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前排看奥运,门票只要60块

卡菈克 新周刊
2024-10-03




















放电影早已不是电影院的唯一出路。


对于影院来说,提供赛事直播服务,是一种多元化经营的尝试,一家影城经理告诉新周刊,“现在营收压力不小,对于影院来说,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作者 | 卡菈克编辑 | 宋爽题图|受访者提供


没几档电视剧敢在黄金档对打奥运会热门赛事,尤其是乒乓球混双决赛这样的全民热点。

7月30日晚上,当孙颖莎/王楚钦以11∶8拿下金牌点战胜“神秘之师”时,社交媒体毫不意外地统一宕机瘫痪,而我在线下所处的“观赛现场”也彻底沸腾。几乎是在比分牌数字发生变动的一瞬,坐在我后排的女生就从胸腔迸出一句:“这是中国的第一块混双金牌”,旋即全场欢呼尖叫。


买不起前往巴黎的机票,但坐在广州市海珠区的一家电影院中,我用60块钱的价格,意外买到了一次在巴黎现场观赛的平替体验。


这可能是我遇到“屏摄”最多的一次观影。(图/卡菈克)

这一届奥运会很特别。比如它被人评价为最浪漫的一届奥运会,它也是奢侈品格外惹眼的一届奥运会,但除去这些之外,它也是人们告别以往、重返线下的第一届奥运会。观看奥运会的体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在重返线下。


今年,奥运会在国内首次登上大银幕。人们可以在电影购票平台上,像购买电影票一样购买观看赛事直播的门票。


乒乓球混双决赛当日,广州有10家影院参与这场比赛的直播放映,而我将定位切换到北京以后,发现很多影院的门票早已售罄。一些热门赛事直播,其票房竟然要比一些暑期档电影好。


据灯塔数据统计,混双决赛直播的单日票房达到115万元,票房排名全国第10。


乒乓球混双决赛直播的单日累计票房为115万。(图/购票APP截图)

中影国际影城广州中船汇店的经理告诉新周刊,“这场混双决赛全国合计排片405场(不含粉丝包场),超过2.4万名观众前来电影院观赛,用0.13%的排片贡献了全国0.97%的票房”。

继霉霉歌迷将影院爆改Livehouse之后,得到灵感的影院们又主动将自己爆改成了巴黎奥运会中国分赛场。


当竞体乐子人,
在电影院团建

7月13日,中影发行官宣与央视达成独家合作。彼时球迷对这一改革的态度倒是相当保守,“打起来就老实了”“大银幕里打得火热,大银幕外也打得火热”“建议按照球迷来分影厅,不然容易打起来”。

但事实上,前来观看直播的球迷虽然多,但大家基本保持着一个既热情又疏离的态度,除非交换物料,否则彼此并不会展开多余的交谈,而更多人选择聚集在影院入口处的“莎头”易拉宝旁,排队等着和“莎头”合影。

影院里人气最高的地方。(图/卡菈克)

这些前来观赛的人们,不只有“莎头组合”的“事业粉”,也有很多是家庭携老带幼地组团来看。比如坐在我身后的就是一对母子,母亲是国乒粉丝,而儿子则是来陪母亲追星的。

球迷妈妈在网上买的“莎头”周边。(图/卡菈克)

正因为观众的多元化,在电影院看奥运直播,也是一种非常规的观影体验。如果以“原教旨”观影规范来看,在影院看奥运的人们显然有些“五毒俱全”,人们玩手机、交头接耳、大声喧哗、屏摄,甚至四处走动。


影院不像影院,倒像是拉了一张大屏幕的茶楼。


但从体育爱好者的角度来看,在影院看赛事直播,无疑是沉浸感拉满的一次体验。

能够参加奥运会直播的影厅,大多是巨幕、杜比全景声或CNITY影厅。不论氛围如何,影院级别的专业视听效果就足够与普通的小屏幕拉开差距。


尤其是像乒乓球这样的小球运动,格外适合在大银幕上观看。社畜们对着电脑打了一天工,再回家强行用近视加散光的肉眼,去追踪那些常被运动员打出残影的小球,多少显得难为自己也难为电视。


