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 2015 年十大法治图书 | 书单
2011年起,《法治周末》开始每年评选十大好书,投票由《法治周末》编辑部联合读者、书评人、出版社、学者进行。第一轮投票共同推荐出中国内地出版的法治类图书100本,这些书都曾出现在《法治周末》书评版块,本身就已经过编辑严选,再从中选出30本,第二轮投票选出10本。
2015年的十大法治图书由12位法学家和1位学者型书店经理人经过两轮投票产生。今年参与今年十大图书评选的评委有:王利明、付子堂、童之伟、季卫东、高全喜、舒国滢、韩大元、孙笑侠、徐昕、朱伟一、周大伟、杨玉圣和学者型书店经理人刘苏里。其中刘苏里先生不仅代表他个人,还代表北京万圣书园的读者投出了宝贵的票选。
01
《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作者: 陈新宇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5-1
页数: 173
晚清民国是中国法律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随着传统中华法系的解体,近代法律体系的建构成为时代迫切之主题。“有其法者尤贵又其人”,法律人是沟通法律规范与社会事实的重要媒介,本书着眼于近代法律人群体,关注了晚清民国时期章宗祥、董康、汪荣宝、瞿同祖、徐道隣、潘汉典等10位被人们遗忘了的法律人,书写他们各自践行的法律故事,还以历史公道,让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朵浪花都绽放光彩。相对于制度变迁的冰冷无情,他们的故事却有血有肉,见证了法治中国的百年历程。对于走近晚清法律人物、了解晚清民国社会乃至近代法律史研究,皆有帮助。
02
《现代法政的起源:1900—1919》作者: 董彦斌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副标题: 1900—1919
出版年: 2015-10-1
页数: 239
俗话说:“三岁看老”。人如此,制度也不例外。董彦斌的书关注人物,分析事件,以专业的视角,对于处在婴儿期的现代法政制度的种种际遇有深刻的洞察,对今日的制度建设也有丰富的启发意义。
03
《人权论要》作者: 郭道晖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年: 2015-8
页数: 350
人权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是纳入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人权入宪使我国人权由禁区跃上宪法的神圣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宪政进步。
郭道晖先生被法学界认为是我国研究人权与法治理论的思想家和“推动人权入宪”的著名法学家之一。他历年发表的有关人权、权利与权力的论文,有20多篇被译为英、德、日文在国外著名学术期刊上转载,在国外也有相当影响。本书是整合了郭道晖历年有关人权的思考和论著,取其要者,加以系统化的成果。
04
《法政速成科讲义录》作者: 李贵连 / 孙家红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5-5-1
日本东京法政大学于1904年专门针对清国留学生设立了法政速成科。该科存在三年,对清末乃至近现代中国影响甚大。由当时的法政大学发行的中文随堂讲义录真实记录了晚清中国人向东洋学习法政文化的历史过程,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新式法政学术体系,对近现代中国法律、政治学术的兴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整理出版的《法政速成科讲义录》包括原发行的52号讲义(现存50册)和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编辑出版的《法政大学史资料集》之《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特集》(日文影印+中文译作)。
当时设置的课程主要包括:法学通论及民法、商法、国法学、行政法、刑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裁判所构成法及民刑诉讼法、政治学、经济学、财政学、警察监狱学、西洋史、政治地理等。每册内容随课程设置而定,亦有一门课程分布于数册,每册之中又兼有其他相关活动之记录。《法政速成科特集》为日方所存关于该速成科史料之大宗,国内罕见。
《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纪事》
作者: 日本法政大学大学史资料委员会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裴敬伟
出版年: 2015-9-29
页数: 316
《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纪事》为日本法政大学编辑出版的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史料特集的中文译作,是日方现存的关于“法政速成科”资料之大汇集,国内罕见。
