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唐辛子:关于日本人的道德面具,与关军先生商榷

2017-08-01 唐辛子 大家


文 | 唐辛子


在“腾讯大家”看到关军先生的文章《揭开日本人的“道德”面具》,在文章中,关军先生说,他“对于日本,我越来越吝啬对其礼仪和秩序的赞美了”,因为“一种文明形态,如果在高度繁盛、高度规范的表象下,却是以极大地压抑本性为代价的,人的痛苦是不是远甚于蒙昧而野蛮的时代?”

看完这篇文章,我先反思了一下自己:我在日本生活快20年了,入乡随俗,十多年如一日,努力适应了日本式礼仪与秩序,我有没有极大地压抑了自己的本性呢?



我不太清楚,关军先生如何定义“本性”一词。就我而言,我对“本性”的定义是:对美食有饥渴、对美好有向往、对周边熟悉的人与物,有爱与关怀。如果这是“性本善”的本性的话,我可以很欣慰地说:这一切充满善的本性都还在,完好如初,并未受到任何压抑。

当然,贪心、自私、一切先考虑自我得失,唯恐自己吃亏,这也是人的本性。我相信我也有。但在一个强调公共常识与社会秩序的地方,这些并不美好的本性,的确被要求收敛。对此我也并不感觉压抑。

懂得收敛,才能令我不会太丑陋,这跟一个人必须穿上衣服才能出门是一个道理。公共礼仪与秩序,其作用就是一件外衣,它并不能修改人性本质,也并不能压抑人性,它唯一能发挥的作用,仅仅只是将人性中野蛮恶劣的部分包裹起来,令对方不感觉恶心,让自己保留体面——这正是文明的本质。

关军先生也提到,“从正常人性去揣度,日本人或许也希望‘人人彬彬有礼,唯我例外’”。以我个人对于日本社会的认识,这一揣度有点推己及人,与日本式常识并不相符。日本式常识,在于“人人如此,我也须如此”,而绝非“唯我例外”。

像“山口组”那样的黑社会,在日本已经算得上是很特立独行的奇葩了,但山口组有事写条公告,都会懂得使用敬语,逢年过节还要给周边邻居家孩子发糖送礼物,频频鞠躬以示“平时若有打扰,还请多多包涵”。

这是一个将礼节礼仪融化为生活习惯的社会,即使黑社会也没有例外。礼节,就像早起必须洗脸刷牙、晚睡必须洗澡更衣一样自然。当人习惯了一件事,它就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

日剧《再见我们的幼儿园》剧照


关军先生在文章中的疑问还包括:“日本的文明是不是过于形式化?是不是超出了必须”。比如“客人已经背身离去,有教养的做法是对着背影也要鞠躬。”“使用筷子,用餐礼仪之一,禁忌就不止十条,比如不能搁置在碗盘上,不能舔筷子,不能插入食物(即使它圆且滑),不能连续夹菜……”

对于这种繁琐礼仪是否形式化的疑问,就我自己而言,送客要目送到对方背影消失为止,不能客人前脚才出门,后脚就“呯”地一声关上门,这是待客之道的起码尊重,而且这种待客之道,并非在日本习得,是我从小在国内就接受到的家庭教育

吃饭不能舔筷子、不能连续夹菜、筷子不能插在饭上、夹菜只能夹靠近自己一面、不能掠过别人正在夹菜的手去夹菜、夹到菜后必须在菜碟中稍作停顿,才能送入口中、咀嚼时不能大嘴一张一合,须闭嘴细嚼慢咽……所有这些餐桌礼仪,也是我从小在国内接受的家庭教育

我小时候生活在中国南方乡下,我乡下的爷爷接受的是旧式教育,他老人家又将这种旧式礼仪教给了我。因此,在我看来,关军先生所举的这些例子,并不是日本人独有的所谓“文明”,而只是多年前中国人早有的传统礼数

现在这些礼数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得如何,我不知道,不敢妄议。但我来到日本之后,对于种种的礼数要求,倒是感觉很亲切,因为这是我从小熟悉的家教。对于一个习惯了这些礼仪的人而言,抛弃这些礼仪,并不会感觉自由,而只会无所适从

关军先生是个好人,对日本不使用大众常用的“变态”一词,而是使用“非常态”,说日本“随处可见的醉卧街头或仰天长啸,发生率很高的地铁性骚扰、偷窥和电话骚扰,总该归为‘非常态’吧”。这个倒是无法否认:因为深夜日本的确有醉汉卧倒街头,可以自由外出的一些智力障碍者,大白天走在街头的确会无缘无故仰天长啸。而至于“发生率很高的地铁性骚扰、偷窥和电话骚扰”——“发生率很高”是个很笼统的用词,这儿应该有具体数据才好。这一条我不打算反驳关军先生,并愿意为您提供相关数据。

东京都警视厅网站数据显示:2016年,东京都发生的强奸案约140件、强制猥褻约800件、包括“痴汉”在内的“迷惑防止条例违反”约1800件。这儿要说明一下的是:“迷惑防止条例违反”不仅仅只是痴汉犯罪,包括:盗摄、强行拉客、暴力、恶臭、这些都属于“迷惑防止条例违反”。关军先生可以参考这些数据去做个比较,看看日本的性骚扰犯罪和其他国家相比,发生率究竟有多高。



最后,关军先生在文章里还写到:“我的作家朋友柴春芽,移居日本已有一段时间了,他的一双儿女在小学和幼儿园接受教育。我问他,日本的教育理念更强调的是尊重天性还是遵守规则,他说当然是后者,孩子一进幼儿园,就被灌输各种行为规范,事无巨细。”

柴春芽先生也是我的朋友,他的回答也并没有错。但日本学校所教给孩子们的规则,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常识与公共礼仪。例如:使用物品要懂得归类、借人东西要记得归还、得到他人帮助要记得说“谢谢”——如果说这些生活常识会破坏人的天性,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认为:穿上衣服会影响人类发育成长呢?

所以,我不得不认为,关军先生对日本社会的担忧,也许并不成立。文明社会的常识与尊重天性,从来就不是对立的两级,而是互相调和互相弥补的两面。其相互作用的意义,类似自律之后的自由。常识会约束人性的放任,但并不破坏人的天性。天性是什么?是人天生拥有的品性。例如对于未知事物所拥有的强烈好奇心就是一种天性。

在最后结束之前,追加一个题外话:

我有一个女儿,在日本出生长大,她曾经编过一个童话,在故事里有着对遥远美国的想像。说起美国和日本的区别时,我对她说:“日本是个安全的国家,还是个规矩很多的国家。”这时,9岁的小女孩笑着说:“美国也有许多规矩阿!正因为大家都讲规矩,所以才能拥有自由。”

正因为大家都讲规矩,所以才拥有自由。”——一个孩子的思维模式。

当然,她并没有看过乔布斯或者任何鸡汤文。


【作者简介】 

唐辛子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旅日华人作家

【精华推荐】

日本人怎么解决“男童进女更衣室”问题

日本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在日本,我为什么必须让孩子读私立名校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