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咋回事?早上给我送外卖的小哥,下午居然在星巴克给我冲咖啡……

黄尖尖 上观新闻 2020-08-19

午后,派送完上午一波生鲜外卖订单的张诚,急匆匆地走进位于同一个商场的星巴克门店,开始了一天的第二份工作。把蓝白色的盒马制服一脱,穿上星巴克的绿色围裙,摇身一变,从骑手变成了咖啡师。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张诚没有想过自己会同时成为盒马骑手和星巴克合伙人。在上海一家高级饭店担任经理6年的他,疫情过后没等来复工通知,却等来了公司的解职邮件。

让张诚找到人生中第一份零工的是一个名为“独立日”的灵活用工平台。疫情期间,独立日推出共享员工方案,协助餐饮企业将闲置劳动力转移到生鲜、商超等现阶段高频用人机构,一共为9366名餐饮企业员工提供了过渡的就业岗位,为逾百家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

疫情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变化,就业模式的改变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也许,“灵活用工”今后会被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接受,成为全社会就业体系内一个庞大的“蓄水池”。

疫情期间实现“用工大挪移”


今年一月底,疫情导致众多餐饮店歇业,消费者从过去“点外卖”变成了“点半成品”,导致餐饮外卖量下降严重,但生鲜外卖却一下子增长起来。一边是餐饮客户的求助:“工资实在发不出了”,另一边却是生鲜客户的用工需求激增,“我们现在亟需骑手”……在这种此消彼长的需求中,独立日看到了传统餐饮和生鲜电商之间已形成一种对冲关系。

大年初二,平台当即推出临时借调的“共享员工”计划,累计征得有用工需求的生鲜电商、商超配送等企业逾80家,用工缺口超过15000个,而希望输出员工的餐饮企业超过300家。其中美团、沃尔玛通过这项计划,面向全国40个城市招聘10000名服务人员,包括6000名配送员、4000名仓配分拣员。

虽然供需对接起来,但要让餐饮员工快速适应生鲜电商、商超配送等岗位要求,并非易事。以往在传统面试招聘模式下,跨界用工的成功率可能仅有20%。而独立日是怎么做到的?

在独立日上填报个人信息后,张诚收到了来自独立日管家的线上面试邀请。通过简单的线上对话,管家捕捉到除简历以外更丰富的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细化到是否染发、指甲是否干净平整、普通话是否流利、说话时有没有微笑等,相当于对他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人物画像”。

对求职人员进行画像的同时,也对企业画像。独立日通过大数据技术,将生鲜电商与商超配送等用工企业岗位需求、性质与要求梳理出逾百个属性标签,形成完整的“用工画像”,再借助智能化算法模型,与餐饮企业员工个人能力进行精准匹配。平台的匹配成功率达到80%。

可供企业选择的“共享员工”方案有两种:

  • 餐饮企业可与相关员工延续现有劳动合同关系,但只发基本薪酬,独立日代替商超、生鲜电商等向员工发放兼职报酬。


  • 另一种方式是餐饮企业和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该员工成为独立日的灵活劳动者,期间酬劳由独立日直接发给员工,等借调结束后,餐饮企业可选择与员工恢复此前劳动合同关系。


独立日的创始人郑一算了一笔账,很多借出员工的餐饮企业只需支付基础工资,相应的人力薪酬开支成本已降至原先的2/5,甚至部分短期“暂停”劳动关系并输出员工的餐饮企业,也可以将人力薪酬成本压缩至零。

此外,考虑到疫情期间员工出行的安全性,独立日还优化了匹配算法,令整个模型尽可能压缩员工上班路程,避免员工长时间乘坐公共交通,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超市根据营业需求雇用灵活用工者可以降低用工成本。

将用工需求叠加到每一个小时


独立日位于杨浦长阳创谷的办公地,被布置成了动漫世界。四周是《海贼王》的漫画墙绘,年轻人在电脑前埋头工作,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个个对话框:“我们的愿景:改变年轻人的工作方式!”“在这里,一起定义兼职的未来!”个性鲜明的“喊话”,或许就是这个团队静静燃烧的“团魂”吧。

郑一是个90后,说起独立日的创立初衷,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一条曲线。“企业用工就像这条曲线,从早到晚,有波峰和波谷,而全职员工就好比一条直线,工作时间全程待命。企业在所有时段都要付给员工相同的工资,而员工工作一天时间,实际上平摊到每个小时的工资并不高。这就是用直线的方案来解决曲线的问题,不合理,也不划算。”

