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曹东勃:“非985鄙视”诞生,大学自己就没责任吗

2017-08-21 曹东勃 大家


文 | 曹东勃


安徽卫视HR手撕“简历帝”的节目,向人们残酷展示了今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无可突破的真实天花板和鄙视链。

在大学工作七年多,我在最近两年感受到的,是一种新的分化:一部分高校的学生仍奋力挣扎在“前现代”或“现代”的就业战场之中,一如“简历帝”那样,每日斗志昂扬、征战杀伐,渴盼着一将功成的那天;另一部分高校的学生却早已一脚迈进“后现代”的状态之中,形成一种“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倾向。

可以这样说,一边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嗷嗷待哺、饿得要死;一边已开始质疑就业的“正当性”,空虚寂寥、撑得要命。这种大学生就业的两极分化尽管简单,却比更流行也更复杂的各种“鄙视链”更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后面一种绝非孤立的现象。去年,我的一位同事在学院开会时不解地说,现在这批95后的学生真是让人搞不懂,都快大四了,对找工作、去实习一点也不放在心上,我真是替他们捉急啊!学校每年例行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中,专辟一个“不就业情况”的栏目。

要知道,高校的“就业统计”是包括继续升学攻读高一级学位这种情况在内的,因而以往这种完全“不就业”现象的缘由,或是由于之前考研没有考取心仪的目标高校,或是申请的国外高校也不尽理想,总体来讲都是升学失利准备再战的一批学生。但是最近两年选择“不就业”的学生,其主体部分则是不急于求职、也不急于求学的,世界那么大,他们想停下来歇歇脚,把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明白了,再继续赶路。

以敝校为例,2016届近2000名本科毕业生中,暂不就业的就有133名,这也就意味着本科生就业率的上限已经被锁死在93.35%以下了。这真是前所未有的新鲜事,也反映了不同世代之间就业态度、就业意向和就业状况的明显差异。

我曾在《文汇报》撰文分析过95后一代大学生的特点。95后世代的一个重要经济基础在于,他们的父辈,也就是大约65后至75前这一批人,生得正逢其时。恢复高考时,他们正是应届的年纪,一点没耽误;大学毕业后,下海浪潮初起,第一批吃螃蟹的还是他们。在中国市场化转型最壮怀激烈的年代中,他们“野蛮生长”,如鱼得水。到了1995年后,他们的子女一出生便生活在一个与80后绝然不同的优裕环境之中。这是他们可以“慢就业”、“不就业”或者说到底是“自愿失业”的最根本原因和最大底气所在。

敝校并非985高校,但多年来办学特色比较鲜明,且自2000年以来每年本科招生人数均控制在2000人以下,因而就业水平和社会口碑始终不错。这类学校和985高校的就业,尽管也面临着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但总体而言并不算困难,甚至还出现了上述不就业的新情况。这是一个类别。

我要讲的第二个类别,是另一种极端。虽然很多地方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取消了分批次录取的传统,理论上说,这也就意味着不存在一本、二本、三本的概念了;但一种制度惯性仍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学校之间依然泾渭分明。机缘巧合,上半年我曾有机会参与到一个督察组中,近距离观察了某个省域范围内近20所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大部分民办高校只是三本院校,个别非常突出的是二本。

此行所见最为奇怪的一所学校,一共只有60多个在校本科生,最高一届是大三,还没有毕业生。学校自有教师人数大概还没有督察小组人数多。这样一所有本科“牌照”的学校座落在城市郊区,学校老板搞了400亩地,种树,种草,也盖了一些楼。


我和他们的几名学生代表座谈,他们说这所学校奉行的是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即博雅教育,主张学生自治,自我管理。我问他们都上过什么课?答曰“委员会”课程。这我倒是听说过。遂提出愿闻其详。结果对方说,基本内容就是学生自主加入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主持的若干个委员会,并担任相应的行政工作,有招生委员会、财务委员会、人事委员会等等,协助学校做好招生、财务、人事各项工作。


我暗想,难道这不是学校在无偿使用学生做助管?我又问他们都读过哪些经典著作?博雅教育肯定是要读原著的嘛。一问三不知,勉强回答出来的都是一些时尚读物。

说的直白些,这种所谓的博雅教育已经画虎类犬,近乎于无主题、无专业、自由放养式的传销了。当然,他们坚持说这种“素质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情商和社会交往能力,自信能够比很多名牌高校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也更有就业竞争力。



