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31

来自青海龙羊峡的三文鱼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过去短短2天内,从“网红”跌落舆论谷底。

图自央视原报道


央视财经在22日报道称,我国的青藏高原很早以前就开始养殖三文鱼,目前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消息传出后,一些网友围绕三文鱼的“身份问题”展开讨论,称龙羊峡养殖场中的是“虹鳟”,并非“三文鱼”。



有人指出“淡水虹鳟体内含寄生虫,生吃存在风险”。随即,部分媒体号称要“辟谣”,用“假三文鱼”、“生吃要出人命”等字眼讽刺原报道“指鹿为马”,有的甚至还直呼“奸商文字游戏”、“谋财害命”等。一时间,舆论场硝烟四起。




一条简单的三文鱼为何如此引战?

这鱼究竟是不是三文鱼?

能不能吃?


什么是三文鱼?


其实准确地来说,三文鱼不是一个科学名称,这是业内商品名称的统称。


虹鳟也好,挪威的大西洋鲑也好,在业内都统称为三文鱼类。


虹鳟


此前在部分媒体对“青海三文鱼”原报道的“讨伐”中,均号称引用了微博上一位认证为水产专家的大V“开水族馆的生物男”的评论。后者在24日发文替龙羊峡“洗地”,称从物种角度上虹鳟归为大马哈鱼属,并非鲑属,但和大西洋鲑同属鲑科。此外“虹鳟在商品名上也被民间认知为三文鱼”。


图自“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微博,下同


该博主还贴出“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可见备案品种中三文鱼后括号内明确标有虹鳟字样。



24日,记者走访甘肃省水产研究所所长张艳萍博士,后者表示认同:“这是一个认知概念问题,三文鱼是商品名,不是种名。消费者普遍认为三文鱼一定是进口大西洋鲑鱼,然而所有的虹鳟鱼、大西洋鲑鱼——鲑形目下属大约220个品种,都可以通俗称为三文鱼。”


无独有偶,有记者采访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炳谦。他同样指出,三文鱼不是一个科学名称,这是业内商品名称的统称。虹鳟也好,挪威的大西洋鲑也好,在业内都统称为三文鱼类。因为英文叫“salmon”,音译了叫三文,三文这个名字,不是说大西洋鲑可以用,虹鳟就不可以用。



专家介绍道,三文鱼(学名salmonidae)其英语词义为“鲑科鱼”。三文鱼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所以准确地说三文鱼是鲑鳟鱼。而鲑科鱼中的鳟属鱼有两种:海鳟和虹鳟。20世纪初,挪威人带着大西洋鲑登陆香港,称之为“salmon”,这个外来词在粤语中被音译为“三文鱼”。而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包括我国东北产大马哈鱼和驼背大马哈鱼等。

那三文鱼可不可以生吃?


对于这个问题,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基地常务副总杨旭介绍,从1995年挪威对中国出口以来,中国人吃到的都是进口养殖三文鱼。很多消费者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野生的就是天然的,一定比养殖的好。其实并不尽然。


“就渔业产品而言,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是它们每天是否能摄入均衡的营养物质,是否能生活在安全、洁净的环境中。”杨旭补充道。



这一说法得到了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李长忠的肯定。他告诉记者,目前在青海省没有发现严重的能够危害健康的鳟鱼寄生虫发病情况:三文鱼可以生食,它有很多食用方法,刺身只是其中一种。但从安全角度而言,三文鱼加热到65摄氏度以上食用比较放心。



甘肃省水产研究所所长张艳萍博士表示,“青海龙羊峡水库养殖的是三倍体虹鳟鱼,不存在有寄生虫不能吃的说法。”“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同样指出,目前青海龙羊峡养殖场虹鳟“寄生虫抽检数量确实为零”。他还在微博上给网友答疑解惑,指出“青海三倍体虹鳟脂肪肥美,其肉质可与挪威三文鱼媲美。”




但还是有网友表示疑问。


在《农业日报》25日的报道中,有记者了解到龙羊峡出产的冰鲜三文鱼,其检测报告中称未发现“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而“异尖线虫”通常在海水中孵化,是否出现在淡水中的虹鳟身上,并不得知。


那青海三文鱼到底能不能生吃,品质可不可信?目前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还未透露该地养殖虹鳟的检测报告全文。不过,“开水族馆的生物男”于今天下午2点在微博上发言,给出“生吃虹鳟”必须要符合的两点要求:



由此可见,除了“异尖线虫”外,此前网友热门关注的“肝吸虫”并未在青海虹鳟中检测出,“即便不知情吃、过青海虹鳟的人,应该问题也不大”。不过无论出于食品安全还是口感味道的角度,“开水族馆的生物男”还是建议大家熟食。


淡水三文鱼和海水三文鱼哪个好?


