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研讨会的热潮散去,对当下的明式家具学术研究,我们是该做些反思了。 | 退藏
9月,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推出“明式生活——晏如居藏明式黄花梨家具展”,这是刘柱柏医生的二十五载收藏首度曝光。
适逄今年10月的秋季展览及拍卖会,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于4日、5日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明式家具研讨会”,邀得中国、香港、台湾及欧美的知名藏家、专家及零售商出席,共同商讨最新的黄花梨家具进展。
“俗语有云:一木不成林。如何要推动明式家具,我们必须众志成城,得收藏家、行家、零售商的配合,另加上出版界、文博界、拍卖机构及学者的协助,才可推动明式家具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古代没有录音机,没有拍摄工具,我们对这些家具的认知相当少,可能大众会觉得这些家具只是文人的玩意,但实情并非如此。明式家具对现代家具制作具有极大影响,包括中国,以及欧美家具的设计,故此我们需要尽自己的能力作出宣传推广。”
晏如居主人刘柱柏说。
这次研讨会,是以藏家一己之力举办,难能可贵,精神可嘉,有可圈可点之处。不过,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王世襄、陈增弼等学者参与的研讨会对比,也能引发许多感触与反思。
这篇报道,不仅仅是就这次研讨会做文章,而是从研讨会出发,探索明式家具学术研究的方向和可能性。希望能更深地引发业内的思考与自省:
王世襄时代一去不复返之后,明式家具研究是否就此停滞?
在新时代的家具市场环境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者和研究?
明式家具学术研究,到底还能走向何方?
以下是我们的现场回顾与会后采访,以及对历届明式家具研讨会的梳理总结。
研讨会/
对待劫后余生的明式家具,
我们应该宽容一点。
场内座无虚席。
马未都先生以《明式家具收藏》为题,为研讨会揭开序幕。马先生在演讲中说了动人的一句话:“对待劫后余生的明式家具,我们的态度都应该宽容一点。”
刘柱柏医生从人文景观角度带与会者看明式家具。
他总结道:“家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收藏明式家具中能反映出明代的人文景观,一些行为如焚香、参禅已甚少进行,但其余大部分仍可见于现代生活。探讨明式家具的用途,增加了家具欣赏的乐趣,给家具添上了生命。”
黄天
年逾90的萧滋先生,曾任香港三联书店总经理,正是他的慧眼识珠,从堆积如山的书稿中发现了王世襄,并冒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历经曲折,成功出版了《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
黄天先生讲解香港一地对于明式家具的重要性。
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和《明式家具珍赏》港版均由他负责编辑、制版、设计,包括英文版和珍藏限量版。两书出版后,香港得此先机,很快便成为明式家具的集散地,大量家具珍品由此出口海外,若干年后这些家具又回流香港,甚至重返内地。
黄先生在现场回顾了与王老相处的点滴,多次致敬王世襄的伯乐萧滋先生——如果说先有王世襄,后有明式家具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先有萧滋,后有王世襄。
20分钟的讲演被掌声打断多次。演讲的最后,黄天播放了一张王世襄坐在北京家中大画案前伏案工作的照片,他讲道:“就在这张大案前,我无数次地和王老沟通出版工作。最后一次在这张案前见到他,几经周折,书已经在三联出版,王老看到我,抱住我,哭了。”
这一刻,也成为本次研讨会最感人的催泪瞬间。北京行家丛林发朋友圈感叹道:
“请木友们一定要记住这位黄天先生。《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均由他负责编辑、制版、设计。包括英文版和珍藏限量版。黄先生回顾了与王老相处的往昔,讲述了这两部经典著作出版过程的艰辛。当讲到最后一次见到王老时两人相拥而泣时……黄先生泪洒会场。深深被感动!向黄天先生致敬!”