但在线下观看赛事直播,最打动人的并非硬件所带来的视听体验。对于球迷来说,线下观看直播另一个无可替代的优势就是现场的氛围感。


就像是赛前被统一植入了某种反应程序一样,观众之间似乎有一种无言默契,在赛局进行时屏气无声,在队伍得分时又尽情欢呼。人们在战局胶着时的每一秒沉默,都像是在蓄力攒一个大招,那些被暂时压抑的激情会像扎破的气球一样,在队员拿下一分后在影院中炸开。

拿下金牌后现场观众鼓掌欢呼。(图/卡菈克)

这样的观赛体验足够沉浸式,足够屏气凝神,每一次爆发的掌声和尖叫也足够激荡人心。在这种氛围下,即便是平时对竞技体育并不感冒的人,也能轻易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


结束散场后,一位观赛观众对新周刊表示,“跟在家看比赛的感觉完全不同,氛围太好了,漂亮球出现时大家一起欢呼,是观赛过程中最独特的感觉”。比起观影,这更像是球迷之间的一次大型团建。

电影院,
放电影不是唯一出路

放电影早已不是电影院的唯一出路。

对于影院来说,提供赛事直播服务,是一种多元化经营的尝试,一家影城经理告诉新周刊,“现在营收压力不小,对于影院来说,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这并非杞人忧天,尤其是在这个暑期档。今夏,除《抓娃娃》外,几乎拎不出一个票房优等生。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作为暑期档开局的6月,以22.30亿的成绩黯淡收局。而此前,有11部影片扎堆上映的端午档,总票房只有3.83亿,远低于去年同期的9.09亿,是在影院正常营业的年份中表现最差的一次。


对于“看片吃饭”的影院来说,这样的局面过于被动。为缓解经营压力,除了放映电影的本职工作外,很多影院也在拓展业务范围。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在北京诸多线下脱口秀演出中,有不少厂牌就是在电影院中进行演出。中影国际影城广州中船汇店的经理也告诉新周刊,“现在电影院需多元化经营,和不同的演出类剧目达成合作,像今天(决赛直播当日),人流量就比其他工作日多出了30%的人次”。

不少影院也开始承接脱口秀小剧场业务。(图/小红书截图)

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在公众还是在球迷群体中,“在影院看赛事直播”都不是一种大众的选项。


在社交媒体发了这次在影院看决赛的体验后,大多数朋友对这件事是陌生的,完全不知道可以在购票平台直接预约购买赛事的影票。即便是运动深度爱好者也并不知晓此类活动,我的羽毛球教练就对在电影院看球这件事相当惊讶,问我:“电影院能看羽毛球比赛吗?”


从实际情况来看,羽毛球比赛也许复刻不了乒乓球赛事的热度。


据中影官方消息,影城可以在奥运期间直播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女子跳水10米台、女排等热门赛事。猫眼和淘票票均上线了“预约放映”渠道,观众可以了解热门赛事的开票时间、想看人数以及预约买票。


为了保证基本收入,参与放映的影院设定了成团人数,最少10人成团、最多90人成团。而截至发稿,广州5家可放映8月5日羽毛球男单决赛的影院均未达到能够开场的人数要求。

截至发稿共有12人预约观赛。(图/卡菈克)

此外,据行业媒体深响报道,7月26日开幕式直播当晚,很多影城出现了没有成团的情况。以北京地区为例,7月26日上午,北京有18家影城放开了预约观看渠道,但到了下午六点左右,达到成团人数、成功放映的仅有6家。

乒乓球混双决赛的热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开赛时间合适、乒乓球群众基础广泛、明星球员出阵,而在后面的赛程中,似乎很难再找到类似的赛事。


竞技体育向来是一群人的狂欢。“在场感”是体育竞技不可或缺的最大魅力之一,除了亲临现场之外,在影院与一群同好一起观赛,这或许是我想象中最接近“在场感”的观看方式。电影院直播“莎头”决赛的成功,是不是昙花一现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竞体爱好者来说,在电影院看赛事,是一种“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体验。至少,我已经把下一次羽毛球男单决赛的票买好了。

[1]乒乓混双决赛票房破百万,电影院掘金奥运?,深响,2024.7.30

奥运特刊《巴黎引力》已上市
点击下方封面,即可购买杂志


后台回复【巴黎引力】即可领取电子版封面


读完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周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