这话是否可以当真,是否是当事人真心话,各人自有判断。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似乎对于就业真的不甚在意。那么这个逻辑就比较清楚了,交十几万的学费到这里接受这种情商教育,而且不担心就业,恐怕一种可能性就比较大了:他们本身就是富二代(但并不一定是“大富”,否则会有别的去处),不过是来此拿一张本科文凭,再回去接班,抑或家长自有安排罢了。尽管在所谓鄙视链上,这一类学校与上面一类985、211之类不在一个层次上,但这一类学校的学生,同样也可以说是就业不愁、甚至就业无感的。从就业难度来说,我们仍把这两类归为一类。

除此之外,剩下的绝大部分学生就必须直面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了。每年秋天,新的就业活动周期开始。在深秋的潇潇细雨中,应届生们撑着雨伞站在城市里最大的万人体育场前排起长龙,淅沥而冰冷的秋雨打湿脸颊,如同泪水一般,滑落到手里一捧A4纸张打印的应聘简历。


这样的镜头,年复一年地被媒体捕捉、渲染、报道,再配上通栏标题“今年就业形势极为严峻”,不明就里的人看了很难不被吓住。很多同学也被每年就业季中媒体的这种狂轰滥炸搞得噤若寒蝉,似乎找工作,就非要去挤各种招聘会,还专往各种“万人体育场”去挤,一个个广撒网却广种薄收的“简历帝”应运而生。

“简历帝”们不在乎企业HR幕后那些985、非985分类的小动作,怀揣梦想,一往无前。可他们遭遇的不公,还远不止此。一旦进入面试,还会面对不少挑衅。前些年,很多媒体报道过一些企业在招聘面试时考察应聘者的酒量,不少人当场喝倒,出来烂醉如泥,横躺街头,被路人嘲笑。

2010年重庆某公司面试大学生考酒量,三人拼酒后当场醉倒


“985”们遇到这种情况大约会一走了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个需要考察员工酒量的企业,也不会是什么好企业。何必将命运系于这样卑贱的企业作践自己呢?要知道,求职不是乞求施舍,没有尊严地去工作,与行尸走肉何异。可是“简历帝”们与“985”们本来就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拼尽千辛万苦走到这一关,能轻易放弃吗?当然,这种情况在2012年之后是大大减少了,但类似的冒犯式问题并未完全绝迹。

从经济的角度说,名校的标签确实能节省企业的识别成本,这样一些偷懒的HR乐于在招聘过程中采取简单粗暴的分层区隔方式。社会可以对此做出谴责,却很难短期内改变企业的这种选择。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追问一下“简历帝”们所在的高校,为他们的就业可以做些什么。

传统上求职的基本途径,包括熟人、门路、关系、广告、人才中介等等,但是对大学生来讲,最重要的资源却是他们眼皮底下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这个机构是从以前计划经济时期高校“包教包会包分配”的就业部门沿袭而来。虽然现在不再包分配包就业了,但学校仍然受到就业率等多个指标的间接约束,因而必须对学生的就业工作承担起“指导”和“推介”的责任。这就有了计划时期高校学生处承载的就业指导职能的剥离和独立门户,也就是就业指导中心。

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一般也是每个学校经营最精心、信息量最大的部门网站之一,大概只有教务处的网站可与之媲美。这两个部门网站大概也是学生四年间登陆最多的。一般企业都会与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一定的联系,有的甚至向特定学校的特定专业定向发布招聘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社会公开招聘平台很难见到的。在招聘都能被用来当作传销诈骗渠道的当下,用好校内就业指导中心这个平台,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在社会上“鄙视链”横飞、学生处处碰壁的情况下,学校的就业服务部门是否可以更尽职一些,尽自己所能,主动出击,去推广促进本校学生的就业,至少是帮助疏浚信息管道,多提供一点便利,多屏蔽一些陷阱,让学生少一点被传销诈骗的惨剧,让学生更精准、更安全、更有的放矢地投出自己的简历。也许到那时,“简历帝”们150份简历的“称帝”门槛会大大降低吧?这也是功德一件了。

原标题:《一种新的分化:也谈“简历帝”现象》


【作者简介】 

曹东勃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精华推荐】

给《乡村爱情》里的大脚超市找出路

从魏蜀吴到中日韩,两个次元的三国游戏

中国史怎么就不是历史学了?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