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震撼人心的毕业演讲:软骨头永远挺不起民族的脊梁!


激扬志气、骨气、底气 

做新时代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在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王树国

(2021年7月3日)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面向全球发表了重要讲话,宣告中华民族将向民族伟大复兴之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它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变革之中,新技术革命来临,深刻改变着世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你们完成学业,即将踏上新征程。老师、家长、校友代表都把肺腑之言、真知灼见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大家,在他们所谈的内容之外,我想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的期待:志气、骨气和底气,谈一谈我的体会。



何为志气?志气来源于情怀,一个没有家国情怀的人谈不上志气。1919年,青年毛泽东26岁,他在创刊的《湘江评论》上大声呼吁:“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一个年仅26岁的年轻人能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因为他心中有民族、有国家,他看到了国家身处危亡之中,发自内心地呐喊。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早期共产党人创立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百年的辉煌历程。志气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大家都知道,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都为党的事业奉献了生命。陈乔年走上行刑场的时候大义凛然、毫无惧色,他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这是心中有家国、心中有人民。志气是贡献,是脚踏实地,为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身边何尝不是如此,西迁老前辈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渭水之滨,他们想到了自己吗?没有,他们想的是国家、民族,在他们心中国家民族至上、人民利益至上,这才叫志气。



骨气是什么?骨气是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没有骨气,软骨头永远挺不起民族的脊梁。自信何来?自信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于党的领导,源于百年的艰苦奋斗,源于今天的建设成果。当建国百年的时候,民族复兴大业将在你们手中实现,你们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参与者、贡献者,应为此感到自豪,没有骨气完不成这样伟大的事业。骨气是贡献。多少人为了今天奋斗目标的实现奉献了一生,默默无闻也罢,隐姓埋名也罢,他们是我们民族的代表,身上有我们民族的骨气,是我们身边的英雄。

怎么做到有底气?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很多未来科学技术发现有赖你们去完成。如果我们不能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规律,不能在发展中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何来底气之说?有底气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有底气的人都是有贡献的人、有底气的人都是有作为的人,无论他在什么岗位上,哪怕他是一个小小的职员、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农民,只要他有理想、信念、追求,他在岗位所作的贡献一定是大贡献。

今年“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一名来自山区的教师张桂梅,培养了那么多女孩子,她心中有梦想、有追求,她知道中国的孩子不能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她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民族未来的复兴。一个浅显的道理铸就了辉煌的一生,这是她做人的底气。同学们,我们今天考虑的问题不能局限于中国,21世纪整个世界发生了剧烈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这是一种新的文明。当我们真正实现民族复兴,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候,我们将承担更大的重任,就是引领全球走向更文明更辉煌的未来,让全世界所有的民众都能在更美好的未来生活,没有底气我们不足以承担这个目标。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有志气、骨气、底气,做不到这三点谈何接班人,谈何国家民族之脊梁。我们交大人有着光荣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你们在这个关键时刻踏上了新征程,希望当你们回首往事的时候、自豪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奉献者、参与者,无愧于中华民族之传承、无愧于交大。

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大学向中国留学生讲的那段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他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现在回想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这些话,对你们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你们是民族未来之希望,是民族之传承者,面临着很多挑战。没有志气、骨气、底气,无法应对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格局,无法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但是我坚信,你们有这个能力,因为你们的表现已经证明,爱国情怀、西迁精神已在你们心中深深扎下了根。有了这种情怀和精神,你们将无往不胜。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一段话激励着很多年轻人,“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他是一个身残志坚的革命人,他把一生献给了苏联解放事业,这种事情在中国比比皆是。我由衷地期待着大家,不要忘记今天,不要忘记这个伟大的时代,记住西迁老前辈,记住我们党的前辈,记住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奉献生命的前辈,记住他们的志气、骨气、底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牢牢记住交大校训,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牢记住家国情怀,作出交大人应有的贡献。

未来属于你们,由衷祝福大家,谢谢!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在庆祝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大会上的致辞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王树国
(2021年4月8日)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绝不错过新技术革命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身处在这样一个历史关键时期,面对世界风云变幻,面对民族富强道路,我们当如何去做?面对新的技术革命的来临,面对这个多变的世界,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科技自立自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命运之重要性,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科技革命可以改变世界的发展格局,而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一个新的技术革命如此之近。我们现在有能力也有机会去参与甚至引领这次技术革命,这种机会不多,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绝对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因为民族复兴将从这次新的技术革命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没有科技自立自强,不足以参与到甚至引领第四次技术革命,没有科技自立自强,只能眼看着别人在走,而且受制于别人。我们是一个追求和平的国家,我们不希望欺负别人,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被别人所欺负,所以我们要科技自立自强。


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创造一个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我们当如何在新时期肩负引领国家乃至引领世界走向未来和美好明天的历史责任?首先我们要做好自己,我们该如何做?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着眼于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落脚在促进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样一个主题不可谓不重要,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不可谓不及时。所以,今天我们大家相聚在此,承担着、议论着、谋划着一个伟大的课题,助力我们国家、民族伟大的复兴。



大学应该更加主动,了解社会发展之需

大学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大学,大学应该更主动一些,了解社会发展之需求,了解未来科技发展之走势,正如同总书记所讲,面向国家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为大学指明发展方向,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创新港付诸实践!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融合,学科之间的融合,行业之间的融合,部门之间的融合,大学与社会的融合都在其中。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未来产业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技术研究,脱离了实际将会是空中楼阁。


今天,我们再次着眼于科技自立自强这个主题,着力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落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一个庆典固然是一件小事,但是事业之发展、民族之复兴是大事,关系到每一个个体,也关系到国家民族之未来,甚至关系到世界未来。


勇担国家使命,共创交大荣誉

我由衷地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新的征程中谋划一个振奋未来、引领未来的大课题,习总书记讲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这个格局如何做?实际上在我们的具体行动之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守是守不住的,任何事业都是闯出来的,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领先权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总书记还讲了三句话,叫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三个要素也都是我们的本职使命所在,我们责无旁贷,历史交给我们这样一副重担,同时也是一个机会,我们再不作为愧对后人,愧对祖先,也愧对国家民族的希望。我们必须携手奋进,为民族之复兴,为国家之兴旺,为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


来源:西安交大、长安范儿(微信号 changanfaner)


相关文章

为伟大思想而生!

AI+时代,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第一必读自媒体

商务合作、投稿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后台小编

或27168430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