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底气!成都要这样来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本周成都市科技局上线

满意不满意您说了算

文末可参与评价



今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确立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支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成都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和“引擎”,必须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成都有怎样底气优势和基础?
 
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
成都有哪些目标重点和核心?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成都有怎样的资源创新和思考? 
......
 

今天上午,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上线值守《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节目时回应: 从制度设计、到项目引入、再到重点推进,各项动作全力提速。





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对标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成都具备基本条件
 
共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国家机遇:中央明确支持成渝地区共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为成都获得更多国家资源提供了历史性重大机遇。
 
拥有科教资源富集“硬实力”:得益于国家“三线建设”以来的国家科技资源布局,成都成为全国第五的科教资源密集区。高校院所、优势学科、人才规模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十和中西部前列。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114项,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69家。
 
不断优化的创新创业“软实力”:成都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排名全球第52位,在2019年《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中成都综合创新指数排名全国第5位,创新创业活跃,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做优全球化开放创新优势: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内陆开放高地的新格局在成都正在加快形成,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做优全球化开放创新位势。华为、京东、诺基亚、赛诺菲等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成都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或区域性研发总部。
 



中国西部(成都)科技城建设



加快建设
10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科创空间
天府实验室
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
 
实施制定:
“城市猎头”计划
成都人才新政2.0版
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度
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度
...
 
中国西部(成都)科技城总体战略规划日前公开亮相征求意见。明确提出以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个关键时序节点为目标,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学城。
 
规划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载体。规划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初步形成 “一核四区”空间布局,着力“0到1”的原始突破,推进“1到N”的应用转化,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驱动动力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正在启动建设规模10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科创空间,打造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全方位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从研发、中试、生产、融资到生活的全方位配套服务,让企业、机构和团队拎包入住,低成本、便捷高效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布局建设高水平重大创新平台。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西部光源”、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更多“国之重器”在我市落地建设。其中,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系统研究装置、天然药物与临床转化综合研究平台等6个重大创新支撑平台于5月20日在成都科学城集中启动建设,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空间天文、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
 
加快启动建设天府实验室,力争在前沿医学、能源互联网、航空航天、区块链等领域推出更多“源于成都、引领前沿”的硬核科技。大力招引世界知名大学、国内“双一流”大学、中科院等科研机构来成都创办特色学院、共建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
 
加快聚集高质量创新资源要素。深化实施“城市猎头”计划,制定实施成都人才新政2.0版,引入国际人才服务机构,招引全球知名科学家、顶尖科研人才(团队)、青年科学家,为他们提供更优越的创新环境。
 
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引进更多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为成果转化提供最高效的转化体系。
 
加强区域协同创新和对外开放创新。深化与重庆科学城、绵阳科技城和国内科技发达地区的深度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开放合作,鼓励在蓉高校院所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科技产业园区等等,汇聚全球优质创新资源,提升科学城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推进科技改革激发科学城发展活力。聚焦打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在科学城率先开展重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包括探索推行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度、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度,开展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给科技人员放权让利。
 



如何更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听专家委员声音
看科技部门回复
 
如何更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记者此前走访部分科技领域专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观  点:

“此前成都推出的"共享实验室"概念,很好的解决了降低企业经营发展成本和技术高要求保障的问题,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实验室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受到较多因素束缚,共享方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建  议:

“除了高校和科研院所投入实验室建设之外,科技部门是否也可以引导产业园区建立专用实验室,方便企业共同使用,辐射更广的范围。——九三学社高新区委员会副主委、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林永宏


建议成渝双方的科技部门应共同推进人才、科技资源共享,梳理双方科技资源优势平台,建立成渝联合实验室,降低企业创新活动成本,服务和提升企业创新积极性和竞争力。“成都和重庆有很多产业,如果川渝能共享科研机构平台,打通政府补贴,相当于把蛋糕做大,通过各自优势吸引对外投资,或者带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成都市政协委员、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飞


 

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旭在线回应
 
创新设备成本偏高的问题
 
 “从科技创新本身来说,扩大开放共享是必然趋势,从科技创新的现实活动中,我们也认识到它的必要性。面对广大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而言,高端仪器设备成本确实非常高,科研院所和一些大型企业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可以购买高端设备,但是往往只能在内部使用,使用效率不够高”
 
如何现实破题的问题
 
一、打通信息渠道,让创新资源信息通过信息平台或是信息推送,让科研工作者、企业获取信息。
 
二、在机制上争取形成资源共享。比如在高端设备仪器等方面,政府需要设计一些更加灵活创新的政策,调动大家把创新资源拿出来开放共享,也要充分激发广大企业或是用户按照开放共享方法应用这些资源的积极性。
 
三、引导产业园区建立专用实验室,方便企业共同使用,涵盖信息平台搭建,财政补贴手段介入等方面。
 
“目前成都正在打造千万平米的高品质科创空间科创中心,其中就包括有共享实验室、共享中试线、共享生产线的规划和建设布局。同时还将围绕每个科创空间的主导产业,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布局,积极支持和扶持科研设备租赁等新型业态发展,共同推动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




审稿:陆晗、张琳、李岚

编辑:王威 



往期回顾

成都小学初中叫停“重点班”,严格均衡分班!
小区想装充电桩负荷不够、峰谷电价区县没执行?供电公司都回复了!
你需要知道:企业、个人办理用电业务,时间缩短了!
揭秘!成德眉资同城区域、东部新区电网规划看这里→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点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