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强:带一个背包逃离喧嚣世界

2015-06-26 吴强 大家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摘要ID:ipress

一个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如果突然间被放到了与世隔绝的山里,还可能要生活一年,那么带些什么倒确实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上山到底需要背点什么?多少才算够?一个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如果突然间被放到了与世隔绝的山里,还可能要生活一年,那么带些什么倒确实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尤其当《我们15个》大型生活实验节目开始,这个问题便与15个人一年的生活形态有关,成为摆在媒体和观众面前的一个悬念。


(《我们15个》谷仓外)

其实,就在平常的户外,带什么和不带什么往往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例如,北京周边的某些经典徒步线路上,常常可见一个队伍里总有人带着便携音箱,肆无忌惮地放着音乐,直教人感叹无处可逃。

而女生不带帐篷似乎也是一个不被深究的惯例,似乎方便为那些热衷晚上“混帐”的“户外男”提供了藉口。更糟糕的,缺乏经验的人们更是常常装备不齐,一旦遇到天气变化或不明状况就非常危险,发生失温、或失足。

这并不是说户外运动一定要走装备派的路子。毕竟,在一个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时代,仅仅过去十几年间,户外运动才在中国蓬勃兴起。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潮流,是返璞归真,还是为了健康和运动,或者只是矫情、逃避而已,大多数人并不十分清楚。运动、旅行还是游戏?决定着不同的态度,也决定着我们背些什么上山。

以我自己的经验,从20世纪90年代到欧洲上学开始到阿尔卑斯山中徒步,背的东西是越来越少,背包也从最初的65升包到55升包,再到几年后的35升登山包。

再后来,走得越多,背包越轻,虽然赶不上一些极端轻量派——他们一克一克地计较户外装备的质量,连地垫都只要三分之二长度,但是已经无论城市生活上学工作,还是周末拔脚就乘上一趟往山里的火车,都更通用一个18升的Deuter小包。

就像脚上的便鞋,也早已习惯了一双La Sportiva的黑色皮面低帮徒步鞋,通勤、工作、田野调查、商务会议、电视节目都是它。对很多户外爱好者来说,户外生活的印记如此之深,已经改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我们15个》谷仓内)

对更多的普通人来说,参加一次野外真人秀,并不需要按照极简化、极轻量的方式来准备行装,也不需要件件物品都要那么讲究。原则上说,完全可以比照一次奢侈的自驾游或者长期旅行,用一个硕大的驮包塞满各种物资,满足生活所需,下车后拎着走几分钟即可。

毕竟,面对自然,作为成长于城市和工业化时代的人,无需赤手空拳地进入。而所谓野外生活,无论是电视真人秀,还是单纯的运动体验,或者户外遭遇的绝境,本质上都是游戏,如荷兰人、莱登大学校长赫尔津哈在1930年代《游戏的人》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断。

这种游戏态度并非戏谑之意,而是人类文明进步最重要的源泉,指的是认知框架的习得和训练的互动方式

在发展心理学上,儿童游戏是最重要的社会化习得;对成年人来说亦然,游戏是人们想像世界和未来、自我规训和相互合作的终身训练,甚至被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称为人类艺术的本质,闲暇的最大化。赫尔津哈本人的经历也最生动说明了他的“游戏态度”,在1945年二战的最后时刻,以无比的勇气坦然接受了死亡。


(居民参加《我们15个》所带行李)

当然,对我们普通人或者平顶山上的15人来说,一个驮包是无法复刻本来的城市生活,就必须在物品的有限性和功用之间做出平衡,包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深思熟虑,想像未来的几天或者一年的野外生活,然后过一种精心选择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意义上,背些什么上山,在考验我们的生活态度,一种如何在有限资源和条件下保持好生活。而且重要的,这种好生活不是从伦理的应然出发,或者德性的要求,而是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进而得出认知框架,产生我们的战略与战术,再从战略与战术发现我们的需要与物品。

这就是超越了节目本身,人常道“逼格”的真相。户外如此,日常生活亦如此,甚而追求社会进步的运动亦然。

意味着,我们既可以背上满满一个90升驮包的物资,也可以一个25升的简单背包,或者多背一公斤,如前些年的同名教育公益项目一样,为他人准备些药品或者备用品,比如卫生巾,那往往是地震灾区最缺乏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女性物资。

其实,卫生巾在户外的用处多得很,利己利人,男生多带一包,便是大大的BIG。而真正的必需品,也多具同样性质,可一物多用,化繁为简,让我们意识都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简单,可以从户外-人化的自然关系中洞悉城市生活的浮华,然后开始改变。

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谈谈背包里的那些东西。一套炉具是必备的。在山上待一年,一套个人炉具就能解决基本的热饭菜问题,闲暇时间还可以用之烧水煮茶煮咖啡,绝对是荒郊野外搭伙的利器。

当然,普通的丁烷气罐或者酒精及配套炉头是不合适的,补给是问题。汽油灶比较合适,从汽车油箱里抽个20升可以用上几个月。比如美军在二战时就普及了单兵汽油灶,很适合士兵们在雪地、滩头、林间的泥泞散兵坑里热热口粮、煮煮茶。中国军队迷信班排级的大锅,至今也没有装备单兵汽油炉。