实际上,海水三文鱼不比淡水三文鱼金贵。


中国之声援引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的表述,称在挪威和智利等国也养殖大西洋鲑和虹鳟等,从受欢迎程度来看,不少当地人更倾向于虹鳟,且虹鳟的价格要高于大西洋鲑,依据2014年的数据,在海水养殖大规格产品中,大规格虹鳟的产量仅次于大西洋鲑的产量。


虹鳟在海水淡水都能生存。大西洋鲑前半生在淡水里,后半生才游到海里面,游到海里后身体的颜色就出现了彩虹色。挪威、智利等国要么靠近北极、要么靠近南极,水温低,适合于海水养殖,中国目前海水养殖的主要问题就是过不了夏天,超过18度就会出现危险,而到了20度就会出现死鱼。


“彩虹色” 图自维基百科


目前,国内最大的鲑鳟鱼养殖基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龙羊峡,海拔2600米,年均水温12℃,不封冻,是不可复制的鲑鳟鱼理想养殖环境。在这样严苛的养殖环境之下,虹鳟感染寄生虫的概率较低,而网传的“肺吸虫,肝吸虫,阔节裂头绦虫等寄生虫”更是基本不可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炳谦表示,海水养殖三文鱼不必然不含寄生虫,淡水养殖也不必然含寄生虫。


青海龙羊峡 图自微信公众号“央视财经” 下同


对三文鱼的偏见,让央视财经背锅?


这样一来,这次“三文鱼风波”的事后讨论,再次将话题绕回这块青藏高原养殖场,网络谣言开始散播之前,央视财经的原报道是否就已经存在“槽点”呢?并没有。


原报道写道:“坚持把三文鱼搬到高原上养殖的人就是王炳刚(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自从开始三文鱼养殖,王炳刚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孵化车间里进行检查。消毒,是进入车间之前的第一项工作。对此他说道:‘为了防止病毒细菌进入育苗车间,我们一定要全副武装,并且还要进行一些消毒。’”



同时,文章还对团队“如何克服高原海拔带来的技术难题”、“为防止鱼苗得病而作出的努力”进行了介绍。通过科学技术、先进设备的帮助,该养殖场的鱼苗存活率从原来的40%飙升至80%以上。要知道,一些野生虹鳟品种第一年的存活率还不到10%。



此外,报道称养殖场建成循环水系统后,育苗车间每天的换水率也从之前的100%减少为10%,并且这10%的水也不会白白浪费掉,它会集中存放到车间旁边的蓄水池里,通过村民灌溉种地,进行二次利用:不光节省了珍贵的黄河水资源,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对此,技术团队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要配置出完全国产化的高品质高原三文鱼的饲料配方,使国产三文鱼的品质不亚于任何一个国际对手。其中青海大学副教授马睿说道:“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发展自己的产业,一定要国产化,我觉得这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报道以《科技里飘出的新“鲜”味》,提倡提科学技术挑战地理难关,把控鱼苗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为大家的餐桌增添美味。而据《科技日报》不完全统计,国内鲑鳟鱼消费量每年在11到13万吨,国内产量不到5万吨,青海2017年产量为1.38万吨,已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对此,中国渔业协会官方微信发文显示,三文鱼养殖是国家鼓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水产养殖的代表产业之一。中国养殖“三文鱼”凭借地缘优势,相比进口“三文鱼”物美价廉、安全卫生,对老百姓来说是吃得起的放心“三文鱼”。



本文综合自观察者网

作者:徐乾昂

微信编辑:胡雨松


你或许也想看↓↓↓

昨天还在出租车上买零食,今天就被紧急叫停!为啥突然不让卖了?

刚在饿了么点完外卖,信用卡就被盗刷!说好的“隐私保护”呢?

炮轰星巴克,疯狂烧掉10个亿!瑞幸咖啡能火多久?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