日本东京法政大学于1905年针对清国留学生专门设立了法政速成科,该科存在仅三年,但对清末乃至近现代中国影响甚大,曾经在该速成科学习的政学两界精英,如宋教仁、汪兆铭、杨度、胡汉民、陈天华、沈钧儒、居正、汤化龙、蒲殿俊、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程树德等,不胜枚举。当时担任教员者,如梅谦次郎(东京法政大学校长,“日本民法学之父”)、冈田朝太郎(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刑法学专家,并曾主持清末刑法典的编纂工作)、美浓部达吉(日本公法学鼻祖,宪法学巨擘)等人,亦皆为日本法学名家。
作为日方资料的集大成者,本书以大学档案的形式全面保留了有关法政速成科设置与办学进程中的相关史料,分校规与制度、典礼仪式、教员情况、留学生招募广告、课外活动情况、学生情况、其他相关记事与评论等七个方面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一百多年前的中日留学生教育和晚清国人向日本学习先进法政文化知识的面貌。
05
《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作者: 李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出版年: 2015-3-1
页数: 493
《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研究的中心议题自然法问题。作者将之作为西方现代思想的原点,聚焦于现代自然法学派的第一代人物,以此来论述西方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现代自然法学派,对于理解塑造现代世界的一系列基本政治学说和道德思想具有关键意义,这一点早已为学界所知。无论是政府必须基于社会成员的同意和授权的社会契约论思想,还是经济生活中的财产与所有权的学说,大到国际法与国际社会的概念,小到自主的道德个体形象,以及个人的自然权利和自由平等的概念,所有这些现代人在公共生活和私人领域中经常遭遇的观念和制度,其根源都是现代自然法学派的著作。然而,对现代自然法学派的广泛研究,却很少深入触及到这些常见理论背后隐含的现代政治道德思想对人性的真正理解。本书基于晚近国际学界对有关问题的最新文献,通过系统考察现代自然法学派的第一代人物(格老秀斯、霍布斯、普芬多夫和洛克)的主要著作,深入分析现代自然法学派讨论的基本主题,最终希望能够展现现代自然法学派构建的现代人性论的核心主张。
06
《正义之源泉:自然法研究》作者: 吴经熊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译者: 张薇薇
出版年: 2015-9-1
页数: 416
本书是吴经熊先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于美国的西东大学教书时,所写成的可以谓为吴先生最为集中而纯粹地论及他的法哲学思想的专门学术著作,体系严谨、法哲思紊密、内容生动活泼,法律哲学和司法哲学、基督宗教思想兼及中世纪经院哲学思想的自然法学论证、美国司法文化理解和中国哲学文化理解,都达到了一个糅合、大同和通汇的气质与旨趣的高度。全书文笔妙曼、生动诙谐、真挚坦白,在法哲学探讨之中渗透出人生和灵修境界,亦可为宗教和哲学学术界参考。
吴经熊先生在本书中,以阿奎那的经院法哲学和基督教教理为根基,将正义的自然法基础,作一番追根溯源之法哲学探究。可以说,相信耶稣、相信上主,与吴先生同时相信的自然法和正义的源泉,乃是一体的、一统的。全书且以英美普通法的理解脉络、从圣经文字,映照到正义与自然法的实在,而将自然法理解为一种法的正义观,都可从伦理、良心、衡平、公正、真善美等维度,以及心理学、司法哲学与普通法史等角度予以检验和论证之。
读者可从全书正文内容中的自序,即吴经熊先生之于自己的法哲学之总括描述,第 一部分普通法法史的自然法正义观念的梳理,第二部分圣经经文的映证,尾声部分的正义与真善美之关系,得到一个全面的观感与体会。
07
《法治新理念:李步云访谈录》作者: 李步云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5-8-1
平装: 397页
李步云,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在法理学、宪法学、人权法学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法治新理念——李步云访谈录》作者是首倡依法治国的“人民法学家”李步云。自1979年依法治国作为理念被提出,到党的十五大通过党内民主程序正式写入党的文件,1999年写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再到党的十八大上升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李步云参与并见证了现代中国法治的整个历程。什么叫法治国家?法治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如何理解依法治国概念的演进?如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以“敢发真论、敢求真知、敢持公论”著称的法学家李步云,从来没有停止思考。
08
