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破坏福利机构的规则?
做义工,你真的会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纪慈恩
在福利机构工作了很多年,关于“献爱心”,我最多听到的几句话是:“等我有空了我也去做义工”;“啥时候也带我去做义工啊”;“我也想做义工,有什么机构吗?”……似乎做志愿者已经成了一种不需要任何门槛的闲暇时光的调味剂。
这些年我在福利机构见过很多探访者,于是,也积累了很多话想对他们说。
有些探访者会带来很多东西,为了博得孩子的喜爱,会以食物或玩具的赠予方式“表达爱”,表面上看,这是在“给予”,可是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你破坏了我们给孩子建立的规则。
曾有个小朋友不去上课,我说,你现在不学习,你长大怎么办?她很自负地昂着头说,没事,反正那些叔叔阿姨什么都会给我的。
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多少都会觉得得来的东西太容易,因为有弱势的一面,更容易博得公众的“同情”。福利院的日常是有规则的,比如,有固定的时间给孩子吃零食,绝不给孩子形成“我想要什么你都应该给我”的信念。
但在探访者“毫无吝啬的给予”下,日常好不容易给孩子建立好的规则,可能很快被打破,或者说一面建立,一面被破坏。
很多探访者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阿姨明天再来看你,给你买玩具”。
可是,你真的会来吗?
孩子都知道自己是被放弃的,我们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疗愈他们的创伤,可是如果你给了承诺又失信,他们会觉得又被抛弃了一次。
有一次,一个女士带着她的儿子来福利院,女士指着我们一个肢体明显有残疾的孩子和她的儿子说,你看这个小朋友可怜不可怜,她有病所以她妈妈不要她了,所以你要乖乖地听话。
我并不反对以想教育孩子的动机来到福利院,但是你不能以伤害另外一个孩子作为代价,这样,太残忍了。
就像是父母给孩子建立的规则,然后其他人以“爱”的名义来插手就会打破,我们都知道,规则的重建有多难,而对于先天身体和心理都有缺陷的孩子来说,建立这份规则要难上加难。
你有没有帮倒忙?
公益绝不是“奉献”与“牺牲”,没有所谓的全然的付出。你一定得到了,只是你是否觉察到你收获了,你或许收获的是他人因为你而变得更好的成就感,或许是陪伴一群边缘群体而滋养了你的心灵,这是我所说的我不反对人有动机,你可以有动机,但是如果因为你的获得而伤害到另外一些人,这,恐怕在我看来就是“帮倒忙”。
比如,福利机构需要志愿者,但需要的是长期志愿者。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很多短期志愿者对机构来说是一种负担。
在福利院最简单的工作就是喂饭,看上去很简单,对不对?一个成年人,谁不会?
有孩子的人都知道,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子,不是你喂他就吃,他认人,你没有和他建立他本能需要的安全感,他不可能安静地接受你。每一个孩子的病不同,什么孩子出现什么样的病症是需要重视的,什么样的孩子不可以吃什么东西,什么样的孩子出现什么样的情绪是和他的过往有关,需要被记录在治疗档案里,你不在这里一年以上,你是没有办法了解的,但如果我们每个细节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还不如我们自己去做省力气,如果我教给你所有的一切,你过两个月就离开,这,对我们来说精神成本太高了。
其二,孩子需要的是怎样的爱?你需要怎样的爱,她就需要怎样的爱。
我常常看到的一个场景就是来访者来探望孩子,围着孩子,拍拍照,抱抱他们,围成一个圈,一个个都看看,然后很自然地问工作人员,她有什么病?然后很多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真是太可怜了,她的父母真是太狠心了”。
试问,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会喜欢自己的这种生存环境吗?
不错,孩子被遗弃和他们有病,这的确是他的亲生父母造成的,但是,从来到福利院的那一刻,仇恨就是我们造成的,是我们给他们塑造了这样一个环境,所以,你还认为你的爱是没有伤害的吗?
孩子在一旁,感受着别人像看一个新鲜的动物一样地觉察着他,然后人们饱含深情地探讨着他的命运,然后还要被动地承受你们的情绪,而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只得接受。这样的“爱”对他们是何等的残忍。
孩子需要怎样的爱,也许每个孩子不同,不同的身世和经历有不同的需求,但我知道,他们绝不需要这样的围观,你来一次,然后从此消失,下次再来一个陌生的面孔,再留下一些礼物和承诺,又消失,渐渐地,他们再也不相信任何人。
这样的爱,你需要吗?
我所说的“帮倒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把爱心安放在适合的位置上就好
不要来问我可不可以到你工作的福利院做义工,我的回复一定是不回复。
我工作的地方没有任何神奇的魔力,不是我在的地方就会有传奇的事情发生,而是你进入另外一个人的生命中,你和一个陌生的孩子心脏联结在一起,感受他的苦,不评判他的苦,不求什么目的,也不要什么结果地陪伴一个人,传奇才会发生。
如果你真的想做这件事,你在说之前已经做了,在你能够得着的范围,甚至不需要在公益机构,不需要一定是弱势群体,去完成你和“善”的结合,这,就是你和爱最合适的位置。
孩子需要怎样的陪伴者?你一直都在,你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需要刻骨铭心,他可以常常见到你,他知道你会走,但你也会再来,他不需要担心你会消失,不会再体验抛弃感,就是在这里,可以嬉闹,可以哭泣,可以相濡以沫,他们的未来不是任何人的责任,他们的未来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你因为有要求,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才会觉得他们是“问题孩子”,如果你从生命的角度看待一个孩子,如果人只需要快乐地活着,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并为此而满足与喜悦,那他们正在经历他们的生命,他生病的时候,你在,虽然疼还是那个疼,但心里是温暖的,因为温暖,疾病只是漫漫人生路的一件小事。他哭的时候就让他哭,他哭了两个小时说明他需要哭这么久,他说假话说明他没有能力说真话,作为陪伴者,我们只需要陪伴他让他有能力说真话,而不是告诉他,“你是错的,你是不好的”。所有伟大的事情都是微小的,人与人之间能有多大的恩惠,我们能做的只是陪伴,但是,陪伴并不是参与与干涉。
我并不渴望改变任何人,只是陪着,没有目的,也不求陪成个什么结果,就是陪着这件事,就是在这里,长期的,没有什么要求与评判的,在这里,你和他都得到彼此的陪伴,都在成长,都在滋养自己的心灵,没有谁欠谁,也没有谁恩惠与谁,我们都成为人群中与众不同的人,那这个位置就是适合你的爱的地方,把这个位置安放好,我认为这就算是志愿者了。
志愿者是一项“专业”的工作,所谓专业是你有能力慢慢陪伴一个生命走很长的路,你有能力让自己安静地不带条件地像溪流一样缓缓地流淌,有能力在遇到悲伤的时候允许自己悲伤,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承担起你选择的责任,有能力不虚伪地谦卑,拿属于自己的赞扬,拒绝不属于自己的掌声,在必要的时候对制度质疑对权威说不。
“献”这件事,献的是我们的情感和对另外一个陌生的生命的长期的陪伴,如果有一天,你失望了,也需要有能力承担一种责任:没有人要求我们来做公益,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是因为你是义务的,你在行善,别人就有义务为你放行,你可能还是会受伤,但是不要埋怨任何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们永远需要面对我们的选择,并为它负起责任来。这,叫做“献爱心”。
因为鸟儿,相信的从来都不是脚下的依靠,它,相信的是自己的翅膀。脚下的所依是局限的,翅膀会滋生更多的力量,那份力量,就叫做“爱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