小组讨论
“文人书房家具”的主题讨论,气氛热烈。
每位嘉宾谈一样家具器型,轮到蒋念慈先生发言时,他撇开材质,横向比较了不同的花几和香几,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如此的排比法,让听众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融会贯通。
中国嘉德为研讨会举办的晚宴。
左: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总监罗诺德博士,中:中国嘉德家具工艺品部总经理乔皓,右:“晏如居”主人、大会主席刘柱柏医生。
翌日上午,研讨会继续,场內依然座无虚席。
柯惕思先生以西方人的视角,通过对比中西家具上的经典符号,阐述了明式家具对西方家具设计的影响。
刘传生先生则从代表性器物出发,通过对器物自身的分析以及价格的跟踪,阐述对明式黄花梨家具探讨和研究的新观点:除在以往的注重器物外表造型、工艺、材质外,还要依据“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古人制器四大要素前提下,从造型、材质和工艺上升到艺术和文化层面。
他表示,造型是见仁见智的,工艺再精是可以攻克复制的,材质再优也是有价可依的,唯有艺术的体现、文化的承载所具有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件好的器物,只有在造型、工艺、材质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艺术、文化等,才是最有价值的,这也是一个永恒的定律。
谭向东先生从13万余幅照片中,花费大量工夫,梳理出了明清黄花梨家具的存世量数据。
他还详细地介绍了百宝嵌南官帽椅,并通过欣赏研究百宝嵌南官帽椅得出古有財富之人亦真正有文化,属社会精英,而百宝嵌南官帽椅是最具代表性的明式家具。
林光泰博士以明式家具讲解明代的社会生活,让大众对明代生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的“厅堂家具”讨论为本次研讨会画上圆满句号。从左至右:冯朗铨、何孔余、刘继森、陈德敏、林光泰、乔皓、蒋念慈、陈永杰。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顺利完满结束,与会嘉宾大合照。
展览/
藏家个人办展,这样的规模罕见
如果说研讨会是红花的话,晏如居的展览就是绿叶。看展亦是研讨会的环节之一。
二十五年间,晏如居主人刘柱柏先生都是默默耕耘,默默收藏,到今天依然在学习当中,不断地从收藏家、行家或文献上吸收新知识,并得到很多朋友帮助,购得一些特别的藏品。
到最近五年,他认为藏品数量已达到一定标准,需要就藏品作出分类整理。经过多番思考,决定选用人文景观作为主旨,对中国文化作出探讨。
是次展览他找到三联(香港)书店制作图录,希望可以表达出各式家具在当时是如何使用,人文生活如何,当中亦引用不少版画做助证。
这次展览,晏如居共拿出了超过70件的家具珍藏,大到架子床、圆角柜,小到天平架等文房小件,主人透过一件件黄花梨家具,向观者诉说自己的收藏趣味与品味。
以藏家个人办展的案例来看,这样的规模和效应,当属罕见。
展览将持续至11月20日。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的现场。
余温与反思/
热潮之后,
明式家具学术研讨路在何方?
两天的研讨会转瞬即逝,旁观者当有意犹未尽之感。除了就此次研讨会成果表示肯定以外,会后的访谈中,与会嘉宾也向我们表达了更多的期许。
谭向东先生表示:
“这次研讨会规格较高,为近些年所少见,主席团成员、嘉宾等都是国内、港澳台地区及国际上知名的藏家、行家和学者。从学术的角度讲,这是首次较有针对性的讨论,细致地划分出了文人书房家具和厅堂家具,定位非常准确。可以说是古董家具收藏与学术史上重要的一页。”
刘传生先生则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这是在香港举办的第一届明式家具研讨会,总体来说还是很成功的。国内和国际的,包括业界许久未发声的行家、藏家都来了,可谓规模空前。能感觉到与会嘉宾热情高涨,学者、专家的演说异彩纷呈,听众亦满怀期许。
主办方用心良苦,但顾忌太多,安排有些过于紧凑,这使得大家的探讨时间普遍不足,让听众有吃快餐的感觉。希望以后若再有此类活动,能够繁简得当,如此含金量会更高。”
与会的陈仁毅先生以从业者的视角表达了更多的期许:
“自己的文化自己救。今年的研讨会无论反响如何,但好在都已经开了一个头。香港是家具的集散地,身处其中数十载的行家,他们的经历和经验都弥足珍贵,如果能收集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出版,我想价值会更高。”
蒋念慈先生的看法也显包容:
