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0多年前走来,做公益行业专业的拼图者 | 招商局基金会八周年
编者按:2009年6月15日,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成立(以下简称招商局基金会)。2012年,招商局基金会加入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这么多年来,招商局基金会一直尽职尽责履行组委会成员的职责,默默关注和参与论坛发展。2016年底,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升级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作为组委会成员,招商局基金会与其他有行业担当和使命的兄弟基金会一起,继续在转型之年参与和支持论坛发展。
2017年,是招商局基金会成立八周年。在这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家央企基金会如何明确自身定位、探索发展之路,支持行业发展。
在民间公益组织圈内,是很少见到国企、央企基金会的,招商局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招商局基金会)是个特例,它由招商局集团发起,明明不愁资金、可以完成固定任务了事,却偏偏要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做专业的资助型基金会。
点击了解更多 -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8周年 | 与中国公益共成长
本次,记者头一次同时采访两位秘书长,招商局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黄奕和副秘书长李海,听他们谈怎样让理事会了解、支持民间公益,怎样链接企业资源与公益项目。
黄奕
李海
我们的特点不是偏民间,是偏专业
记者:招商局基金会2009年成立,在有着145年历史的招商局集团中,是怎样一个定位?
黄奕:招商局集团有自己的慈善传统,从一百多年前走到现在,企业与社会和国家都是分不开的,更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招商局集团给自己的使命定位就是「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
招商局在早期推动了中国很多商业领域从无到有,公益慈善方面,除了扶危济困,还曾捐款建立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大学北洋公学(现天津大学)、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等,并参与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选拨和运送。
2009年,和很多基金会成立的原因一样,招商局基金会成立也是基于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能够将公益资金集中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用。
招商局基金会在集团内部的定位,是作为企业的公益慈善平台。它首先是一个资金池,大部分企业公益项目都通过基金会实施。另外,企业也在重新审视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希望能够通过基金会的运作,不只是做一次性的慈善活动,而是能够长期、持续、深入地推动社会变化。
我们一直觉得,公益和慈善是不同的,慈善更多的是出于道德冲动,公益则涉及更多方面。甚至两者于对社会问题的描述本身也是不同的,慈善对问题的描述更文学化,公益则强调理性思考。我们希望能在公益层面做更多事情。
从气质上来讲,招商局基金会是偏冷的,我们用理性和冷静来形容自己。
记者:与其他大型国企、央企基金会相比,招商局基金会与公益行业、民间机构有更多的合作,我们是怎样形成这样偏民间的定位?基金会在运作层面是否也相对独立?
黄奕:其实也不完全是,大家看到的比较显性的部分是这样的。对很多基金会来讲,内部治理都是一个问题。这当中存在一定张力。
企业对于捐赠资金有一定要求,基金会也要代表捐赠人的利益,这个利益是方方面面的,既有品牌上的考量,还有比如招商局集团作为大型央企,承担着国家定点扶贫任务;企业内部公益文化的推广工作,对基金会也有期待。这诸多因素对执行团队来讲都是有约束的。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这些因素仅仅看作限制,换言之,我们不能无视捐赠人的合理需求,而是应该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回应这些需求,并在这个过程中与理事会持续沟通,用行业的公益理念影响捐赠方。
除了这部分工作,我们还始终明确资助型基金会的专业定位,伙伴来源也比较多样,除了跟政府、官办社团合作,也跟大量的NGO合作。这既是工作团队多年来推动的专业方向,也可以说是捐赠方对现代公益理念逐步理解和认同的结果。
李海:与其说我们的定位是“偏民间”,不如用“偏专业化”来形容我们的特点,更加准确。这个思路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基金会发起方的企业文化理念。
招商局本身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企业,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企业的始祖。一百多年来,招商局一脉相承的企业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是对于商业精神的尊重,比如招商局的企业文化手册就叫《商道》。而招商局对商业精神的理解,就是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这个理解同样贯彻到公益慈善当中。
各方对社会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