《法治东西》作者: 於兴中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年: 2015-1-1
页数: 178
《法治中国丛书:法治东西》集中呈现作者多年来对“法治”这一人类社会文化现象思考的结果。本书从传统的法治概念入手,指出法治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种理想、若干原则或制度,而是一种文明秩序,可以称之为法律文明秩序。建设法治就意味着开发并建立法律文明秩序。那种把法治分为形式性的、实质性的、宽的、窄的、薄的和厚的的看法割裂了法治的完整性,因此是不可取的。作为法律文明秩序的法治包含四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以法治理想及其载体宪法文本为主导的专业系统,以权利和法律为中心的概念范畴系统,以司法制度为社会根本制度安排和以个人权利及法律为依归的文明秩序意识。法治建设必须注重这四方面的综合发展。
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实行法治,需要克服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现实的和历史的障碍。实现法治的前提是一个社会必须要诚实,注重权力制衡,相信法律和法官。法律程序的不确定性、非终局性和意识形态化是建立法治的重大阻力。而认真落实宪法,走出规则中心主义的桎梏,从而关注法律的实施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努力解决好解放与发展、权利与关系,以及法官与法律的矛盾和冲突,乃是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本书对这些问题作了适当的解析。
09
《中法西绎:〈中国丛报〉与十九世纪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作者: 李秀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中国丛报》与十九世纪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
出版年: 2015-5-20
页数: 256
本书是主要基于《中国丛报》(1832-1851),探讨19世纪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的专题论著。
《中国丛报》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成熟的英文期刊,共20卷,内容丰富,是美国最早的汉学刊物,也是早期中西交流的主导性传播媒介。分析《中国丛报》在中西法律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应有价值,并从三个断面具体探析《中国丛报》作者笔下的中国的政制、刑事法律和诉讼制度,勾勒出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进而深入阐述其所呈现之真实与想象,且力究个中原因,这些构成了本书的主体内容。
同时,本书开篇以法律史视角解读著名的“特拉诺瓦案”(1821年),详尽论述了此案所引起的中外分歧、冲突的解决及其深远的影响,从而提供了《中国丛报》刊行之前中美交往及其法律冲突的历史背景。此外,首度辑译成中文的两则“附录”,即“‘小斯当东英译《大清律例》’述评”和“美国报纸有关‘蒲安臣使团’、‘李鸿章使团’之报道选译”,均是19世纪西方人评述中国法律、政治、社会的宝贵资料,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中国法律的形象如何在他们的绎述和传播之下被不断塑造及变迁的历程。
10
《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美国著名法官讲演录》
作者: [美]戴维·奥布莱恩(David M. O’Brien)编 / 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 本杰明·N.卡多佐 / 威廉·H.伦奎斯特 / 理查德·A.波斯纳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著名法官讲演录
译者: 何帆 / 姜强 / 刘媛 / 黄琳娜 / 林娜
出版年: 2015-4-20
2位首席大法官、16位最高法院大法官、12位下级法院法官,以讲演的方式,分享自己对法治的观察、对公正的理解。他们的名字,您一定耳熟能详:霍姆斯、卡多佐、布伦南、鲍威尔、伦奎斯特、斯卡利亚、金斯伯格、苏特、布雷耶、波斯纳……这些著名法官的作品,首次完整收录到一本书中。透过 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美国法官对司法功能的认识,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和对司法政治的洞察,知晓美国式“案多人少”的困境和信息化时代庭审逐渐消失的缘由,而更加重要的,则是对于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的思考。
《法治周末》往年书单
▼2013年度十大法治图书▼
[阅读使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