却塔等遗留的工业资源经过改造后,成为世界上首座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
在这一排巍然耸立的冷却塔背后,不仅是一座百年老厂的转型故事,还有着一位北大环境人为破解大城市空气污染难题,以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顶着巨大压力建言献策,最终令北京的城市产业发展方向“调转车头”、让环境与经济并驾齐驱的故事。
双奥之城
面临空气质量质疑
这段故事,要从北京这座双奥之城讲起。
21世纪初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同时,国际上出现了对北京空气质量能否达到比赛标准的质疑声音。
彼时北京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包括燃煤、扬尘、工业废气以及机动车。作为中国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首钢在工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称为中国钢铁“梦工厂”。
然而,这一“工业时代的骄傲”带来的颗粒物污染却十分严重。2005年,首钢所在的石景山区细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达145微克每立方米,这一数据在全市处于倒数之列。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项目指出,首钢排放的PM10占石景山区总排放量的50%。
由于大气扩散,石景山地区的污染物对北京其他地区产生影响,影响程度由西向东递减,在冬季甚至可影响至朝阳区中部。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在给北京市政府的一封信中如是概括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北京市的上空有个黑盖,黑盖的中心就是石景山,到了晚上就往市里移,往下沉”。
要兑现“绿色奥运” 的庄严承诺,并长期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首都产业结构,首钢就必须迁出北京。然而,首钢的搬迁成本高达500亿元,不仅是北京城市规划的一大拐点,亦直接影响到首都六分之一的产业工人的去向。
首钢搬迁
这位院士参与始终
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唐孝炎院士,是中国大气环境化学的创始人和环境科学学科的推动者。基于北京大学环境风洞实验及数值模型模拟研究结果,她深刻地认识到首钢的污染物排放对北京空气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严重影响。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起,唐孝炎老师就多次向北京市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呼吁——
要从空气质量长期改善的角度出发,重新为首钢选址,并将包括首钢在内的污染企业迁出城市中心区,以遏制大气污染持续恶化趋势,从而保护公众健康。
然而,在经济发展优先以及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当时,这是一场持久的曲高和寡的“论战”。
“首钢搬迁与否”的问题涉及到环境、经济发展、城市与企业利益等多个方面,其间矛盾重重。
唐孝炎院士
为了寻求学术界的共识和支持,唐孝炎老师结合第一手的科学证据,持续不断地与相关学者探讨论证。与此同时,她不放过任何一场关于首钢搬迁问题的研讨会。会上,她一遍遍地摆事实、列数据,向与会的各界代表们讲解城市中心区污染企业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严正指出,这将严重掣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现实远比预期更为艰难和复杂。
尤其在一次会上,唐孝炎老师一个人势单力薄却“力战群雄”,在几乎是一面倒的、此起彼伏的批评声浪中,她顶住压力,坚持不懈地阐述了首钢搬迁与否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这次会上,争论和辩论异常激烈,唐孝炎老师如一位“斗士”,冲锋在前,勇敢地迎向每一种批评的声音和观点,直到她身体不适、体力不支时也坚持阐述她的观点。
瑞雪蓝天
北大环境人诠释初心
这一次的论战,引发了后续的多次讨论和论证。伴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知的提升,以及08年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的现实要求,首钢搬迁的观点逐渐得到了正面的肯定,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城市的发展定位也做了调整。
2005年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首钢总公司实施压产、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情况汇报》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为了适应北京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结构转型,首钢逐步关停钢铁生产线并全部外迁至河北唐山的曹妃甸。2005年6月,服役了47年的5号高炉停产,拉开了首钢的搬迁序幕。2010年,为使首都迎来更多蓝天,首钢搬迁完成,首钢北京园区全面停产。
2005年,北京大学牵头开展了《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在该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和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北京周边省区市措施》得到国务院批准并在华北六省市实施,在2008年8月奥运会举办的16天内,北京市共有10个一级天,刷新了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十多年过去了,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至今,北京空气质量始终维持在优良水平,“北京蓝”再次成为冬奥会的靓丽底色,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一致点赞。“人努力”、“天帮忙”,北大环境人的身影一直出现在空气质量监测和区域联防联控的“蓝天保卫战”第一线。
如今,首钢与奥运再次聚首,首钢滑雪大跳台承担了多项重要赛事,更逐渐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并新晋为网红打卡地。从建设到搬迁,从发展到转型,首钢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诠释了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建设愿景。
从2008到2022,双奥之城的“北京蓝”更传承着北大环境人对“澄澈空明的中国蓝”永续不变的护航,守望与深情。
参考资料
[1] 荡涤尘埃濯碧空--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取得重要成果[J]. 中国科技奖励, 2004(1):3.
[2]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Z]. 2005
[3] 宋宇, 陈家宜, 蔡旭晖. 石景山工业区PM10污染对北京市影响的模拟计算[J]. 环境科学, 2002(S1):4.
[4] 朱文轶. 首钢搬迁: 256个蓝天的背后博弈.《三联生活周刊》, 2008年第7期. 封面故事
近期热文
“中国大气网”公号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添加刘女士微信:Liu-T1997。
责编 | 刘彤 统筹 | 李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