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一家小小的切面店
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吃了70多年,还是这一口最正宗
两年前
这家位于合肥路107号近顺昌路的
华良切面店
由于旧区改造,突然关门
令很多市民不舍
↓
最后几个月,店主孙礼国每天不动声色地做面,卖面,到了下午经常悄无声息地骑着电动车走了,一直到晚上才回店里来。
合肥路时代华良切面店的工坊。
合肥路时代华良切面店门市。
那一阵,大家知道小店要关,纷纷来怀旧打卡,生意比平时更加火爆。搭档安徽师傅扛起老孙的那份工作量,任老孙一个电话消失一下午,不多问一句。
那些个下午,老孙几乎跑遍了黄浦区,他要为华良切面店物色新家。
最好是在黄浦区,老客人都在这一片,除了散客,还有合作的面馆。
制面师傅还身兼为餐厅面馆送货的职责。
最好有足够的层高,能方便他搭出小两层,把制面机搬进去。店里用的制面机几十年历史了,当年开机的时候,华良切面店还叫卢湾第五粮店,老孙还没进店工作。这台机器压面力道足,做出来的面条硬质挺括,所以即使修了坏,坏了修,他还是舍不得换新的。在他心目中,这台老爷压面机没了,华良的魂就丢了。
还有最好要有足够大的面积。前店后工厂的模式是上海老店的传统,老孙年纪也大了,天天又是做面,又要来回奔波送面,也有点吃不消。
可是,一直到闭店,合适的地方都没有找到。老孙最后的妥协,还是发狠让自己辛苦一点。
好不容易物色的地方又拆了
↓
他在巨鹿路一家菜场租下空间做制面的工坊,又在大木桥路找到一间沿街店铺做门市,店和工厂终究是分开了,老孙和师傅们每天骑着电动车来回,运送新鲜制成的面条和馄饨饺子皮。
巨鹿路时代的华良制面工坊。
没过多久,巨鹿路的菜场也拆了,老孙心里不舍,还是咬牙找人把老切面机拆分成两截,塞进了大木桥路门市的里屋。螺蛳壳里摆道场,即使干活拥挤得都不太好转身,至少把小店该有的一切都勉强保住了。
一晃两年过去,一位在蒙自路菜场开熟食店的小老板找到老孙,谈了一个神奇的思路:他想开一家饮食店,卖馄饨、面条。他出钱找店面,找人设计搞装修,管好店里的日常运营;老孙把华良切面店的招牌亮出来,店里日常所有原材料,尤其是切面和馄饨皮都由老孙来出。做了一辈子切面馄饨皮,老孙的想法很简单:有工开,有人买,华良的牌子能够重回黄浦区,那就是好事。11月,华良黑皮馄饨在广东路开张,贴隔壁是黄浦的老字号德兴面馆。卖了几十年的生面馄饨皮,华良也算华丽升级,有了堂食。小店面积不大,包括后厨总共也就几十平米,装修上花了不少心思,店堂里看起来洁净温馨。华良切面店历年的奖杯一半被老孙拿出来,放在小店的陈列架上,一块复刻的卢湾区第五粮店的招牌在店堂里高悬着,还有合肥路105号的门牌,被贴在生面馄饨皮的销售窗口内墙上。老孙很高兴。他说,东西好不好,以前客人买回家才知道,别的面馆采购自己家的产品,出品怎么样,他看不到,也管不着。现在有了堂食,他可以看到自己的东西被端上桌,对卖相做到心中有数。和德兴馆并肩而立,有点打擂台的味道,华良生意的火热不遑多让。每天清早,来华良吃面吃馄饨的食客在门口排起长队,以前买生面的老客人听说黄浦区又有了门市,也纷纷回流到这里;中午一顿工作餐,不少年轻上班族被圈粉,走之前还能在小店的窗口带一点生面回去给家人尝一尝。堂食和外卖互相促进,制面的需求量猛增了一大截。小店堂食的品类少而精。开阳葱油拌面、荠菜鲜肉馄饨,辣肉面,单档双档粉丝汤,算是传统的上海味道;蛤蜊瑶柱鲜肉馄饨,鱼籽虾肉馄饨,算是创新,受年轻人的欢迎。对真正爱面的食客来说,能够吃出华良切面精华气质的还得是这碗简简单单的葱油拌面。宽度最细的面条,是标准的苏式面的品相。抓一把面,在翻滚着热水的大桶锅里走一遭,30秒出锅,水沥得干干净净,拨进碗里加葱油开洋配料。端上桌,一眼能看出“鲫鱼背”的造型,这是面条互相形成的支撑力产生的优美弧度,是面条品质和口感的最佳品相。这种款式的面条,有人称之为阳春面,有人说它是龙须面,老孙还是习惯叫它鸡蛋面——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老式压面机给面条赋予了紧实密度的同时,入口还有十分爽滑的口感,老孙在做面上不惜工本,鸡蛋放足,才能在吃口上达成这“满满的高级”。3年的奔波,寻找,腾挪,劳作,离开了合肥路的华良切面店算是翻开了新的篇章,慢慢安定了下来。老机器,老伙计都还在;新客人,新门市,尝到的还是那个老味道。从合肥路到大木桥路,老孙的夫人陈开芳阿姨一路陪着他,老孙在工厂里做面,陈阿姨在门市招呼客人。原本老夫妻俩晚上9点一起熄灯睡觉,凌晨3、4点起来干活,老孙为了赶工,现在每天半夜12点起床,老夫妻俩还有了时差。相较合肥路,现在制面工坊里有了几张年轻的面孔,但是对于传承二字,老孙从来慎言:“做面没有秘密的,就是一不要偷工,二不要减料,认真做。谁想来学我都教,很多人来学了一阵,就可以自己去菜场开切面店去了。但是,难的不是技术,是吃得起这个苦。做这行太辛苦了,现在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吃这个苦呢?”老孙今年63岁。两年前,他还在为切面店的未来奔波,现在问他,他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再做两年看看。他说,做面几十年,几乎没去哪里玩过,人生就是面前这台制面的机器,也总是想着哪天做不动了,就好退休了。可是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大木桥路的店如今还供应着中山、华山两大医院的食堂所需;华良黑皮馄饨店一开,从堂食到制面都进入了饱和状态。“如果再这样下去,肯定空间、人手、机器的产量都不够了,说不定又要找新场地了,谁知道呢。”老孙弯腰切着一把把如银丝般的面条,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