“这次研讨会对业界是好事,会吸引更多人关注,是香港多年以后关于家具活动的又一个高潮。刘医生不是行里人,做这样一个活动非常不容易,值得鼓励,应采取更为宽容的心态待之。
也许正因为香港太久没有做这样的活动了,一些美中不足之处也应直面。比如缺少经验人士组成的筹委会,这使得选择举办活动的地方欠缺考究,时间安排也显得过于仓促,难以平衡和驾驭。且正赶上典亚艺博和各大拍卖公司秋拍,时间有些两难。但这是第一次做活动要交的学费,不足为奇。”
而在此之外,亦有不少与会人士怀念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讨会。
那时,可能参加的人潮没有这么汹涌,来宾没有这么全面,场面也显得局促,但在王世襄、陈增弼等学者的扛鼎之下,那时的研讨会更纯粹,也更令今天的人们怀念。
我们也为大家梳理了近25年较有影响力的几次明式家具研讨会。
01/
1991年,第一届明式家具国际学术研讨会
——25年过去了,那时的学术活动还是很严肃认真的
后排左起:翁士达、金瓯卜、朱家溍、徐运北、黄胄、曾佑和、韩蕙、(曾佑和身后:安思远、柯惕思)
后排右起:欧尔尼斯特•杰克逊、汉斯•w•斯格尔、杨新
说起明式家具研讨会,1991年的那次在很多人记忆中都是不可磨灭的。
是年11月11至13日,明式家具学会在北京贵宾楼紫金厅召开了首届明式家具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出版47周年,以及古斯塔夫·艾克教授逝世20周年。
来自美、英、德、瑞典等国家以及台、港、澳地区的学者、专家及行家30余人,国内学者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宣读的论文有陈增弼《艾克与明式家具》、孙机《汉代家具概述》、杨泓《敦煌莫高窟与中国古代家具史发展之二——公元7-10世纪中国家具的演变》、罗无逸《从文化发展机制审度明式家具(一)——中华文脉的延续与变异》、欧尔尼斯特·杰克逊《巡礼古斯塔夫·艾克》、柯惕斯《介绍美国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莎拉·韩德尔《中国的洗脸盆架》、安思远《关于最初一件有立壁的矮几》等论文。
艾克教授的遗孀曾佑和女士主持大会并自始至终担任了大会的中英文口语翻译和外国专家提交给大会的书面论文的英文翻译。
为了配合这次会议,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了明式家具展览,共展出明清古典家具珍品60余件,以及有关艾克教授的珍贵文物和多件仿明家具。与会的国内代表还参观了现藏于北京智化寺等处的明清家具珍品。
稍早于该会的9月,嘉木堂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家具国际研讨会。这两次会议都有同期明式家具展览。同年,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也于智化寺举行古典家具展览。
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家具实例相对贫乏,却是一个家具研究的黄金时代,一些重要的专著也在其前后面世……
02/
1999年,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开幕研讨会
——研讨会与藏家私人party相映成趣
1999年6月11日,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馆长主持研讨会
1996年,纽约佳士得上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的馆藏,单件家具突破百万美元大关,中国古董家具作为艺术品,自此步入藏家视野,研讨会和学术研究也热络起来。
1999年6月,美国中西部明尼阿波利斯城望族后人布鲁斯·代顿(Bruce Dayton)伉俪,举办盛大宴会以庆祝当地博物馆内中国古董艺术馆的落成,馆内陈设具相当规模的明式家具收藏数十件,并同步出版收藏目录,广邀全球中国明式家具爱好者及业内人士出席,成为当年收藏圈的盛事。
加州博物馆拍卖流出的黄花梨镶大理石插屏式巨形座屏风,成交价1,102,500美元,创当时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纪录,就是代顿先生的手笔,而巨屏正是明尼阿波利斯是次家具馆开幕的镇馆之宝。
开幕时举办了研讨会,去了很多西方学者,陈仁毅置身其中。每个与会嘉宾都准备得相当充分,亦有足够的时间畅所欲言。会后的party选在某藏家家中举办,艺术品就陈设其中。
“就像走进一个庄园,使人感受到从人到物,到文化和品味的完整。”陈仁毅回忆说。
Bruce Dayton伉俪在开幕式上
展览现场
陈仁毅(左二)与黑国强(右二)在博物馆门前
拍卖史上首件冲破百万美元大关的黄花梨嵌大理石座屏
