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商培训班,扼杀孩子天性从娃娃抓起
文 | 张丰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苦了,各种培训班花样百出,据媒体报道,在成都甚至出现了针对少儿的“情商培训班”,每个孩子收费4800元,仍有不少家长为孩子报名。
“情商培训班”针对不同的儿童进行规训,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学习“情绪控制”“自我认知”和“未来规划”。有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着在家建立“冷静角”,每次想冲爸妈发脾气的时候,就到这个角落里“冷静一下”。
媒体的报道只有文字,我们只能想象三岁孩子独自到角落里冷静的画面。这么小的年纪,本来应该天真无邪任性玩耍,却要为了长辈的喜好,不得不装出一副乖巧的模样,实在是让人痛心的事。
当然,让一个三岁小孩懂得“自我认知”并不容易,家长们相信培训班老师说的,“就像服用中药一样,得长期吃才能有效”。家长无意间说出的话,恰恰道出了让人担心之点:中药,正是由于其副作用不可知无法测量而备受诟病,它对很多疾病的疗效也很可疑,如果这种培训要长期坚持,而且像服中药一样,孩子成为牺牲品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谓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简单说就是“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如果能有坚强的意志,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当然就容易成功。
在中国,情商的作用被夸大很多,很多人认为,反正大家智商差不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情商高低了。更进一步地,情商强调“与人相处”的一面,被理解为“搞好人际关系”,在这方面,中国的学问就大了。
在这些人看来,情商最高的表现就是“八面玲珑”,知道在不同人面前说什么话,直到随着场合的不同,来改变自己的态度。所谓“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会做人,并不要求你有独立人格,而是相反,让你磨去棱角,随时根据形势来调整自己,做到识时务者为俊杰。
会做人,另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就是会“作假”。在中国文化中,这种“作假”被视为一种成熟。我们的社会太成熟了,以至于那些单纯的人,在社会上往往寸步难行。
这几天,日本人狂拿诺奖的新闻,让不少中国人反思,自己到底哪方面不行。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我们的科研人员情商都太高了,他们能够申请到各种大额资金项目,严苛的报销制度虽然耗费掉一部分时间,但最终大部分科研人员还是能够解决,他们不但智商高,情商也高呢。
那些获奖的日本科学家,往往是生活中的怪人。被中国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的田中耕一,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他只是一个公司的研发人员而已,情商看上去超低,获奖后,公司让他升官或管理实验室,他都不能胜任。
▲ 田中耕一
俞天任先生前几天在腾讯·大家上有一篇《日本那些任性的诺贝尔奖得主们》日本那些任性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就集中展示了这一类人“怪诞人性”的一面。相比之下,我们的诺奖得主莫言老师,就要圆滑很多,看他的讲话,除了那些网上假冒的,真正有据可查的往往非常得体;屠呦呦女士得奖后,也功成名就,不惹什么麻烦。记得她得奖后的那几天,记者使尽浑身解数,也采访不到她本人。在她看来,当年这么一个集体项目,很多人都有参与,由她得奖其实是一个敏感问题,要看上面的领导怎么定调再说。
我们的科学家大多都给人这种稳重的印象,所以像北大的饶毅教授宣布以后不再参选院士,就被很多人视为“不懂事”,这成为科学界的一个大事件,但是,除了媒体热情关注外,没看到有科学家站在他这一边质疑院士评选的不公,那是一个江湖,大家都懂着呢,只有饶毅还像一个天真的孩子。
事实上,任何创见之所以被称为“创见”,必然要突出和强化那与众不同的东西,因此,那些“任性”或者“不合群”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就一番事业。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为那些“任性”的人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就像日本那样,有“怪癖”的人很多,甚至“怪癖”成为可以夸耀的事情,而不是打压和讽刺,让他们郁郁寡欢。
当然,没有哪个家长会想着要培养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出来,他们所想的,不过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害怕的是孩子掉队,害怕孩子被边缘化,这种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不够成功,往往不从努力或者方法上找问题,而是怪自己情商不高。那些脾气不好的父母,就希望这种“情商培训班”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好脾气的人。这是很多中国父母的习惯,自己没有做到的事,就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1919年,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了当父母的两大误区,要么把孩子看成“成人的预备”,要么看成是“缩小的成人”,“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将近100年前的提醒,现在看来仍然有道理,那些送孩子去培训“情商”的父母,正是这两种观念的复合体吗:他们认为小孩应该像大人一样有情商,这不是“缩小的成人”吗?他们的一切努力,都宣称是着眼于未来,这不是“成人的预备”吗?
这种从小就培养孩子“情商”的行为,很有可能让孩子彻底失掉个性。我们的教育系统,一直致力于打造面目相似的孩童,但是学校对孩子的影响,往往还留下那么一点空隙。
对家长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发现这个空隙,并好好守护与引导,因为那未被格式化的,就是孩子的个性所在,这其实也是孩子将来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所在。过早地学会察言观色,也会过早地丧失自己,学校都没做到的事,家长却要加倍去做,怎不让人痛心?
更要命的是,不少父母从幼儿园就开始让孩子“学会冷静”,实在是太早了点。要在孩子身上试验自己的理想,扼杀他的天性,也不必这么早就开始。
【作者简介】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媒体人。
【精华推荐】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