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鸡公榄”里的市井味道 | 想象·一座城
“嘀嘀嗒,嘀嘀嗒.....”
“鸡公榄,有辣有唔辣……”
在如今繁华的广州上下九街头,有一只到处游走的彩色大公鸡。大公鸡里装着一位大叔,叫黄志敏,他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步行街里吹着唢呐,沿街叫卖“鸡公榄”。过往的游客看到这一只彩色大公鸡,往往会驻足观望,然后买上一份。
“习惯了,每次逛街都会在这里买一块钱。
听我哥说,他来了这里十多二十年了。”
许多的游客会以为他是艺人或者小贩,其实,大叔并不是普通的“走鬼”或街头艺人,而是广州市荔湾区文化交流协会的工作人员。
眼看着“鸡公榄”在六七十年代后逐渐消失在广州街头,黄志敏与许多老广人一样感到遗憾。在文化交流协会的帮助下,他获准在上下九卖“鸡公榄”。“既为了宣传老西关文化,又为了赚吃饭钱。”
“以前人们亲切地叫它‘啵啵榄’,啵啵榄的意思就是鸡公榄、飞机榄。唢呐比较响,很远都能听到。主要是为了告诉别人,这里有东西卖,就不需要用叫的。那个年代,那些西关小姐住在楼上,不容易到街上去。那她怎么才能听到叫卖呢?于是人们就想到办法,吹出来,让她能够听到。后来就演变到她扔钱下来时,卖榄人就把榄抛上去。”
画中的“飞机榄”
“鸡公榄”曾流行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广州西关,它与“飞机榄”几乎二位一体,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两者都是用上好的白榄经过复杂的工艺腌制加工而成,入口清甜爽脆,回味无穷。
二三十年代的老广州街头,常见卖榄人有的身穿唐装,背着一个装榄的袋子,手拿大笛(唢呐),边走边吹。袋里的榄都用纸包着,一张纸包三两个,每个之间都绞一下,像串糖葫芦。如果有人买就再把两头一扭,成一小环状“飞”掷上骑楼,三四楼都可以扔得准确无误。
上世纪人民南路骑楼
同样是卖榄,为了获得更多人的注意,有人身穿大襟衫、赤足,头上顶个“叉鸡帽”,戴眼镜,戴假胡须,脸上涂胭脂,再用纸扎成一只彩色大公鸡(大小依身而定,中间腹背中空),然后将自己套在里面。一条过肩带把彩鸡提起来,人走鸡也走。由于体形笨重,“鸡公”不像“飞机”那么勤快地走街串巷,通常会找热闹的地方小范围活动。
“当时学了一天就‘上岗’了,到现在为止,
这个唢呐我也只会吹三个音。”
其实黄志敏从上世界90年代末就开始卖“鸡公榄”,只是中间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变迁,他也曾一度受政策影响而无法继续沿街售卖。
黄志敏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在上下九叫卖“鸡公榄”的时候,他一点都不觉得紧张:“我以前就是卖东西的,卖过衣服、奖状,当时颜志图还在做‘鸡公榄’的宣传,他是我的师傅。” 据闻2001年前后,广州的讲古行业曾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身为“广州最后的讲古民间艺人”的颜志图也曾在上下九步行街叫卖“鸡公榄”。
95年上下九夜晚
上世纪90年代,在现在的十甫路、宝华路,沿街小摊小贩十分常见。当时做小贩生意的黄志敏除了串街走巷外,也在这些路段摆摊售卖衣服。那时恰逢改革开放年代,虽然那时候做小摊贩生意利润低、不稳定,但也有不少人因此发家致富。想而可见当时的广州街头熙熙攘攘、一派繁盛的景象。
民国时期第十甫路
“鸡公榄,一元一包,一包三粒”
小小“鸡公榄”一时牵起多少往事,昔日广州街头饮早茶、鸡公榄、黄包车、行花街等市井风情仍历历在目,却又近乎消失殆尽。最后能原汁原味保存下来的似乎已寥寥无几。
这么多年来,“鸡公榄”的价格仍然没变,“五彩大公鸡”也仍在。只愿那时间洗涤沧桑巨变后的广州城里,有更多人为传承它那味道独特的市井风情而努力。
这些常常出现在广州人嘴边的美味,它们与广州城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想知道?
敬请期待
1月23日
「807慢生活馆」x「广州街坊情」
推出的美食导赏!
素材均来自: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网络
编辑整理:兔子
❖ 想象 · 一座城 ❖
往期回顾
(点标题即可了解)
↑ 河上变村 ↑ |
|
↑ 印度: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 | ↑ 广州:你有你拆,我有我high ↑ |
↑ 送你一张老照片↑ | |
↑ 猴子 • 杀手↑ | ↑ 西关:我梦到我间屋在这老街上↑ |
↑ 大理周城:爱上这抹蓝 ↑ | ↑ 巴基斯坦:她们让壁画填满世间的恐惧↑ |
点此可回顾上一期导赏!
「慢赏广州,揭秘世界首富花园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