03/
1998年,中国明式家具学会学术研讨会
——和那时的家具收藏一样,那时的学者们也处于黄金时代
在浙江绍兴举办的明式家具学会1998年研讨会
陈增弼与陈仁毅在研讨会留影
自1991年举办首届明式家具研讨会后,明式家具学会还举办过多次大型国际明式家具研讨会、明式家具研究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其中,1998年的中国明式家具学会暨学术研讨会不容忽视。
04/
2002年,明式家具学术研讨会
暨纪念杨耀教授百年诞辰
——有18位代表宣读了论文
2002年10月19日至21日,北京明式家具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杨耀教授百年诞辰,在清华美院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美、日等专家与会。
展览展出了珍贵的杨耀先生早年绘于蜡绢上的明式家具图纸、明式家具榫卯构造图以及一些手稿、照片,同时还展出了他早年制作的北京白塔寺白塔的模型。在家具展厅内还可以看到百余件明式家具精品,以及当时硬木家具制作最高水平的一批仿古家具。
学术交流环节,有18位代表宣读了论文,另有三位专家向大会提供了自己的论文。研讨会最后一日,代表们还参观了清华美院以外的家具展览,如观复博物馆的“明韵清风”家具展、颐和园澹宁堂的清宫家具。
虽然规模和规格不如首届,但依然在学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5/
2008年,“盛世雅集”古典家具精品展
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紫檀家具一夜爆红的重要原因
田家青先生在会上演讲
2008年1月9日至2月12日,“盛世雅集”古典家具精品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世纪坛举办,共展出60件来自十几位海内外藏家的明清家具顶尖精品,在展览的30多件清宫紫檀家具中,有十几件雕饰西洋图案。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聚集了十多位海内外知名的研究古典家具的学者和专家,其中包括香港的叶承耀、伍嘉恩和蒋念慈,以家具收藏见长的台湾寒舍董事长王定乾,以及田家青、马未都、张德祥、刘传生、胡德生、王正书等内地著名家具专家等。这些专家、学者、藏家共同探讨了中国古典家具最新的研究成果,还就中国古典家具的保护、研究与收藏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些资料为首次公开,令人耳目一新。
当年唇枪舌剑的热烈场面,让刘传生至今记忆犹新。
这次的展览和研讨会对紫檀家具市场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参展的黄花梨方台
结语
如果在网上搜索,发现研讨会不可谓不多,但真正能够让人记住并且载入史册通的却很少。
一个严肃的学术研讨会,应该是提前几个月发布主题,整理论文,审核论文,编排成册,安排发言,有负责主持的,负责点评论文的,与会专家提问的……然后修改论文,集结成书。而当下的大多数研讨会,花样繁多,却难以留下学术研究成果。
所以,研讨会成功的判定标准决不在一时的闹热,而是有无留下坚实的学术成果,呼应过一个时代的诉求,影响过一个时代的进程。
从这个层面讲,我们这个时代的研讨会还任重道远。
在这个步履匆匆的社会,愿意驻足听点儿什么的人已是可贵,就算为了他们,我们也应该撇去表面的浮华,去呈献与时俱进的学术研究、激烈而精彩的观点碰撞,展开充分的论述,展示更多顶尖的收藏,提出更多的可能性。
活动的筹备与执行亦是不容小觑的事情。
二十年前的研讨会,学术站在行业前沿,旨在提高对传统家具的研究水平,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沟通东西方家具文化交流的渠道和国际市场的贸易信息。
十年前的研讨会,市场蠢蠢欲动,集中的探讨仿若助燃时代的火把。
十年后,市场已如磅礴巨兽,学术好似失去了地位和力量。喧嚣背后,那些沉寂待发的学术研究,值得每一位业者反思。
你可能还会喜欢:
▼
首度曝光!2016年度最值得期待的明式家具大展,就在香港晏如居!(多图预警)
家具创意从业者不得不看的一本书:陈仁毅著《中国当代家具设计》今日起预售
近年来规格最高的家具界盛事——《维扬明式家具》惊艳首发 | 退藏
编辑丨谢谷
主编丨程香
出品丨退藏
长按右侧二维码
腹有诗书气自华
投稿 | 合作 | 分享
微信:shuangyu_love
电话:18310765815
邮箱:191805765@qq.com
▼ 点击阅读原文,走进东方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