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一周】大学周边科技园,李强为何特地造访?
李强亲自点题的这次调研,传递出颇值得关注的信号。
1
在连续出席市委中心组学习会、市委常委会、市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市纪委全会等多个重要会议后,上周五下午,李强专门安排半天时间调研大学科技园建设。
在岁末年初紧张繁忙的工作日程之中,李强亲自点题的这次调研,传递出颇值得关注的信号:上海将把大学科技园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地,全力支持、加快发展,更好发挥其应有作用。
他先后实地察看的复旦大学科技园和同济大学科技园,均系大学在科创领域“破墙而出”的典型;随后邀请上海多家知名高校校长参加的座谈会上,专题研究的也是大学科技园建设问题。
此时的高校已接近寒假,但高校周边的科技园内显然没有半点放假气息。对上海来说,这里的忙碌,是一种合乎期待的图景。
2
两周前,李强曾前往沪上部分科技创新型企业调研,并在现场召开了一次范围不小的座谈会。再之前,他还召开过集成电路企业座谈会、中小科创企业座谈会等多个会议。
这种“调研+现场座谈会”模式,从李强初到上海就开始有了。
2017年12月,李强曾在上海交大调研时主持召开一场科学家座谈会。当时出任上海市委书记不久的他,为自己心目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概括了三句话:“就是要有强大的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要有一批重大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要在创新成果产业化上处于领先地位”。
此后,提升科创中心的全球影响力,特别是“创新策源能力”,就成为一个在上海优先级颇高的议题。
这是上海多年以来的自我期许,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工作的明确要求。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要“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而李强在多个场合都曾表示,上海要在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上加快突破,努力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策源需要基础实力,亦需要通道,需要协同。李强曾指出,上海要建设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开放度更大、协同性更高、策源能力更强”的合作大平台,“我们将打通科技创新链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就包括前端的研发、中端的转化和末端的应用。
前后两端此前谈得很多,而中端的转化问题,多年来一直被视作一个短板。专门研究大学科技园建设,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为了突破这个短板。
3
自上海提出打造科创中心以来,如何让“纸”变“钱”,就是始终萦绕不去的追问。
2018年6月21日,李强首次以“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身份主持领导小组会议,就表示上海要针对存在的短板和痛点,加大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力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几天后的十一届市委四次全会上,他更强调,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的关键是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率。
“技术迭代越来越快,创新成果搁置越久,价值损耗越大。”李强直言,“目前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必须优化机制,打通环节,消除堵点”。
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考验的是产、学、研、用各方的协同和突破。他们需要找到合适的平台和载体,以一种顺畅的机制实现对接。
2018年底的十一届市委六次全会上,李强曾专门谈起“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问题。“平台模式越来越展现出强大的整合力,BAT强就强在平台上”,他表示,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也要借鉴平台模式”,善于对资源进行“组合和整合、嫁接和连接”。
在他看来,上海需要在既有的研发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功能的复合性、运作的灵活性”,丰富平台的“生态系统”,从而提升能级。与此同时,有形的创新载体——比如创新园区,亦需要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浓度”,并强化“磁效应”和“场效应”。
而大学科技园,正是一个特别的平台和载体。
市委全会上,李强曾专门谈起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英国剑桥科技园、法国索菲亚科技园等世界知名的科创空间,并带出大学科技园话题,希望相关方面深入思考,怎样对标世界顶尖大学科技园的经验,把上海的这些载体“做大做强”。
他当时就透露,要专门抽时间请大学校长们开一次座谈会,商议大学科技园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4
“大学科技园一头连着学界、一头连着业界,最有条件集成各种科学技术、各方优秀人才、各类创新资源,最有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上周五,李强在座谈会上说。
他的期待是,各方能够集中优势资源、瞄准主攻方向,把大学科技园真正打造成为“各类创新要素汇聚、融合、聚变的大平台”。而其中,特别要“聚焦知识溢出,加强制度供给,推动科技成果更加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被请来参加这场座谈会的,除了沪上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的13所高校负责同志,还包括杨浦、闵行两区负责同志。这是上海高校“资源溢出”“知识溢出”实践最为频繁的两个重点区。
实现这种“溢出”,往往是双向乃至多向的过程。用李强的话说,这既要“把动力激发出来”,也需要“把合力凝聚起来”——高校要敢于并习惯打破“围墙”,在有应用前景的领域果断对接市场需求,主动参与和支持地方的整体经济布局;地方上则需在环境营造、市场对接和制度供给等方面多做文章,确保“溢出”的资源能够“接住”、能够“落地”、能够“转化”。
这也是时下强调的“协同创新”的要义。去年下半年,李强在阐释上海的创新愿景时,一再表明开放、协同的重要性,并称上海要促进全球技术、资本、人才有效对接、有力协同、有机联动。而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地带的小区域内,产学研用的协同联动,无疑更应顺畅有力。
当然,这也不仅是区一级的任务。李强在上周五的座谈会上表示,上海将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强化政策引导,支持高校加大建设力度。“大家共同努力把大学科技园建好建强,形成品牌特色”。
而更多制度性突破,自是题中之义。
5
很长时间,制约成果转化的是制度瓶颈。制度背后,则往往是观念问题。
比如一条“国有资产流失”,就曾让众多高校和科研人员举步踟蹰。但如今,这些制度和观念问题,均被明确要求突破。
去年年中的十一届市委四次全会上,李强就要求相关主管单位和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高校、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的自主权,激发研发团队积极性。
他特别明确说:“成果放在那里不转化,造成机会的丧失和成果的贬值,那才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
两周前,在谈及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时,李强又提出,上海应尝试搭建让技术拥有者、技术需求者、技术服务者、资本拥有者等各方都充分参与的平台,进而打造成中国乃至全球的“技术转移之都”。其中的关键,则是“市场主导、企业唱戏,政府搭好平台”。
此外,科技与金融的有效对接,亦是令其挂念已久的问题。李强曾多次表示,上海金融要素市场齐备、金融资源高度集聚,“这个离金融最近的地方,科技和金融不应有较远的距离”——创投机构要有更大意愿投本地初创企业,政府天使投资基金的绩效需要设法提升,制约成果转化的短板亟待突破,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任务也被期望加快推进。
而当“创新策源能力”一再被提到特别高度时,这些领域的制度创新,及其背后的观念更新,均需要达到越来越高的高度。
高度是否足够,创新是否到位,每隔一段时间看一下大学科技园,或许就能得到答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珉迕
摄影:陈正宝
◢ 猜你想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