所以招商局基金会与很多央企、国企基金会不同的地方在于,从一开始,我们就希望以专业的方式来做公益。中国现在5000多家基金会,平均的工作人员数量不到3个。很多基金会事实上没有专职团队运作。招商局基金会现在有10个全职工作人员。这就意味着,招商局集团愿意支持专业的团队来做公益,把事情做到位。
合作伙伴方面,同样是谁做得更专业,我们就跟谁合作。民间有大量的专业公益组织,我们就不把合作伙伴限定体制内。我们也愿意在公益行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其实刚成立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2010年,我们就办了一个扶贫创新奖,把全国跟扶贫相关的团队、项目都请来,对我们来说是学习的过程。也从中达成了两点最基本的认识,这影响了机构后来的定位和运作方式。
一是,我们在扶贫领域是半路进来的,但中国有这么多机构、学者已经做了很多年,我们没有必要从头再来,跟他们合作就是很好的路径。所以从那时起招商局基金会就确立了做资助型基金会。
第二,我们应该使自己先专业起来,既要对公益行业、公益机构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要对资助的专业性有所了解。我们经常把自己比作公益领域的投资公司——不做制造、服务,而是做投资、孵化、培养,这是我们给自己的定位,这几年也在一步一步往这个方向走。
在学习的路上,就发现了很多同道,比如参与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参与发起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都是与行业伙伴的共同学习,我们也愿意为公益行业专业化做点贡献。也希望有更多资助机构加入进来,一起研究怎样把资助做好。
「与中国公益共成长」不是客套话
记者:我看到招商局基金会早期与NGO合作的一些项目,其实是在招商局定点扶贫的地区实施的,这个结合也很有意思。可以让企业在既定的扶贫任务中看到更多公益的可能。
黄奕:的确如此。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是凭着本能,觉得不能简单的把资源倾斜到贫困地区,做物理转移,我们期待这当中有一些化学变化,产生生态上的连锁反应。
那时候并没有这么清晰的思路。各方面沟通其实很难,所以就结合了当时的扶贫任务,做大部分公众接受的项目,首先是卫生健康类的项目,比较能打动人。然后再慢慢地把更多专业项目带进来。当时先是与爱佑基金会合作了先心病筛查。这之后,理事们发现把资金给到其他的专业机构,而不是直接给到受益人本身,也是很好的方式。后来,我们开始跟更多NGO比如真爱梦想、国际小母牛开展合作。
记者:目前与民间公益组织合作的资金比重大概占多少?
李海:我们现在所用资金,全部来自招商局集团及相关企业,会尊重出资人的需求。定点扶贫和引导企业公益是重点。随着近几年工作团队与理事会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大家在公益专业上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理事会也会给工作团队越来越大的工作空间。这部分空间从一开始大概只有几十万,到今年我们的幸福家园、幸福田野、幸福童年等项目大概有500万的资金。
编者注:“招商局∙幸福家园”乡村社区支持计划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发起,聚焦中国乡村自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期待通过针对性的乡村社区公益项目资助、村民自组织能力建设等方式,在促进乡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同时,推动多元共治,实现乡村社区治理结构的优化。
黄奕:2017年我们提出来「与中国公益共成长」。这并不是一句客套话,讲这句话的时候是特别有感情的。2009年我们进入公益行业,当时公益组织刚从「公益元年」发展起来。2010年我们做扶贫创新奖的时候,征集到的项目五花八门,但当时的行业状况就是这样的。各家机构不只是项目内容不同,甚至进化程度上也不同。有的人很成熟,有自己的逻辑,有的人还仅是凭着一腔冲动。我们实际上也经历了反复审视、思考的过程,不断反思「为什么」,从「公」的概念出发,究竟是为什么人做事情,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做。
李海:「与中国公益共成长」有这么几个意思:首先,招商局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发展”,招商局发起的基金会也分享了这种价值观;其次,我们认为,中国公益事业还远未成熟,还需要不断成长。国内第一个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年才有,《慈善法》去年才刚刚出台,公益组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专业水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身处于行业中的我们,也同样如此;最后,由于基金会在公益行业中处于协作价值链的前端,其拥有的资源可以引导行业的发展,这既是优势,也是责任。我们愿意和其他伙伴一起,承担起这个责任,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积极成长。
记者:招商局基金会近年来的年度公益支出比例都非常高,在60~80%左右,也是因为确实没有筹款方面的压力吧。
李海:我们团队也在思考这件事情,以前我们说没有募款的压力,每年年底了,招商局集团发个通知,各单位就把钱捐过来了,我们也觉得理所应当。但近两年我们在反思,其实招商局和旗下企业捐的钱,我们应该有更充分的反馈,不能仅仅跟公益同行做交流,出资方也是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他们基于对我们的信任,捐了这么多钱去推动解决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告诉他们,事情做得怎么样了。
所以从去年开始,给出资方的反馈就更多了,接下来还会更完善。基金会就应该做得像个基金会。什么钱都不应该是这么容易就拿到手的。
公益项目应该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记者:基金会的项目与招商局集团自身业务有怎样的结合?
