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益原理》序:学习和理解中国公益

2016-02-24 张秀兰 公益慈善论坛

来源:《公益原理》  作者:张秀兰

近年来,不仅仅公益是媒体的热点,在学术领域,公益也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学术期刊网知网上,2002-2014年,涉及公益的期刊文章有1万篇以上,硕士论文1200多篇,博士论文也有50篇了。2013年公益慈善类的书籍超过百部。

那么,这本《公益原理》与上述文献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是基于鲜活的实践经验。读鲁达的书稿,给我的印象是天马行空,不落窠臼。不同于出自书斋的文稿,这是一部来自实践、并对实践进行精细观察和深入思考的书稿。由于鲁达是活跃在公益第一线的实践者,所以它不但具有操作性,更重要的是问题意识突出,读时感到一股鲜活的实践气息扑面而来,触动着自己的感应神经。例如,第四章第四节讲到公益人自我修养中的创新能力时,鲁达是这样论证创新能力对于公益人的特别意义的:

但是,你考虑到退出机制了吗?

在3-5年后,你所服务的社会需求,已经被政府或者商业组织覆盖。他们提供了更有竞争力、更具性价比的服务能力,并因此成为主流解决方案。

而此时的你,虽然正值壮年,却等于失去了服务社会的劳动能力,成为了社会的负担。自己也需要慈善组织来救济了。

你也会另外选一个社会需求,从头开始,每隔3-5年演绎一遍公益启动的过程。但你考虑过没有,每换一个领域,你的绝对积累都是从零开始。从社会角度讲,是不希望劳动力这样发展的,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你也没办法保障自己的竞争力。

所以,公益人一定要具备创新能力,就是将原本只能通过公益行为满足的社会需求,变成商业行为也可以解决的。商业行为一定比公益行为更具效率、对社会整体而言,更符合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这一论述真是精采之至,值得点赞!这种作为公益服务物件的社会需求所发生的“流转”,不在第一线摸爬滚打,怎么会知道呢?从这一点出发来论证公益人需要有创新能力,怎么能不直入心田呢?鲁达这部书稿所散发的实践气息使人折服。

其次,鲁达的着眼点在厘清公益乱象。不难想象,这出自鲁达痛切的感受,觉得“乱”是公益事业亟需面对的问题,而这一点恰又是专家们所容易忽略的。我完全理解鲁达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态。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我倒是觉得这种乱,其实是一种发展中的现象。

造成这种乱的诱因,有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聚集在同一时空所带来的乱,有传统公益人与新公益人的相遇、共事所带来的乱,有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角逐与合作带来的乱,有创新的迷茫带来的乱,有社会价值多元所产生的乱,等等。

总而言之,目前的乱有其历史必然性;在乱中寻找中国公益的发展模式,在乱中产生中国公益的创新,在梳理公益乱象中深刻理解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肩负的使命。

当今,中国的公益事业面临着宝贵的历史机遇。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社会建设的主题凸显。我们看到,社会服务领域有着空前旺盛的需求,公益组织可以在其中大展身手,而这一点得到了政策的明确支持。我们从国务院和民政部的一系列档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可喜的趋势。

不仅社会建设的大局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推力,今天的中国也从精神需求、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等方面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援性条件。

首先,今天人们渴望精神世界、公共空间的重建。虽然当今社会上拜金主义倡行,满脑满肠的功利饥渴泛滥;但是,也不要忘记,我们数千年文明具有的韧性力量会对物欲的过度膨胀进行反弹。对这些现象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就是明证。

换句话说,对物质的崇拜之风实际上孕育着对美德回归和公益精神发育的呼唤。其次,网络技术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结构新模式的重要条件。在人类历史上,技术从来是结构创新的动因,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它型塑结构的伟力。珍妮纺织机的作用就是个众所周知的例子。

如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公益活动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使公益需求、公益资源、公益实施过程、公益效果和公益影响的信息达到极度的透明化和扁平化,这不仅可以切实落实公益的供需精准对接和公益透明化的目标,有利于公益的监管,而且它直接激发了公益活动家的创新激情和智慧。

我们看到,网络技术成为公益人手中的神器,凭借它,已经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公益模式,公益领域呈现出一片生动活泼的气象,令人振奋。最后,商业模式又为中国新型公益事业注入了创新的因子。如今,商业组织孵化公益组织、支援公益活动已经十分常见。

当然,在列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的公益事业还处于发育期,非常稚嫩,在外部条件方面,还存在制度资源的系统短缺问题。

最为明显的是,数千年的农耕社会和“家国同构”的体制,使得人们习惯于生活在熟人社会之中,不大会和陌生人相处,现代意义的公共空间及其相应的文明意识的发育也严重不足。就建构现代公益体系的所需而言,我们缺乏传统的组织资源、规则资源,相应的文化资源也不够丰沛。前面所说的公益乱象,就是这些因素的一种反映。如此看来,处于发育期的公益事业,格外需要公益人的探索和创新。

而一些富有使命感的人已经听到时代对公益的呼唤,作出了切实的努力——鲁达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欣喜地看到鲁达这部书稿,感到如他所说,他是在为此“做出一点点的努力”。说起鲁达,这真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他被徐永光称之为“从阿里‘老君炉’里跳出来的孙悟空”。既然把他比作孙悟空,那就必有过人之处。的确,鲁达不仅有激情,也富于创造性。他做公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善于利用互联网这个神器来进行公益的模式创新。例如,他曾在2013年雅安地震期间,三天内成功组织网络募款超过6000万;他最早提出了“E公益平台”的概念,并构建了“E公益平台”的产品与运作模式,他提出的会员求助、在线挂靠、评价体系等在国内形形色色的网络公益平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该平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透明性,所以又被称为“透明公益网络平台”。

我欣赏鲁达的努力,赞赏他对公益事业的激情。激情是什么?莱蒙托夫说,“它是心灵的青春。”我强烈感到鲁达,以及大量公益人心灵中的青春,并且想到:有这些人在,何愁中国公益的春天不会来临呢?

我也很幸运,能有机会提前阅读书稿,写下一点不成熟的文字。是为序。

张秀兰(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2015年5月25日于美国麻州莱克星顿

 

《公益原理》一书已由香港学而时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出版发行,繁体中文版,上、下两册,每套定价:港币260元(人民币220元,港台地区的书价普遍比大陆贵是真的~) 。

购书咨询:请添加微信zhang_yixun,注明“公益原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