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闪:青春在乡愁的反方向

2015-10-17 西闪 大家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摘要ID:ipress

美国人一生至少搬家七八次,而中国人的搬家次数呢?估计远低于这个数。或许,现今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和孩子,已经不大理解什么叫做乡愁,故而也不大情愿为《头脑特工队》掏腰包。


说到皮克斯公司(Pixar)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彼特·道格特(Pete Docter),他是这个团队的核心人物之一。自从1994年加入皮克斯,不少脍炙人口的动画片皆与他有关。《玩具总动员》、《怪兽公司》、《机器人总动员》以及《飞屋环游记》,他要么做导演,要么是编剧。不过,正在上映的《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俨然超越了前作,成为代表道格特乃至皮克斯的佳作。我希望看过此片的观众,无论年龄大小,经历多寡,都能在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里找到共鸣。因为这一次,皮克斯和道格特非常冒险地选取了一个极难兼顾具象化与精确化的故事,以及可以感染所有人,却又很容易滑向滥俗的主题:情绪——制作这个影片整整耗费了五年光阴,从侧面佐证了这一点。皮克斯的创意副总裁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也说,当道格特把创意告诉他时他就明白,那将是一部非常困难的作品,“事实证明,它是我们制作过的影片中,最艰难的片子之一。

五年前,道格特从十岁的女儿身上找到了灵感。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阴晴不定难以捉摸。道格特却从中看到了一部作品可能具有的亮点。当时他留意到,女儿开始变得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内向。这让道格特的内心不安而恐惧。但是,后来他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讲:“这也让我开始好奇,到底在发生什么事情?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脑海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此,他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和艾克曼的学生达契尔·克特纳(Dacher Keltner)求教。正是在这两位情绪研究方面的专家的帮助下,《头脑特工队》一开始就不同于一般的动画片,带着一定的思辨性。

然而道格特让这种思辨性一点儿也不抽象,他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的成长经验,为影片涂上了真实而丰富的感情色彩。因此,《头脑特工队》是一部不怕剧透的电影。在片中,“乐乐”(Joy)、“忧忧”(Sadness)、“怕怕”(Fear)、“厌厌”(Disgust)和“怒怒”(Anger)是五个住在脑袋里的情绪小人儿,他们一同掌控着一个名叫莱莉(Riley)的11岁小女孩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外界的反应。当莱莉随着父母告别家乡,告别朋友,告别童年,从明尼苏达迁居到加州,五个情绪小人儿的关系变得很不稳定,这使得莱莉的人生突然间变得艰难、阴郁和不确定。


这当然是一个拟人化的设计。虽然有些简陋,并不离谱。作为该片的科学顾问,艾克曼和克特纳认为,《头脑特工队》生动地肯定了情绪科学的核心见解——尽管他们对道格特把忧忧描绘成一个邋里邋遢让人扫兴的胖女孩有些不满。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存在着五种最基础的情绪,高兴、悲伤、恐惧、厌恶和愤怒。它们就像头脑中的小人儿,既有合作,也不乏竞争,共同塑造着我们的记忆,支配着我们的行为,同时还影响着我们的命运。

正如艾克曼在《情绪的解析》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所谓情绪,就是先天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一系列自动评估的心理机制。然而这只定义了情绪的一个方面。事实上情绪的内涵远比自我评估机制复杂得多。它不仅主导一个人的内在感受,影响一个人对自我的看法,作为情感的外在表达,它还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社会互动,情绪还会在理性的帮助下,重塑自己的价值判断。

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基调,或者说情绪风格,社会互动才是必要的。所谓情绪风格,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在类型、强度和持续时间上的不同。在电影结尾的彩蛋里,道格特聪明地刻画了这一点。

就像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指纹和面容那样,每个人的情绪风格也是独有的。背景相似的两个人,因为不同的情绪风格,对同样的事情做出全然不同的反应,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正如观众在《头脑特工队》里看到的那样,乐观是莱莉的情绪风格。这种风格曾经给莱莉带来积极正面的心态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可是当莱莉遭遇外部环境的重大改变时,这种情绪风格却降低了她对困难境遇的预判能力,妨碍了她向周围亲人和朋友倾诉或求助的愿望,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抑,直到忧忧(Sadness)的价值被乐乐发现。

艾克曼认为,真正的主角不是乐乐而是忧忧,因为整个电影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失去所带来的悲伤。而道格特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处理悲伤的新视角,这个视角的新颖之处在于“接受悲伤”。让悲伤的情绪表达出来,让失去的东西,比如家乡,比如童年,比如朋友,在悲伤中加工成更有价值的回忆,从而帮助一家人朝着他们向往的方向前行。当然,在我看来,科学家的看法仍然太“科学”了。按我的理解,所谓“失去所带来的悲伤”,文学地讲,不就是宽泛意义上的乡愁么?



奇怪的是,《头脑特工队》的北美票房高达3.55亿美元,位列皮克斯最卖座电影第二位,仅次于《玩具总动员》,而在中国大陆市场,它却叫好不叫座。截至10月13日,票房不到8100万人民币,远低于同期放映的《港囧》、《夏洛特烦恼》等国产影片。究竟是何原因?我不知道。不过我联想到一个有趣的对比:美国人一生至少搬家七八次,而中国人的搬家次数呢?估计远低于这个数。或许,现今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和孩子,已经不大理解什么叫做乡愁,故而也不大情愿为《头脑特工队》掏腰包。



作者:西闪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独立作家,书评人。著有随笔集《思想光谱》。

【作者文章推荐】

人类身体里潜藏的秘密

身体,阴阳之气或灵魂容器

未经计算的恐惧应更名为愚蠢

更多作者文章,请在对话界面输入“@作者名”调取。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者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