他举了国外的案例。“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很多餐饮零售企业发现店铺销售存在峰值与峰谷阶段,他们会在销售高峰期多招人,在销售低迷期减少用工数量,最大限度降低薪酬开支压力。这些国家餐饮零售企业灵活用工比例达到70%-80%。”

早上在盒马配送生鲜,下午在星巴克冲调咖啡,让这种灵活用工方式变成现实的,是平台精细到小时的用工匹配方法。“大数据把所有个人的时间和企业的需求分隔成以小时为单位的基数,在每小时的基础上,叠加企业的用工需求和个人的年龄、技能等要素,只有在这样精细化的维度里,才能实现两者的精确配对。”

成功录取以后,独立日会追踪每个人的工作状况以及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替员工交社保等,像张诚这样的灵活用工者也不用担心欠薪或漏交社保。如果没有被录取,大数据将进行重新匹配。平台对个人不收取费用,只对企业端收费。

随着企业与独立日展开长久的合作,平台累积的数据量逐渐增加,对企业的画像就越详尽。独立日与一般求职网站不同,它为企业提供的不是一次性交易,而是粘性更强的长期服务,这也是平台匹配成功率高的原因。

独立日位于长阳创谷的办公地。

灵活用工时代即将到来


伴随着商超、餐饮业和生鲜电商率先实施尝试“共享员工”模式,如今不少物流和制造业企业也加入了共享的队伍。“其实在疫情以前,餐饮零售行业就已经看到了这种需求,但调整用工模式需要较大规模的变革,疫情发生之后,企业更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当风险事件突然降临时,灵活用工有助于缓解薪酬开支等刚性开支,让企业度过资金链难关。郑一认为,疫情让企业意识到了灵活用工对降本增效的重要性,可能会加快各行各业引入灵活用工的步伐。

 “从餐饮和电商快递行业,发展到更具有技术含量的职业,这是灵活用工的未来方向。”郑一说,在灵活用工的初级阶段,劳动密集型的餐饮零售业会最先有动力去尝试这种方式,但到了第二阶段,越来越多的灵活岗位成为常态后,就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和中高端职业从业者因为享受自由的工作状态而加入灵活用工。这样的供给侧变化,会进一步衍生出新的工作岗位,如自由摄影师、自由程序员和自由设计师。

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还有一段路要走。“目前平台上积累的从业人员素质整体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企业端也需要时间去逐渐培养新的用工模式,把常规工作变得更细分化、零工化,并学会精准描述用工需求。”灵活用工的市场和社会接受度还需进一步培育。“公司内部有个五年计划,希望在2023年实现帮助1000万用户赚到1000亿工资的目标。”郑一说。

在某种意义上,灵活用工也是一种新型的服务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像独立日这样的大数据灵活用工平台的出现,能打破信息壁垒,挖掘出精准的就业信息,体现上海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

记者手记:不是只有全职才算工作 
一直以来,大学都是以将学生教育和培养成从事全职工作的全职员工为目标的,大学的就业服务更关注让学生和全职工作进行配对。在“只有全职工作才算工作经验”的心态下,学校和社会机构很少会帮助学生们找兼职工作。
其实在国外一些大学,鼓励学生找零工的苗头已经出现。波士顿大学开发了一套Quick Job公告板系统,上面包含了一系列短期工作机会,比如打扫落叶、协助医学研究、开发网站。德保罗大学音乐学院利用一款叫做The Gig Connection的学生应用程序,帮助学生在芝加哥各地找到零工机会。像这类帮助学生找到短期项目、任务和零工的专用平台的出现,或许透露出了未来就业服务的样子——就业服务必须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工作机会,而不仅仅是找到工作岗位。
零工经济正在颠覆公司的工作模式和招聘手法。越来越多企业的领导者选择根据企业需要,与独立承包人、顾问和自由职业者合作,而不是聘请全职员工从事全职工作。
在零工时代来临之际,当下的大学生除了要学会怎样当一个全职雇佣员工以外,还要具备有效从事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心理准备。他们要懂得如何胜任一个项目,甚至经营一家小型企业。因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他们将加入的很可能不再是过去的传统全职工作,而是越来越独立的灵活用工生态。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黄尖尖
微信编辑:胡雨松


◢ 猜你想看↓↓↓
上海蔬菜集团旗下批发市场全面排查风险点!卫健委提醒:去菜场买菜要这样做→
离下班还有40分钟,两声巨响,从此天人永隔...温岭槽罐车爆炸后实地探访 →
最新!朝鲜彻底炸毁朝韩共同联络办公室,青瓦台紧急商议对策
酒水从60元卖到30元,顾客会来吗?夜餐厅现在活得怎么样,他说了大实话→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