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科技资金投入创新,近3万家企业获融资超百亿!

成都面对面 成都面对面 2022-06-08



发挥财政科技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成都有哪些新做法? 创新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成都会如何推进? 又将有哪些科研项目惠民利民?


    今天上午(12)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在《成都面对面·党政政风热线》节目中,作出了回应。

 


回应嘉宾科技金融处处长 吴勇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副处长 武俊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处长 肖骏


科技资金


  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成都市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将传统“拨”创新改变为“投、贷、贴”相结合,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引导银行资本、创投资本、保险资金等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构建了“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4+1+N”的即“四大科技金融专项扶持政策+一个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多个科技金融服务产品”的服务模式。
    累计服务近30000家企业(创新创业团队),获得融资金额超过100亿元。 
  • 加强制度设计
  • 构建财金互动新机制
     制定《成都市科技金融资助管理暂行办法》专项普惠金融扶持政策
    设立科技金融资助专项经费,对科技型企业实施天使投资补助、债权融资补助、新三板挂牌补贴和科技与专利保险补贴,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019年安排天使投资补助资金3100万元,帮助115家科技型企业获得129家创业机构天使投资12.71亿元;为223家科技型企业贴息补助1554万元,企业获得银行贷款21.46亿元;为227家参加科技与专利保险的科技型企业补助1055万元,企业参保标的达1296.65亿元。     制定《成都市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设立规模为4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建立了“引导+让利”的天使投资机制,弥补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环节,解决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股权融资“首投”问题。
    截止目前,联合社会创投机构已组建天使基金13支、基金规模超过14亿元,已对98家科技型企业实现投资6.6亿元,其中,投资我市企业67家,金额4.97亿元。     制定《成都市市级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设立了规模为3.73亿元的债权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了“增信+补偿”债权融资创新机制,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股权、信用等申请银行信用贷款,解决轻资产科技企业的债权融资“首融”问题。
    截至目前,联合15家银行、3家担保公司、1家保险机构、1家科技小贷和9个区县共同设立了信贷资金规模达53.22亿元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开发了贷款额度从5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平均贷款利率不超过6%的“科创贷”系列产品,累计为2190家(笔)企业提供信用、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的信用类贷款47.8亿元。
    制定《成都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暂行管理办法》
    设立规模为3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母基金,组建了评审专家智库,搭建了在线申报系统,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子基金合作伙伴。
    截止目前,规模为7亿元的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成都沛坤菁蓉创业投资基金等2支子基金已进入项目尽职调查阶段;景诚二期(成都)股权投资基金、成都德商康宁医疗股权投资基金等已进入待专家评审阶段。 
  • 搭建“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 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路径
     促成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团队)与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和科技金融产品的精准对接、实现快速交易,按照“线上平台+线下活动”模式,构建了“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覆盖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全链条、精准化的科技金融云服务。
    截至目前,平台已聚集了创新创业载体289家、各类投融资等服务机构692家,提供1908款科技服务产品,累计为超过20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各类投融资服务。 
  • 创新开发系列科技金融服务产品
     联合创投机构、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开发了“科创贷”、 “科创投”、“科创保”等系列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人工智能



