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5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张石:如何预防文化的“日本式中毒”?

2016-08-20 张石 大家



文 | 张石


目前,日本的文化、亚文化及生活方式受到一些中国年轻人的追捧,而沉迷在一种异文化中,会不会引起“日本式”文化中毒?在日华人女作家唐辛子的新作《日本式中毒》,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本散文集通过作者对日本生活与文化的细腻观察,以中国文化与生活为参照,敏锐地发现中日文化在细节上不同,并在这些细节中吟味中日文化深层心理构造,充满幽默与智慧的巧解“文化之毒”。

什么是“文化中毒”?唐辛子在《日本式中毒》中说:

“中毒”,原本是指生物体体内所含有的毒性超过了容许量范围,造成生物体的正常机能障碍。此外“中毒”还有另一层意思:指对精神作用物质所引起的精神依赖症状,或指陷入某种欲罢不能的兴趣。例如将痴迷游戏的“游戏症候群”称为“游戏中毒”,将痴迷韩剧的韩剧迷们称为“韩剧中毒”,等等。

而我在这本书中,还读出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引入外来文化时,对外来文化的“热恋”,要有一个“度”,也就是说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接受和扬弃,不可东施效颦,一味投入,同时到其他国家去,也不可固执于自己的文化,要入乡随俗。


如果日本人到了中国,固执于自己的文化,就是“日本式中毒”;如果中国人到了日本,不去细致了解对方的文化,固执于中国的习惯,就是“中国式中毒”,文化的“误解性错位”,也是一种“文化中毒”。这种“文化中毒”往往发生在具有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交流与相处之中。

中国战国时代齐国的哲人晏子曾说:“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何其为也?水土异也。”生在淮南的甜美可口的桔子,到了淮北就变成了酸涩不可食之枳子,不是淮南的桔子本身有什么不好,而是风土变化了,回到了淮南它还会变成桔子。


人也是如此,一方水土一方人,李白是中国唐代首屈一指的大诗人,但日本人并一定理解他,经常有日本人问我: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白发怎么能三千丈?日本人不习惯于这样极端的夸张,他们的诗歌中也几乎没有这样的夸张。


日本之所以也读李白的诗,是因为当时唐朝的文化处于优位,唐朝的首屈一指的大诗人当然也要读一读,其实他们在心里更喜欢比李白平实的白居易,李白如果生在日本,很难成为大诗人。

《日本式中毒》在《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人“面子文化”》这篇文章中,引用了日本青年学者加藤嘉一在《我要成为日本海的桥梁》中所举的一个例子:日本法人的支社长,如果当众训斥中国员工,这就是完全不懂得中国人的“面子文化”。


因为,在日本社会,上司当众训斥下属,是有特别理由的,为的是让当事者本人在心中深植下“耻”意识,因此当众训斥会比普通的训斥效果要好上许多倍。但这种方法,用在中国人身上,就行不通了。当众训斥中国员工,不仅不会令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因为“丢了面子”,而心中生恨甚至反抗。


我觉得这就是“日本式中毒”。




《日本式中毒》在《“AA制文化”与日本人》这篇文章中举了下面的例子:

办公室里的一位中国女孩,找了个日本男朋友,女孩经常跟我说起他们在一起时的小趣事儿,看得出两个人感情很好。但有一天,我们一起午餐的时候,女孩闷闷不乐地对我说:她的日本男友性格温和,对她也非常好,但有一件事,她却一直想不明白:她与日本男友交往以来,两个人一起外出约会吃饭时,都是各付各的钱。

作者认为:日本人凡事爱讲究个平等,因此,养成了这种很具备平等概念、且不给他人增添经济“麻烦”的AA制习惯。

关于这一点我也深有体验,中国人往往认为施恩于人是一种奉献与给予,受之者必是充满感激,因此在朋友们一起吃饭时往往争着抢着付账,有时还争的脖子粗脸红,但是日本人是不接受别人没有理由的恩惠的,他们认为无端接受了别人的恩惠,会成为一种负担。


日本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民间故事叫《白鹤报恩》,讲的是一位老人,看见了一只掉进陷阱里的白鹤,觉得好可怜,就把它救出陷井,放它飞走了。后来白鹤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回来报恩,每天织布,然后把美丽的布匹卖掉,把钱交给救它的老人和他的妻子。白鹅几乎拔光了身上的羽毛,后来说老夫妇违反了“不偷看它织布”的诺言,变回白鹤飞走了。

对于这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日本有多种多样的读解,而我在这里读解到了日本人的深层文化心理,那就是: “不能接受别人太多的恩惠,不然的话报答起来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有‘拔光羽毛’的危险。”


因此《日本式中毒》中所举的中国女孩和日本男朋友的“AA制误解”说明,日本人不仅不愿意过多接受他人恩惠,也会想到随便向人“施恩”,会给对方增加负担。在日本,有的中国人觉得应该报答照顾过自己的日本人,就买了很贵重的礼物送给他(或她),没想到却带来了对方的训斥和埋怨,而不了解日本人这种文化心理,在与日本人的交往中就会发生“中国式中毒”。

再一个就是作为留学生写论文,特别是文科的论文,日本和中国的标准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讲究论证的严密和观点的新颖,要有自己思想的论证过程,材料为观点服务,不能材料堆积,如果资料的成分在论文里份量过大,老师会批评说:成了资料汇编了,而日本最重视的是资料,用最充分的资料证明一个小小的观点是最重要的,有没有思想的论证过程完全没有关系,如果满篇文章充满思想性论证,老师会批评说:成了小说了。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事,那就是中国文人在写论文的时候,特别喜欢引用一些诗词,诗情入文,文韵倍增,文借诗意,荡气回肠,诗文一体,创造出中国文章的独特风骨和意境。谈哲理时,引一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谈宗教时,引一句“天以震雷鼓群动,佛以鸿钟惊大梦”,谈历史时,引一句“万事翻复如浮云,古人空在今人口”(岑参《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谈社会人生时,引一句“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杜甫《戏为六绝句》),都会使文章神韵倍增,正所谓点铁成金,化金为灵,甚至今天的某些领导干部在作报告时也会引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类的唐诗壮壮声势。

一些著名的中国学者,如宗白华等,都写得出文采飞扬的论文。

然而,在日本却完全不同,除非专门论述和歌、俳句的论文外,绝少看见人们写论文时引上一、两首俳句或和歌以助文势文理,日本也没有“哲理俳句”和“哲理和歌”,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一名日本某大学的教授,问他为什么日本人在写论文时不引和歌和俳句助势,这位教授说,如果谁这样做,那大家一定会觉得他非常可笑。

因此中日两国的留学生们要注意了,到了中国去,要避免“日本式中毒”;到日本去,要避免“中国式”中毒。


《日本式中毒》封面


图书信息:
《日本式中毒》
作者:唐辛子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6-6-1
页数:230
定价:36.00元
ISBN:9787218105536 
 


【作者简介】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



【精华推荐】

李香兰,日本人身上的中国魂

钓鱼岛问题的反反复复

残疾人也需要尊严、工作和性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