黄奕:我们现在对自己的战略定位是行业中的拼图者。我们有一张图,将公益产业链上的方方面面呈现在上面,大家各自分工、协同。我们作为资方,可以接触到很多资源,包括企业本身的专业能力。
从资源流向角度的公益行业协作生态
基金会的「灾急送」项目就是基于这样的联系。救援期间,我们意识到大量救灾物资需要专业运输,于是找到集团旗下专业的公司,他们也非常愿意做这件事情。到今天,灾急送的模式在紧急救援中发挥了不少作用。这也是基金会作为企业公益平台的作用。
编者注:“宅急送”从最开始的应急而生,慢慢发展为有完善流程响应机制、集合仓储备灾和应急救灾于一体的公益平台。
李海:我们希望公益项目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从成立到现在,我们的资助理念一直在发生变化,主要就是基于我们对社会问题不断深入的理解。基金会首个自主研发的资助计划,脱胎于合作伙伴项目环节上的调整。资助计划出台后,也每年都会有些修订,就像商业产品的迭代一样。我们研究资助计划的假设条件,监测评估正在落地的项目,从效果和影响回到目标,再看看哪些新的需求要回应,哪些资源还可以整合进来……这个过程一定是慢的,如同种子发芽,树苗成长,急不来,但既是自然生长,我们就有理由乐观,最终能见到蔚然成林的一天。
记者:招商局集团是百年老店,既参与了早期的传统慈善,也见证了现代公益慈善的成长。招商局基金会对慈善传统有哪些继承和弘扬?
黄奕:这要举个例子。比如中国社会中一直有互助的传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当年招商局创立蛇口工业区,这里也留存了很多传统的价值观。蛇口有一个四海公园,意思是大家都来自天南地北、四海八方,这其中就强调多元参与,对不同东西的包容、接纳,强调平等的交流互动。
2014年开始,我们在蛇口推动民间发起社区基金会,居然就做成了,这其实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理念,不是硬生生建构一个东西,而是希望答案从大家的互动中产生出来,从社会资本的积累中生发出来。
编者注:2014年12月14日,89位生活或工作在蛇口的社区居民,自发每人捐资1000元,创建了"蛇口社区基金",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2015年6月,注册成立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社区基金会。愿景:营造最适于文明和文化生长的社区公共空间。
记者:招商局基金会参与行业支持中,有哪些体会?
李海:简单总结就是,中国公益行业还很年轻,有很多发展初期的问题。相比之下,商业机构的生态非常丰富,专业化能力非常强。在初期发展阶段,大家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实践。我们要学习第一部门、第二部门的先进经验,而不仅仅觉得自己在做有使命感的事情,任由感性因素推动。需要更冷静。
「与中国公益共成长」不是客气话。如果说中国公益处于发展初期,有种种问题,这里边也包括我们自己,所以大家要一起学习、改变。
黄奕:有的人可能不爱听这个,但行业生态有自然生长的过程。我甚至觉得行业中,有的公益机构是可以自生自灭的,这也是生态的一部分。从整个行业的眼光看,健康的生态才能生长出更多优秀的公益组织。招商局基金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第八年了,前几年,我们的精力主要在议题领域,在自身的专业技能。今后,我们还会更多聚焦于行业发展,推动生态的改变。
本文作者:《公益时报》记者 王会贤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公益时报”
推荐阅读
南都公益基金会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
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