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成都具备这些优势!
    一、专业学科资源优势,成都拥有62所高等院校、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人才可获得性中西部第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3所高校已获全国首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建设资格。     二、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优势,中科院成都分院定理机器证明理论与自动推理技术国际领先,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在智能信息处理方法、深度神经网络基础理论、多模态神经网络模型、跨媒体智能以及混合增强智能等领域技术国内领先;成都在这些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上的积累推动了成都市大数据智能分析、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 在全国人工智能发展前20位城市中,成都均位列全国第7
 根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城市排行榜》和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19)》,在全国人工智能发展前20位城市中,成都均位列全国第7,位居西部前列。 
  • 6大举措 重点推进
     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2018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2年)》,同时配套印发了《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提出打造最具行业融合特色的“中国智谷”、国际知名的工业智联网示范城市。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前沿技术研发需求。
    按照国家级超算中心建设标准加快推进成都超算中心建设,依托超算中心算力支撑,建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分中心;在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推进“5G+AI”应用推广和示范;积极推进天府国家实验室建设,以此为依托开展人工智能及交叉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创能力,补齐高层次人才和前沿核心技术短板。     强化人才供给能力建设,夯实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
    外引加内育并生,以培育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大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为牵引,通过引才计划、学科建设、基地实训等方式,构筑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等重点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中心),国科大成都学院项目已启动建设,明确将设置人工智能学院。     加快企业培育,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
    聚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先进产品和重点应用场景,以科技创新和应用示范项目为抓手,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四方伟业、理想境界、考拉悠然、极米科技、腾盾科技等一大批本地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层、应用层企业快速成长;四方伟业与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联合研制的“人工智能通用软件平台”已入选国家发改委“人工智能创新伙伴计划”;久远银海、布法罗机器人等在蓉企业项目入选工信部2018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名单;准星云学、宽邦科技、启英泰伦等成都企业相关产品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评选出的2018年第一批10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案例。     布局技术创新平台,打造一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桥头堡。
    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商汤未来创新中心、科大讯飞成都研究院等一大批AI领域顶尖创新平台先后落户成都;成都首个AI领域的专业加速器——西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于2018年7月20日正式揭牌;总投资6.1亿元的中国联通成都国际大数据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哈工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产研院项目人工智能领域重大技术创新平台项目已落地或正在推进当中。        建设AI园区,打造专业承载体。
    2018年7月,规划用地面积约1006亩,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以人工智能为重点支持方向的天府新区“独角兽岛”正式开工。
     截止目前商汤科技、云从科技、科大讯飞等知名人工智能算法企业,海康威视、京东城市、知乎数据、G7物联网等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企业项目已正式落地“独角兽岛”或正在落地过程当中;今年3月,西部首个“人工智能+5G”概念产业园--高新区AI创新中心正式开园。当天,中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新华三成都研究院等总投资逾百亿的数十个项目宣布入驻,8个来自新加坡的项目签约落地,预计3年内,该园区将聚集人工智能企业超过10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逐步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园。


科技惠民


 
  • 研发新型除霾装备
      “车载空气净化系统”,目前已由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研发,并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了除霾效果测试,测试报告显示系统对空气中的PM2.5、PM10的净化率达到96%以上。下一步,将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公交集团、成客公司负责,首期在50辆公交车上安装并上路试运行。 
  • 智能化垃圾分类装置
     近年来,垃圾分类处理相关技术研究作为科技惠民计划的重要支持内容,先后支持了双流东岳村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与综合处理示范工程、智能垃圾清运系统平台建设、高效节能垃圾渗滤液综合处理系统设备、垃圾焚烧发电厂废物协同处理技术研发等一批科技项目。     下一步,在科技服务生活方面,将围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智能交通、智慧家居、智慧医疗、可穿戴设备等方面的应用,提升百姓的科技获得感。 
  • 创新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在原来科普基地建设基础上推出了“蓉城社区创新屋”建设,“创新屋”作为“动手参与、激发创意、扎根基层”的社区科普阵地,在提升居民科学素养,深化社区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一、围绕公众参与创新创造,以“创新屋”为载体,通过打造近在家门的科普阵地,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及老年居民的科学创新热情。     二、从社区科普品、供给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鼓励开设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的展项与服务,让科学技术走进居民、服务居民,推动社区科普及“双创”工作发展。     三、初步形成融“科普、引导、实践”于一体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营造了热爱科学、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2019年,“创新屋”建设纳入了市科技局实施的为民办实事的科普惠民工程。



审稿:主编陆晗、编辑张琳、记者陈沉

编辑:王威


往期回顾

为了谁→怎样为→有作为!来看,今天郫都区曝光了哪些问题?

成华区问题整改基本到位!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29份,追责问责31人…

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对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给予补贴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点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