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变化是卫生间,充满安全隐患的浴缸换成了淋浴房,淋浴房内外的高差被“抹平”,老人进出不再有被绊倒的风险,未来可能用到的轮椅也能自由推进淋浴房。曹鹏与夫人对改造很满意。
10年来,时生福祉创始人王晨带领团队为很多家庭、社区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设计。“适老化改造是一件值得去投入的事情。一个小小的改造,就能帮助老人规避生活中的风险,提高晚年生活的品质。”王晨说。不过,在现实中却还有很多“盲区”,亟待改造。老人晚年生活最怕遭遇什么疾病?答案是骨折。“骨折,给老人和家庭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有估算,每年全国有2000万人次老人跌倒,即便有1%发生骨折,造成的社会损失也是巨大的。而通过适老化改造,完全可以将这一风险大大降低。”王晨说。曹鹏与夫人都90多岁了,他们身体状况尚可,可以自由走动。他们家的适老化改造,首要是消除家中的风险隐患。应他们的要求,这次的改造主要在卫生间部分。“卫生间往往是老人容易发生跌倒事故的地方,是家庭适老化改造的重点。”王晨告诉记者,浴缸,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一定不能继续使用的淋浴设施。很多跌倒,就是发生在老人跨进跨出浴缸边缘时。曹鹏家的卫生间内就有一只浴缸,王晨的改造设计,首先要将浴缸换成了淋浴房。但与普通装修时打造的淋浴房不同,适老化的淋浴房一定要去掉“挡水板”,“抹平”淋浴房内外的高差,让老人可以毫无阻碍地进出淋浴房。“在技术上,嵌在地面中的‘条形地漏’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王晨在设计淋浴房时,还要考虑到老人的“未来时”。
王晨在曹鹏家检查一些盲点
“适老化改造,不仅要着眼于老人当下,更要考虑他们的病理与生理发展。”对大多数老人家庭的改造来说,未来轮椅的使用一定要考虑进去。“如果以后老人使用了轮椅,那么洗澡时可能要将轮椅推进淋浴房。这就是要考虑淋浴房的空间够不够大?入口处够不够宽?”在设计初稿中,王晨为淋浴房配了一个浴帘。使用浴帘的好处是,没有了入口的限制。但曹鹏的家人并不喜欢浴帘;他们希望使用玻璃门,觉得玻璃门可以更有效地阻挡水溅到淋浴房外。尊重他们的想法,王晨经过精准地测量,为淋浴房重新设计了两道移门:一道在正面,一道在侧面。“因为卫生间内台盆位置的限制,淋浴房正面入口的宽度,无法让轮椅车通过,所以我在侧面又设计了一道拉门。两道拉门一拉开,轮椅车就可以从交叉处通过了。”卫生间的改造是重中之重,但适老化改造并不局限于此。王晨家有一把适老化椅子,两侧带扶手,椅子的深度、扶手的高度、靠背的软硬度,都有讲究。这是他给外婆买的。有一次,外婆坐在一把没有扶手的椅子上,起身时,腿软了一下,摔倒了,结果髋关节骨折了。那年,外婆92岁。当时,他家的椅子都没有扶手。“如果老人当时坐在这样的一把椅子上,可能就不会摔倒了。”家庭适老化改造,到底要改些什么?涉及方方面面,可谓“一户一策”。“设计师要去实地走访、细致观察,找到那些安全隐患点;要与老人、与老人的家属,面对面聊,寻找与发现老人的需求。”10年前,王晨在电视节目“梦想改造家”中为一户住在老公房中的老夫妻做改造,这也是他在国内做的第一户适老化改造家庭。当时,老太太身体尚可,老先生腿脚不便,需要坐轮椅。老先生有个愿望:自己被老伴照顾10多年了,他觉得老伴太辛苦了,连自己起床后从床上更换到轮椅上这样的事情,都要老伴每次在一旁帮扶,他希望自己能实现床上到轮椅上的转换。
王晨改造的第一户人家,图为卧室改造前后
“老人在能力范围内如能做适量的肢体活动,对他的身体健康来说是有好处的。”王晨为老先生设计与定制了一张床。床的高度与轮椅差不多,且下部是空的,这样的设计,让轮椅可以推到非常靠近床的位置,老先生就能比较方便地自己在床与轮椅之间转换。
厕所改造前后
在王晨看来,适老化改造还有一条“黄金原则”:就是改造后应该对老人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在为那对住在老公房的夫妻做改造时,他坚持一定要在楼栋门口增加一个轮椅可以通行的坡道。他不怕麻烦,敲开整个楼栋的邻居家的门,征询他们安装坡道的意见。最终,坡道建成了。此前很久都不出门的老先生,自己操作着轮椅,出门了,非常愉快。“要让老人尽量走出家门,与外界交流、与外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是适老化改造要实现的场景。”王晨说。当老人走出家门,更多适老化改造就应该“发生”在社区、街区。这几年,王晨与团队将适老化改造设计服务,延伸到社区与街区。王晨与团队发现,在国内的一些公共场所,目前适老化设施还相当不完善。“上海很多商场的无障碍厕所都形同虚设。有的厕位前有几个台阶,轮椅根本不可能跨越;有的厕所内的扶手是装反的,老人拉住后无法借力。”