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采访完援鄂医疗队,我被张文宏式的耿直boy们“逼疯”了…

上观新闻 2020-08-19
这次疫情中
“硬核”医生张文宏
圈粉无数
▼▼▼


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他突然接到了母亲的电话。

记者故意说道:“我们没有看到过张医生跟妈妈通话的样子”。

结果张文宏挂断的很干脆:“我就知道你们这些记者采访的时候,就想窥探人家隐私,我偏不接。”


记者追问:“那您想念您的母亲吗?”


张文宏反问一句:“哪一个正常人会不想念自己的母亲呢?”


网友纷纷被张文宏的真实圈粉

然而他说

我们(医生)之间平时就是这样说话的呀



果然,小观前线的同事

在上海援鄂医疗队里遇到了好多“耿直boy”

她向小观“哭诉”

自己采访了10位援汉医护

他们都“极不配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一起来“评评理”



采访对象是上海派赴支援武汉的一支医疗队,我一口气采访其中10位党员医护,每一位都来自不同科室不同岗位。


因为没有面采,常常电话开头我会一阵寒暄,说些“辛苦啦,刚出舱吧?”这类塑料客气话,但通常会被对方冷静接话“没事,还好”“不累,您说”。


要写的稿件主要想凸显前线医护群体本身,所以采访的问题大都聚焦治疗之外。一般会从作息开始聊,我问“在武汉是不是特别辛苦,睡得好吗?”,医生们的答案通常非常一致,睡挺少的,但是我在上海的时候也睡得不早,所以没什么问题


我接着问“生活上心理上有什么变化吗?您遇到过什么困难吗?”原先声音略显疲惫的医生明显来了精神,清了清嗓子。我一阵激动,想着总算有得说了。结果医生开始疯狂给我输出新冠肺炎重症诊疗经历中的各类难点,包括基础病怎么处理、危重症有什么办法、如何前后配合会诊……讲了足足五分钟,还意犹未尽。我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些确实是困难,但好像不是我说的那种困难啊。


有时候会问,那你们自己呢?医生一般就轻描淡写来一句“我们挺好的,特别有信心!”不甘心接着问“家人呢?会担心吗?”“大概会担心吧,不过他们早习惯了”。


聊成这样,还是不得不把话茬儿捡起来,强行继续。我打算换个思路,于是开始问“您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感染科这么危险平时又相对边缘,为什么选这个科室?”电话那头,医生思忖片刻,说“你可能不太了解,是这样,我们医科本科阶段一般各科都要学的,包括……然后你在三级学科里面再选……”


我琢磨着下一次采访不能这么含蓄,得单刀直入,让他们说自己。


我:“入党的时候有想过这样的时刻吗?”“接到出发的召集通知的时候有想过什么吗?”

答:(异常迅速且坚定地回答)“没有!”

我:……


他们确实“没有”,没有时间准备,没有时间感慨,没有时间想这些,但他们的行动早已回答过太多问题。在这次的采访经历中,我发现了人人都爱的张文宏式“耿直boy”,遍布医护团队。他们真诚可爱,常常出其不意又令人忍不住感动。

前线有份最危险的工作是“插管”,因为直面病人的呼吸道,而且插管过程很容易引起患者咳嗽产生飞沫和气溶胶,感染风险极高。和每天都在插管的麻醉科医生聊,我问他,这么危险的工作你担心过吗?他回答,“担心啊,我特别担心如果我插管没成功,病人可能会错失救治黄金期,还得赶紧让守在外面的急救医生进来抢救……”

他们心里装的全是病人。

在后方见闻各种焦虑暴躁沮丧恐慌,和在前线的他们聊,反倒是无比一致的淡定自信积极冷静,医生说“比起当年非典,之前出征西非战埃博拉,这次特别有信心”,护士说“我们换个地方做本职工作而已”。

电话那头医护们的南方口音听来很亲切,总让我觉得可能在上海街头无数次与他们擦肩而过,会不由自主像担心家人朋友一样担心他们。每个电话结束前我都会说“早点回家”,希望我们能在上海以陌生人的方式早日“重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综合报道

相关作者:李楚悦
微信编辑:佳思敏


◢ 猜你想看↓↓↓

曾经的“重灾区”,仅一个月就控制疫情!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上海人彻底告别“熏拉丝” ,不过牛蛙还能吃

武汉居民隔窗向中央指导组反映问题,孙春兰要求:不回避矛盾,深入调查0,1,5……100000米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