另一个选择是便携柴火灶,不是那种铸铁的笨重货色,而是简单的不锈钢片组成,随地捡拾干柴、牛粪就能点燃做饭,就地取材,完全不依赖燃料补给,是当今户外党最青睐的环保装备。还有,自己备套锅碗或者士兵饭盒可是不可少的。

第二件基本装备是睡袋和睡垫。说起睡袋,十几年前到欧洲,每到周末,就能看到许多火车乘客带着睡袋,其中以年轻学生为主,也有老年人,都是去拜访朋友或者住青年旅馆的,自备一个简单睡袋就不给主人添麻烦了,甚至方便在车站一角睡下,干净卫生。

相比之下,我们的民工兄弟总是一个化肥袋装着被褥,看着都心疼。回到15个人待的地方,处在亚热带与北温带交界的南方丘陵,浙江富春江镇平顶山,很像笔者曾经徒步过的清凉峰。

四季分明,潮湿,夏天热,冬天冷,而且刺骨,以温区负5到20的三季纤维棉睡袋为佳,不像羽绒睡袋那样容易受潮,也能抗住当地冬季极限零下10度的寒冷。还有不可少的睡垫,普通发泡的就好,隔绝地气。若从这个角度长远考虑,信封的棉睡袋要比木乃伊的宽松,虽然体积稍大。

第三,自然是衣服。不少人尤其是女生,衣服通常占了行李的大部分,户外也不例外。其实大可不必,两套内衣裤,加若干夹层外套组合即可。外套以防水透气的冲锋衣为佳,样式可休闲一些,涤纶棉混纺外加涂料的猎装更经典,抓绒衣不可少,长袖套头衫有防蚊虫的便利,一件轻薄的羽绒服不仅用于秋冬,也是早晚的防寒佳品,每个人都有虚弱的时候,对不对?

内衣和袜子一定要旧的、排汗透气的功能内衣,含银纤维或羊毛质地的最佳,没条件洗换的话常可穿连续一周还没味,或可忍受。而一件棉质内衣或衬衣也是长期生活不可少的,虽然排汗不佳,但是很好的睡衣和休闲穿着,可能是唯一一件有少许个性的穿着。当然,这些衣服需要一个防水袋收纳,一为卫生防虫,二为防潮湿。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行头,靴子。鞋子是日常国人最不重视的东西。我乘坐地铁时常常观察人的鞋子,绝大部分,无论男女,都是轻薄款,更常见户外行走的人以慢跑鞋代替户外靴。

其实,户外生活,一双质量上乘的名牌硬底中(高)帮皮靴是标志,也是不可或缺的,虽然较重,却可以很好的在徒步、登山时负重、保护双脚,适应各种地形,防蛇虫,还方便干活……15人的团队是需要收集食物、干些体力活的。

与靴子配套,两双厚功能袜或羊毛袜也是不可少的,并且永远要保持一双干燥的袜子备用,以保持双足干燥,这也是越战美军士兵口口相传的经验。一般来说,只要空间许可,再带一双越野跑鞋和一双拖鞋吧。跑鞋是为了在山里带日子保持长跑、维持体力。换作我,可不想错过这么一个绝佳的封闭训练期,而拖鞋是洗澡、方便、睡前不可少的,你懂的。

第五个元素是,一具便携水净化器。虽说有了炉灶锅碗之后,就有热水可喝,可是用净化器抽取过滤水,仍然是野外环境下最可靠、最简便的获取干净水的方式。而一具如瑞士康迪的净水器,可以过滤所有细菌和病毒颗粒,然后直接饮用,只要时间允许,就应当准备。野外如此,去印度、非洲等地区也是如此。

否则,本地水源被污染,完全依赖外界补给的淡水,非常被动。而一般南方地带,水并不难找,平顶山上就有一个水塘。当然,若无净水器,也可准备净水药片,或者利用就便材料制作简易净水器,这是贝尔求生系列片中最常看到的场景,用衬衫过滤,用火堆的木炭和沙子制造过滤器等等。

上面五种元素,一个30升背包足矣,无论上山,还是真人秀。剩下的只是头灯、小刀、电池、茶叶、咖啡、一两本书,一点调味料。再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来寻找食物,干活,改善住地条件,交谈,聊天,快乐地生活……

而上山所背的这些东西,既是对日常生活方式的高度简化,又能够适当地改造自然,尽管这一自然早就是人化的了;而改造的目的,或者说这些工具的功能,绝非只是为了生存本身。

其实一个人的生存既是艰难又是容易,还为了人际之间的交往,帮助分工和交流,能够体现个人的优势,并能帮助到他人和整个群体。这或许也是《我们15个》制造出来的“野外”群落和情境的初衷吧。



作者:吴强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任教于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治学系。

【作者文章推荐】

重庆大厦,小孤岛推动低端全球化
一个女司机引发的全民暴力崇拜

王菲与整容、财务自由与早退

更多作者文章,请在对话界面输入“@作者名”调取。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者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