上海某知名工人新村,在实现拆除重建改造后,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大幅改善,小区也一跃成为“网红小区”。但这里的公共厕所使用起来却不那么方便。王晨团队的年轻设计师,曾坐着轮椅来过一次实地体验:一条坡道,轮椅通过并没有问题,但到了厕所门口却遇到了麻烦,厕所采用了弹簧门设计,人拉着门,就无法操作轮椅行动,一旦操作轮椅,就得松开手,门就自动弹回。“有相当数量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没有实现‘无障碍’,背后原因是,这些设施在建成后没有对其是否实现了‘无障碍’进行有效验收与监管。”王晨说。在日本,很早就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纳入相关法规中。“日本出台了《无障碍法》,非常详细地规定了各种无障碍设施应该符合什么标准。试想一下,引导盲人独自过马路,应该很难吧。但日本的无障碍设施实现了。在过马路时,当横向可通行时,街区会响起声音,当纵向可以过马路时,会响起另一种声音,以此来引导视障者安全过马路。”王晨说。让老人不脱离社会,
在精神上有所慰藉
这几年,上海各个社区都在大力为居民打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主要瞄准老年人群,因此社区食堂、长者照护之家、托老所等功能成了“标配”。王晨认为,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打造,不仅要有适老化的硬件,还要渗透“适老化”的经营理念。“能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定是走得动的老人,他们大多六七十岁,但可能依旧‘上有老、下有小’,有年迈的父亲母亲、年幼的孙辈。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打造,要考虑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在他的构想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应逐步转变为全龄化友好社区中心。这里不但要有医疗服务、日托所、就餐点,还要有幼托所,有类似Wework的银发众创空间。这些“小老人”可以在全龄化友好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度过这样的一天:一早,他们将年迈的父母亲送进托老所,将年幼的孙辈送进幼托所,他们自己到银发共创空间,工作、创业、娱乐,喝杯咖啡也行;中午,他们将父母与孙辈接出来,一起在社区食堂吃个饭;下午,再将他们送回托老所、幼托所,“小老人”则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晚上,上班的子女回来了,如果不想做饭,全家都可以到社区食堂就餐……“当有足够多的资源、有足够吸引人的项目,这样的场景并非不可能实现。”“当老人在身体上渐渐开始衰落时,通过一些改变,让他们能够不脱离社会,在精神上有所慰藉。这也是通过适老化改造可以去实现的场景。”王晨说。日本是个高度老龄化的国家,政府正在推行一种名为“多代同堂”的模式,即老人与年轻人生活在同一幢楼内,跨越不同年代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与互动。在地神奈川县藤泽市有家“伸代公寓”,8家单人房间,每间20多平方米,有独立的厕所与浴室,适老化设施齐备。公寓内住着3位老人,4名年轻人以及一位坐着轮椅的年轻人。“伸代公寓” 王青摄
年轻人与老人每月的茶话会
公寓管理者对老人收取的租金,高于市场一般价,但对年轻人的租金只有老人租金的一半。年轻人要享受这样优惠租金,有个条件:年轻人早晚进出公寓时要与老人打招呼,聊一下家常,并每月组织一次茶话会。公寓对面有一幢楼,里面有咖啡馆、洗衣房、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中心与上门医疗诊所,可以满足老人的日常社交与基本生活需求。
咖啡馆 王青摄
咖啡馆有些特别,招聘老人来店里打工,从事一些包装咖啡豆和贴标签的工作,老人可以领取工资。老人争相报名,因为走几步路就能上班,还能接触社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有用的人。据说,住在这里的老人看上去都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些。
◢ 猜你想看↓↓
不提倡“左行右立”,属于文明瑕疵?10年前被剔除的规定,竟成上海人肌肉记忆?这个高素质习惯,是错的!
上海频频有人上当!上万元的“管道疏通剂”到底是什么?有必要用吗?
上海65岁阿姨每天“极限通勤”3小时,只为这件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