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医疗资源了为啥百姓还觉得“看病难”?听听两会代表怎么说
┃ 来源:未来网
在全国政协委员敖虎山看来,中国不缺乏医疗资源,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还是因为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
看病贵,看病难,一病返贫局面何时完?医疗健康关乎民生,如何能在医院不大排长队,如何能在农村享受名医资源,如何能不因看病拖垮整个家庭成了百姓心尖尖挂着的事。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保办公室主任敖虎山看来,中国不缺乏医疗资源,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还是因为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
“医疗资源不平衡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在中国,主要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而老百姓得病了,又都想上好地方看。”敖虎山说,中国也正在推行分级诊疗、医联体等但并得如想象中一般顺利进行。
“当我们把病人留在一级医院、二级医院或者下一级别的医院,就会有老百姓问:咱自己的爹妈有病了,你相信一级、二级医院吗?显然我们不相信。”他道出了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小医院和一二级医院的医疗水平还有所欠缺,大众对其“放不下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唐旭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他表示,我们国家在基层,包括乡村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培养上(与城市全科医生培养相比)差距很大,没有在更早以前提出乡村医生、全科医生的培训,导致现在基层医疗团队亟待建设。
与来自两家大医院的委员相比,全国政协委员吴浩是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他所在的卫生服务中心临近南三环,西边是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东边靠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夹在两大医院下,更能感受到医疗资源的不平衡。
他告诉记者,经济发展起来了,老百姓对医疗的需求也提高,细化了。当前,基层医疗组织,如卫生服务站满足不了或者解决不了大众的看病需求,人们就只能蜂拥到市中心的大医院。
要把大医院的病人分流到基层,首先要跟大众建立信任,而信任感来自与真本事,在医疗健康方面尤其如此。吴浩表示,现在国家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加强基层的体系建设。当基层医疗组织逐渐完善,老百姓一般的疾病在门诊就能解决,不用大小疾病都蜂拥到大医院。
那么应该如何加强基层体系建设?吴浩有自己的”方庄”办法,其中最大的法宝就是“人才”。经过长期的人才梯队培养,他把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了学院型的服务中心,现在医疗队伍已经有了6个博士、20个硕士。
“我们用了很多方法去做这个事情,比如我们支持推荐中心的医生到海外进修或者是学习,让他们成为大学的教授,做得好可以当导师,带硕士,职业发展前景更广。”虽然学院型服务中心并非适应于每个门诊或基层医疗机构,但吴浩表示基层改革模式仍然可以借鉴。
唐旭东则建议,把乡村教师发展模式移植到医疗领域或也是解决乡村医疗和基层医疗水平欠缺的有效办法之一。
“像组建乡村教师队伍时实行的办法,上师范是不交学费的,学生从师范学校毕业再回到农村反哺,国家提供优惠待遇,这样队伍才能建立起来。”他表示,培养和留住一支合格的乡村医疗队伍,至少需要走四步,第一步是大学培养,第二是让人才队伍在大医院进行轮转和学习,第三上岗后,每年医学医疗机构继续教育和管理,第四提供相当的薪酬。
“这样才能够留住人才在基层工作,这也是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步骤。”唐旭东说。
如果说有优质资源的医院是社会的大动脉,那基层医疗机构则是联通每个个体的毛细血管,动脉与毛细血管联通,才能让整个社会机体活动起来。
如今,基层内部在探索中改革渐进,具有先天优势的大医院也责无旁贷,一对一帮扶,输送资源,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这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为此,敖虎山从去年开始带着医疗团队,将北京的优质资源,医疗技术输送到偏远贫困地区。团队从成都出发,穿越2000多公里,抵达拉萨,跟当地医院进行“一对一”结对子,像博士生导师带博士生一样开展帮扶。
“我们主要对口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的20个主任专家,从这20各人开始试点,然后再一级一级下沉。”敖虎山希望尽己所能,帮助基层医疗水平整体提高,既要授之以鱼,也要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授之以渔。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目前,虽然医疗,特别是基础医疗上还有难题,但全国政协委员,各地专家正在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用一言一行推动全民健康事业。
原标题:不缺医疗资源为啥百姓感觉“看病难”?政协委员:资源不均 基层空虚
热点推荐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